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苏子粥 |
释义 | 原料紫苏子10-15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将紫苏子研细加水熬,沉淀取汁备用。煮米做粥,临熟前投入紫苏汁调匀,早餐用之,可加入冰糖少许以调味。 功效止咳定喘,适用于表虚复受寒邪而致的咳喘、痰多、食少,老年人、病后大便不通,燥结难解等症。 粥义解说:紫苏子,又名苏子、炒苏子、黑苏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生用或炒用。 中医认为,苏子性味辛、温,入肺经,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本草纲目》言其"下气,除寒温中....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但在本方中,只取其润肠通便作用。《大明本草》言其"止嗽,润心肺,消痰气"。《名医别录》言其"主下气,除寒温中"。《本经逢原》言其"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痰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煮粥服食,既能消积通便,又能下气平喘,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咳嗽、便秘时,本方既可下气止咳,又能润肠通便,且能补益脾肺,可谓一举数得。 注意事项: 1.《本经逢原》言苏子"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 2.还有一种白苏子,色呈灰白而粒较大,气较淡薄,性质、功用与紫苏子相同而力稍逊。两者可相互代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