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状 |
释义 | 简介:状 拼音: zhuang 部首: 犬 笔画: 7 五笔: udy 数字码 5520 状 <名> (形声。从犬,爿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form;shape] 典故状,犬形也。――《说文》 且曰献状。――《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 凡铸金之状。――《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郦道元《水经注》 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状类(形似);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情形;状况 [state;condition]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 状(状)zhuàng 解释⒈样子,形态,情形:~态。~况。形~。喜笑~。重病~。 ⒉陈述,描绘:自~其过。景色奇丽,殆不可~(殆:几乎)。 ⒊文体的一种,叙述事情的文字:行~(死者传略)。 ⒋诉讼:~纸。告~。 ⒌景色,景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在洞庭一湖。” ⒍礼貌。《汉书·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秦中,秦中遇之多亡~。” ⒎表示揣测的意思,相当于“看样子”。《史记·滑稽列传》:“~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⒏特殊格式的凭证。指嘉奖、委任等:奖~。委任~。军令~。 [状元]〈古〉科举考试获第一名的人称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唐代规定举人进京应试须投状,故名)。现今称成绩显著居首位的人:养鸡~元。种菜~元。 ⒎[状语]动词、形容词等前面的连带成分,〈表〉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如太强、很累、早晨操练、为人民服务中的太、很、早晨、为人民等都是状语。状语后有时要用助词地,如非常地激烈。 8.以状为样式上呈,状陈。“敦煌进奏院状”以“ 年 月 日 谨状”为结束语。 ────────────────— 状zhuàng 繁体: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