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桌 |
释义 | 即桌子。古代桌亦写做“卓”。也有作“槕”的,但今都谓“桌”。桌子的早期形象可见唐代敦煌壁画85窟屠房中的方桌,仅方形木板下置四根方形柱腿。我国桌子究竟始于何时,至今说法不一,未见定论。 汉字释义基本信息桌zhuō 部首笔画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HJSU 五笔98:HJSU 仓颉:YAD 笔顺编号:2125111234 四角号码:219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684C 字形结构 异体字:槕 汉字首尾分解:卜木 汉字部件分解:卜木 笔顺编号:2125111234 笔顺读写:竖横竖折横横横竖撇捺 基本字义1. 几(jī)案,可用于饮食、读书、写字:~案。饭~。方~。 2. 量词:三~客人。 详细字义〈名〉 1.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2. 同本义[table] 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古称几案 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文隶《列皇小识》 4.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5.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常用词组1. 桌案zhuō'àn [table] 〈方〉∶桌子与几案 书报摆在桌案上 2. 桌布zhuōbù [tablecloth] 布、塑料制品或其他织物制成的桌面美化或保护性片状物 3. 桌灯zhuōdēng [desk lamp] 台灯 4. 桌面儿上zhuōmiànrshang [on the table] 比喻互相应酬或公开商量的场合 5. 桌椅板凳zhuōyǐ-bǎndèng (1) [tables,chairs and benches]∶桌子、椅子、板凳 (2) [ordinary household furniture]∶指一般的家具 6. 桌子zhuōzi [table] 有光滑平板、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用以吃饭、写字、工作或玩牌 英文翻译1.a table; a desk 桌的介绍桌字的五笔:HJS <名> (形声。从木,从卓省,卓省亦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高挺的几案) 供人凭倚和支承物体的家具。又称台。几、案也属桌类。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就有木桌。公元 1世纪古罗马出现大理石和青铜制的桌。在中国战国时就有几和案,如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了战国漆案和漆几。其中漆案造型端庄稳重,案腿呈栅状,主柱雕成禽形,外表漆绘花纹图案;漆几为板状几腿,榫卯结构油漆黑地朱纹。隋、唐时期出现了高桌。 品种桌的品种繁多,按形式可分支架式和柜式两种。支架式由桌面和支架组成,如餐桌、会议桌等;柜式由桌面和柜体组成,如办公桌、绘图桌等。现代桌的品种逐渐趋向组合、多用途发展。 桌与座桌高与座高应配合合理。两者高低差为300~320mm。桌面过高会引起坐者耸肩、低头,肘低于桌面而感到不舒适,如长期伏案工作将会导致颈(脊)椎肥大;桌面过低又会使人体腹部受压而引起肌肉紧张,易于疲劳。合理的高度使人体正直,前倾角不大于30度,肩部放松,肘弯近于90度,视距保持与桌面距离350~400mm。桌面的宽和深以坐者手可达到的水平活动范围,并可放置必要的用具而有余为宜。如方桌的宽和深一般为750~1000mm;单柜桌宽为900~1200mm,深为500~600mm;多人并座的餐桌、会议桌等,按人均500~600mm计宽。桌子下部活动空间,宽一般不小于520mm,深不小于450mm,高不低于580mm,以保持坐者下肢伸展舒适。 历史记载同本义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古称几案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文隶《列皇小识》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是中国的传统家具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