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禄桥镇 |
释义 | 基本概况汉寿县辖镇。1950年建百禄桥镇,1956年改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再改乡,1994年复改镇。位于县境东南,距县城40公里。面积49.3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百禄桥。“319”国道、县道贯穿全境。辖白驼寺居委会和洪福、五星牌、王才坝、肖家湾、桂花、百禄桥、石桥、朱家、庄稼、八罗、燕子、八斗丘、梧桐、孔家湖、水库15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百禄桥镇下辖村: 庄稼村 八罗家村 燕子冲村 八斗丘村 桂花村 肖家湾村 百禄桥村 孔家湖村 梧桐村 洪福村 五里牌村 五才坝村 石桥村 朱家村 林场村 产业状况主要有四大支柱产业:①精干麻加工,日产20吨,日产值37万元,年产值过1.5亿元。 ②柑桔产业,面积1.5万亩,年产1.2万吨,农民人均从柑桔上获利产值1200元。 ③西瓜生产,面积1.2万亩,年产值3000万元,是湖南省西瓜研究所定点基地,澧县“双龙”西瓜的试种基地。 ④鲜鱼生产,拥有水面2万亩,年产鲜鱼近1万吨,产值7000万元。总体上讲,全镇经济的特色“一乡一品”拳头产业就是柑桔的产业化生产。境内有省级一级旅工业有农机修造、碾米机、苎麻纺织、粮油加工等厂,其中碾米机获“省优产品”称号,畅销全国7个省市。农产品有柑橘等名优水果及稻谷、花生、红薯、茶叶、茶油和水产品。 游风景区——胭脂湖度假区(沅、汉共管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同盟会员袁泽民的故居、紫砂龙王庙、明代古窑址,亦是国家唯一一座水上旅游城市沅江市与国家最大湿地保护区(也包括该镇在内)目平湖湿地公园之间中旅的一个经停点。 文化经济百禄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境内有省级一级旅游风景区—胭脂湖度假区(沅、汉共管湖),新时期时代遗址,同盟会员袁泽民故居,砂龙王庙,明代古窑址,亦是目平湖世界湿地公园的后花园,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旅游产业,每年都有游客慕名而来,登陆紫砂龙王庙等景点,品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2005、2006年曾先后两次承办省、市、县文联、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笔会,有力的推介和宣传了百禄桥的文化特色和对外形象,“乡村诗痴”肖祥安就是“中华诗词之乡”的杰出代表,其旅游优势和文化底蕴前景可观,潜力巨大。 百禄桥镇地理位置特殊,社情民情复杂,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党委政府时刻紧绷综治维稳这根弦。对外睦邻友好,对内严厉打击。正确处理与周边乡镇,邻近县市乡村的睦邻关系,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维稳方针,创建“平安乡镇”,调整充实镇综治稳定领导小组,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发前”。形成了覆盖全镇的高效防控网络,及时化解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年来,治安案件同比下降60%以上,无一重大恶性案件发生,无一集体上访事件出现,确保了一方社会稳定,政通人和。2006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平安乡镇”模范镇。 社会事业抓社会事业发展。重视教育事业。克服自身经费紧张的重重困难,在教育上首先是硬件建设,引进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新建了高标准学生公寓,科教楼,一栋投资50万元的高标准学生食堂正在兴建中,不久可望竣工,彻底结束了学校师生长期以来在烈日、风雨中用餐的不堪历史。其次是软件鼓励,镇每年坚持从财政的牙缝里省出钱来,奖励教育的有功之臣,每培养一名上线一中的学生,奖励100元,在全县中考排名前5名,给予中心学校3000—5000元奖励。为培养百禄桥多出人才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连续几年镇中学为县一中输送人才均排名全县前五名。重塑卫生形象。针对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难的实际问题,在争取上级有限投入的基础上,经多方筹集资金,投资50多万元,重修了一座高标准的卫生院,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群众大病救治的医药费兑付100%到位,小病不出镇,卫生院作用的发挥正朝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百禄桥镇中心学校积极贯彻县教育局有关精神,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强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体教师学习了百禄桥镇中心学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中心校校长朱培新布置了“广泛讨论阶段”每位教师要做的工作和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个动员大会,百禄桥镇中心学校的教师感触颇深,觉得思想大讨论活动提得正是时候,并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人口概况百禄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8854 男 9999 女 8855 家庭户户数 522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8701 家庭户男 9862 家庭户女 8839 0-14岁(总) 4551 0-14岁男 2472 0-14岁女 2079 15-64岁(总) 12895 15-64岁男 6793 15-64岁女 6102 65岁及以上(总) 1408 65岁及以上男 734 65岁及以上女 67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8719 一乡一品坚持立足自身优势,全力打造柑桔“一乡一品”特色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柑桔面积达到1.5万亩,拥有核心基地8000亩,其中去年新扩核心基地1200多亩,挂果面积1.2万亩,总产量达到3万吨,柑桔系列产值突破4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3%,柑桔产业年人均产值达到2120元。全镇柑桔产业己基本形成了基地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经营、品牌化宣传的良性发展格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