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任志强也许是对的 |
释义 | 书名:任志强也许是对的 作者:王其明 ISBN:9787308080293 定价:30.00 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1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任何国家都无法保证让所有的家庭靠收入自行解决购买商品房的问题,中国更不应让所有百姓都购买商品房。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市场的责任,绝不能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中国的政府在严格地控制土地,实际上限制了供应的高速增长。但需求并不会因为供给的减少而减少,中国恰恰是处于需求高增长的阶段中。如果供不应求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得到平衡和解决的话,房价因此而上涨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没有买房的人都亏了。最初,有些人分不清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被蒙蔽了。比如说房价要降了,大家都等着买房,结果房价涨到买不起了。在目前情况下,房价似乎没有理由不上涨,不仅如此,宏观调控还在助推着这种上涨。 在存在巨大的需求的情况下,招拍挂政策出台之后切断了土地供给的其他来源,并且其供给量被政府垄断和限制,使土地供给数量在不断地减少。这必然会产生供求关系之间的不平衡,造成房价随着土地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中日房地产市场差别巨大,中国是不可能出现日本式的地产泡沫的。 辑编辑荐他说“地价推高房价”,天价地王正频频出现;他说“房价一定涨”,房价正如其所言噌噌上涨…… 自从房地产市场火热起来以来,任志强就屡屡“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直言不讳,言辞犀利而不留情面,常出“雷人之语”,也因此每每成为被骂的对象,并被冠为“黑心开发商”、“既得利益代言人”,甚至是“全中国人民第三想打的人”。 数年口水战之后,我们却惊奇地发现,任志强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在市场上一一得到应验。任志强也许是对的?他是那个揭开房地产市场真相的人吗? 本书收录了任志强多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以及反驳他这些观点的主要声音,再配以精彩的点评,跳出“骂仗”的语境,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对比验证,哪些任志强说错了,哪些又变成了现实。在观点对比和点评中,分析任志强观点的真实含义,剖析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深层逻辑。 作者简介王其明,安徽泾县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进入《中国经营报》,现任《中国经营报》资深房地产记者、上海记者站站长。 目录序言 第一章 穷人不该都买房 第二章 房价高是有道理的 第三章 没买房你就亏了 第四章 地价推高房价 第五章 越调控越涨 第六章 “房地产有泡沫”是胡说八道 第七章 房地产业绝无暴利 第八章 为开发商一呼 后记 试读章节第一章 穷人不该都买房 观点二:穷人不该都买房 在原先的实物住房分配阶段,没有住房购买与支付能力的差别,也没有对居住分配住房的家庭有收入上的要求。但在货币化分配和住房市场化供给之后,收入差别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一些先富起来和收入逐步提高的家庭,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优先改善和解决了住房问题。但与此同时,货币化分配并不能惠及所有的职工和家庭,这无形中拉大了住房分配制度中的差距,再加上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上的差别,于是矛盾就集中于未能享受实物分配的住房收益,同时也未能享受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收益及收入差别收益的低收入家庭(包括领取社会保障救济的家庭)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上了。而这些低收入家庭,除非大幅度提高家庭收入,否则就永远无法靠商品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无论如何去努力提高城镇家庭的收入,都一定会有一个相当大比例的家庭,仍长期梯次形地处于家庭低收入的发展阶段。任何国家都一定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家庭无法用购买商品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这就是我所坚持“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购买商品房”的原因所在,也是媒体中所谓“媚富”谬论的基础。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用社会保障住房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就更应该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任何国家都无法保证让所有的家庭都靠自身力量解决购买商品房的住房问题,中国更不应将所有人都推向市场,让所有老百姓都必须购买商品房。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市场的责任,绝不能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如果你们都把“穷人”推向市场以解决住房问题,而不强调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社会保障体系,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到底你们是在为“穷人”考虑还是在害“穷人”。我不主张用政府的转移支付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坚持把“穷人”推向商品房市场等于是把“穷人”推向总也买不起房的尴尬境地。 ——2005年10月11日任志强博客文章《谁在为“穷人”说话——不要让所有的百姓买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