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资质门
释义

概述

在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于8月26日主持召开的全行业航空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披露了在2008年至2009年的行业调查中检查出一批资质造假的飞行员情况。其中,涉及深圳航空飞行员103名。这些人要么是假造经历,要么是虚填经历。对于民航系统出现的 “资质门”,我们只有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彻底反思飞行员资质造假所暴露出的系统漏洞,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空难的发生。

分析

飞行员资质造假暴露出哪些系统漏洞?一方面,反映出飞行员培训市场,远没有跟上中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2004年,民营资本可以进入民航业筹建航空公司,当时各航空公司飞行员总数仅1万多人,刚好能满足当时国内700多架飞机的配备需要。据民航总局测算,今年需补充6500名飞行员,而我国目前每年培养飞行员的总数只有600-800名。在飞行员严重缺编的情形下,航空机构对飞行员资质审查变得宽松起来。而航空安全事故中78%~80%的空难事故与驾驶技术及操作错误有关,飞行员资质问题,已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飞行员资质造假,也映射出我国飞行员培养机制的诸多弊端。目前我国的飞行员培养体制存在诸多弊端,集中体现在人才选择范围窄、培养模式单一等,从而影响到国内飞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飞行人才稀缺,还受国内通用航空基础薄弱的瓶颈制约。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国,通用航空发展却相当滞后,飞行员培养体系中缺少“通用飞行积累经验”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而使我国飞行人员不仅严重短缺,而且也阻碍了飞行员的批量“生产”。

对策

这次紧急的电视电话会议,涉及内容主要是全行业的安全大检查。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展开,民航局要求各地区管理局在9月15日前形成完整详细的检查报告。

民航局整肃航空公司,严查飞行员资质

民航局就要求重新进行资质检查,而且不但要求重点检查飞行人员,尤其是机长包括教员,还要检查机务、空管、运行签派等技术人员的资质。对达不到标准的,要进行补课或者降低技术等级和岗位等级等处理,确实不能满足要求的要调离关键岗位。

此外,民航局还要求对一些航空公司的人机比、飞行、机务、签派、维修质量、驻外的管理、规章的执行等,以及执飞复杂航线的能力、执飞中小机场的能力,都要作出科学的评估。并要求要适当地控制航空公司的运力安排,对生产的组织和资源的使用要留有余地。

控制非基地航线

事实上,9月1日被暂停运营的华夏航空,就是在这场民航安全大检查中被处以重罚的航空公司。该公司飞机由于在8月28日着陆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机翼翼尖擦地被要求停航整顿。

公司暂停运营后,局方要求公司进行自查并将问题和整改措施进行汇报,内容涉及非常细的环节,比如网络不通畅可能造成的信息传递问题、相关记录填写不规范造成数据核查困难等。

据记者了解,民航局已经同意华夏航空从今天(6日)开始逐步恢复部分暂停的航线运营,但一些相对航程较长的航线,比如贵阳到石家庄、沈阳等还未获准恢复,这些航线大约占据了华夏航空原所有飞行航线的一半。

“较长航线没有获准恢复,可能是基于飞机离开基地时间过长,机务、飞行等无法更好地控制这一因素。”华夏航空一位高层对记者指出,他预计,对于其他航空公司运营非基地的航线或者是非基地的过夜航班,民航局也会陆续严格检查甚至是控制。

评论

"飞行员资质造假"公开比检查更重要  一架飞机交给飞行员驾驶,犹如几百乘客的性命,都交到了飞行员的手里,因此,对飞行员有没有驾驶飞机的资质,自然需要严格考查。作为民航局,看来对这项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不仅每年都在组织认真检查,并非如有些部门那样只是走个过场,所以在两年时间里,就查出了200多名飞行员经历造假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消息直到"824"空难发生以后的最近,才由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一次会议上对外透露,如果没有这次特大空难血的教训,这样的消息恐怕还要继续"内部消化"。 然而我认为,对于抑制飞行员资质造假来说,检查固然必要,公开则更加有效。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公开是抑制腐败的最有效办法",公开也是抑制飞行员造假的最有效办法。在民用航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如果公开了飞行员资质造假的消息,可以给乘客提供一个乘坐哪家航空公司飞机的挑选权,面对诸如"在查出200多资质造假名飞行员中,深圳航空就有103人"之类消息,有谁还敢乘坐这家航空公司的飞机?试想,在这种乘客"拒乘"的强大压力下,航空公司在招聘飞行员时,还会"拾到篮里便是菜"如此马虎地招来作假的飞行员,让一个资质作假的飞行员坏了一锅粥?相信到那时,他们一定会认真考查飞行员资质的真伪,把好这第一道关口。

为了确保航空安全,民航局将对航空公司的人机比、飞行、机务、签派、维修质量、驻外的管理、规章的执行等,进行检查并作出科学的评估。其实,和飞行员资质是否造假一样,对航空公司这些方面的评价,也是每一位乘客关心的、应当了解的,因为它们关系着乘客的安全和生命,因此,希望民航局的这些“科学评估”,不要等待下次出现重大航空事故后再公布,而是能及时地、动态地(譬如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让乘客有一个科学选择航空公司的依据,更让航空公司在这些事关安全的大事上,有一个公开的科学的竞争目标,使航空安全在伊春空难后,真正能痛定思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网友评论

胡印斌:飞行员的飞行经历事关公共安全,应有一个信息披露的渠道,让公众知情。像现在这样,公众只能在一两年之后,通过某个偶然的机缘才可能获悉这样的消息,未免太过遮遮掩掩了。

这些年来,发展的名义之下,扩张的冲动已经让民航呈现出一种头重脚轻根柢浅的“芦苇式发展”,严格的规章被突破,被变通,甚至被弄虚作假,大跃进的氛围将民航系统、地方政府、大型国企等裹挟进去。这些是经历造假飞行员能够出炉、能够满天飞的浓浓背景,而这,显然更需要反思。

梁江涛:当上上下下都围绕着经济效益而左冲右突之时,“蝴蝶效应”警示人们,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大堤溃于蚁穴之间。飞行员的态度决定了每一次的安全。一个为一己之利而不惜伪造经历的飞行员能在飞行中做到心无旁骛、万无一失吗?航空界有一个“海恩法则”,说的是一起重大的飞行事故背后,通常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1000个事故隐患。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细节与错误促成了事故的不可避免?有多少细节疏漏恰恰就在于人的态度?

江南醉:“200多飞行员资质造假”是对航空公司的诚信拷问。正如招聘企业应当对求职者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核,以避免李鬼冒充李逵混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作为关系千百万人安全的航空公司,居然出现上百飞行员资质造假的现象,如此管理不善是对乘客生命安全的极端不负责任。

无论是社会精英学历造假,还是特殊行业从业者的资质造假,都不仅仅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问题,也不仅仅关乎社会公平公正,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此,须将资质门放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之中来看,亟需从制度上机制上营造一个对造假者零容忍的强烈氛围,未雨绸缪、持之以恒、严抓严管。

朱永华:一般人文凭资质造假不算什么新鲜事;但飞行员资质造假,就太可怕了。这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飞行员可以为了个人利益拿运气博弈生命,但广大乘客可赔不起,国家也不能为莽撞者买单。如果说假文凭假资质在地面上横行,管理需要花费很多资源的话,那么,民航飞行员人数并不多,逐一甄别想来也不会有太大麻烦;即使麻烦,相关部门也必须高度严肃对待,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巨额财产安全,更关乎乘客的性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