词条 |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
释义 |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由李白坐船从巴东到瞿唐峡然后登上巫山最高峰,在傍晚归来时做的诗。 作品名称: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作品注释⑴巴东,即归州也,唐时隶山南东道。《方舆胜览》: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旧名西陵峡,乃三峡之门。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陆放翁《入蜀记》: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视天如匹练。《方舆胜览》:巫峡,在巫山县之西。《水经注》云:杜宇所凿,以通江水。图经云:引山当抗峰氓、峨,偕岭衡岳,凝结翼附,并出青霄,谓之巫山。有十二峰,上有神女庙、阳云台,高百二十丈。 ⑵《山海经》:西南有巴国。郭璞注:今“三巴”是。杜元凯《左传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通典》:巴国,今清化、始宁、咸安、符阳、巴川、南宾、南浦,是其地也。《文献通考》:重庆府,古巴国,谓之“三巴”。 ⑶《上林赋》:“触穹石。”张揖注:“穹石,大石也。” ⑷郭璞诗:“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 ⑸《后汉书》:“和熹邓皇后尝梦扪天,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章怀太子注:“扪,摸也。” ⑹《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史记》: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考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裤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⑺鲍照诗:“孤光独徘徊。” ⑻吴均诗:“疏峰时吐月。” ⑼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张铣注:“清猿,谓猿鸣声清也。”《楚辞》:“猿啾啾兮狖夜鸣。” 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