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椎牛祭 |
释义 | 湖南升级文化遗产之一,位于湖南湘西州,于2006年申报。大致的祭祀过程如下:一块坪地之中,五彩神柱之下,一头水牯环绕突奔,一群握着梭镖的杀手迅猛地向那水牯刺去图1。祭牛倒地,属于同舅辈叔伯亲便瓜分牛肉,数百乡民跳鼓对歌通宵达旦。这就是苗族的椎牛祭,苗语叫“弄业”(即吃牛或“吃牯脏”)。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 湖南 · 湘西州 文化遗产名称:苗族椎牛祭 遗产编号:Ⅷ-4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遗产级别: 省 历史相关一块坪地之中,五彩神柱之下,一头水牯环绕突奔,一群握着梭镖的杀手迅猛地向那水牯刺去[图1]。祭牛倒地,属于同舅辈叔伯亲便瓜分牛肉,数百乡民跳鼓对歌通宵达旦。这就是苗族的椎牛祭,苗语叫“弄业”(即吃牛或“吃牯脏”)。雍正七年“改土归流”之前,祭祀长达十四个昼夜。迄今,全堂法事仍有二十余堂,“剽牛”只是其中的一堂。其目的是迎接祖神,请他们回到苗寨与子孙团聚,禳灾赐福。所祀主神为盘瓠。 仪式程序按仪式程序先后有:敬雷神、祭蚩尤,祭主家祖先;敬大舅爷、二舅爷茶酒;杀鸡祭天;献九杯酒九碗肉给玛媾;跳鼓;敬神农;敬盘瓠;求财等节目。 苗族有“奶夔玛媾”(汉语为“神母狗父”)的古老传说。玛媾并非史书《述异志》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狗”,而是以狗为图腾的父系氏族的酋长。他与奶夔生下七个儿子。这些儿子长大了要找自己的生父,水牛告以实情,说是生父玛媾,不管自己的孩子。儿子们憎恨父亲,杀父逃遁。母亲奶夔气愤地追杀儿子,要拿他们七条命抵父亲一条命。同时,请来孩子的舅父舅母临场作证,在舅父舅母苦劝之下,才同意以七头牛代替七个儿子赎罪。于是,一场隆重的“椎牛祭”便由此产生。椎牛场上竖起七束白吊,由寨民扮演大舅爷、二舅爷,由母族青年子侄接矛轮椎。至今花垣、泸溪县境内尚留有“盘瓠庙”、“辛女庙”等遗址。 “椎牛”,发端于父系社会初期。它以崇苗祖祭苗魂为主要目的。请的先师是苗巫。以群体“独乐”(跳鼓)为娱神手段。按习俗,主家必邀请一群漂亮的苗女,舅辈亲一方必请一批英俊的苗男,汇聚鼓场,歌舞娱神,并重演当年群婚习俗[图2]。“男女各有赠馈,甚至乘夜偕赴林间,为桑中濮上之行亦不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