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状鼻海豚 |
释义 | 学名:Tursiops truncates(Montagu,1821) 俗名:灰海豚、黑海豚、瓶状鼻海豚、真瓶鼻海豚、牛海豚 类科名:齿鲸亚/海豚科 形态:出生约1~1.3公尺,重量约15-30公斤,成体1.9~3.8公尺,雄性稍大,成年体重约150-650公斤。体粗壮,吻端通常粗短,但有些会较长。体色变异,大背侧部有全黑至灰色,全身大致均匀,至腹部色渐浅,呈浅灰白色或粉红色,偶有斑点。背鳍下方有褪色似的色界(近距离才可辨)。体侧、脸部及喷气孔至吻界线有数抹黑带。背鳍高耸,呈镰刀状,位于中背。眼至胸鳍间有细纹(少部分个体无)。体型在不同区域之海域差异大,故致使其分类仍不明确。上下颌齿每侧18-26枚,近岸群中较老之个体颌齿磨损厉害。 现况:本种的大小、体型与体色因个体及分布地区不同而有极大差异,因此曾造成分类混淆。一般主要分为两类:沿岸型者较小,而外洋型者较粗壮。在台湾海域就有两类,近年研究证实其应为两种:真瓶鼻海豚与印太瓶鼻海豚,前者体型较粗壮,吻较短,台湾四周海域皆有分布,後者仅分布于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另一类体型较修长,吻较长,有时腹部呈粉红带有一些斑点极待进一步研究其分类地位,目前世界趋势是暂以一种视之。 分布:温至热带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过南北纬45度。 食物:属机会摄食者,即有什麼吃什麼,摄食行为变异大,可由个体捕食,群体合作,至跟纵渔船捕食。 习性:在海上活跃,常进行跃身击浪、鲸尾击浪、船首乘浪、船尾乘浪等行为本种之研究资料较其他种类为多。群大小多在20只以下,但在深海区亦有数百只之大型群体。根据一些近岸族群之研究,其社会结构开放且流动,除母子关系强外,其组成分子常会更换,群对个体之间会互相帮助,有时也与当地捕鱼者合作捕鱼。在有些地区,其有固定活动范围,而在某些地区则为迁徙性。常与其他种共游,杂交种在水族馆及野外皆有记录。,台湾海域附近者究竟如何尚无资料。本种性活跃,常以尾鳍拍打水面,跳跃及其他水上行为。春夏或春秋为育幼高峰。为人工饲养最常见种类,已证明其学习力及适应力皆很强。 易混淆者:易与年幼无斑点的热带点斑原海豚混淆,两种的吻长及体色有些为差异,本种的吻部较粗、也较短,披肩部颜色无明显界线;而另种的披肩界线呈下垂弧形。 注记:拉丁语tursio意「像海豚的动物」;ops为希腊语,意「脸」; truncare亦为拉丁语,「切断」之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