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壮族会鼓 |
释义 | 简介壮族会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壮族人民独有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马山县壮族会鼓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清代,最初的功能是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因敲起来气势磅礴、热血沸腾,渐渐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直流传至今。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马山县壮族会鼓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信息项目名称 壮族会鼓 所属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 70 申报地区 马山县 申报日期 2008年 会鼓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则是锣和钹。会鼓时所使用的鼓一般为牛皮鼓,这种鼓多是选用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而且粗大的樟、榕、枫等原木,锯成长约1.5米的木段,挖成空心后做成鼓壳,两头盖上牛皮,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把两头牛皮拉紧后晒干而成。鼓面选用纯正的牛皮鼓,用竹篾、铁丝从四周拉紧后晒干而成。因为制作精良所以敲击时声音洪亮、浑圆、厚重。最大的“鼓王”有450岁,重500多斤,用樟木和两张黄牛皮制成;最小的鼓也有5岁、100多斤。 打法壮族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震动四面八方。会鼓套具除了主角鼓,还有配角锣和钹,声音十分清脆。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 表演马山壮族会鼓表演,已经不仅仅是古时候那单调的“咚、咚”声。经过这里广大会鼓传承者的艺术加工,谱了会鼓曲,会鼓表演已经是一个精彩的文艺节目。他们表演会鼓时,除了主角鼓外,还有锣、钗等充当配角,这些配角以洪亮、清脆的声音来点缀鼓点,使整个演出鼓声有力洪亮,节奏整齐,点数变化多采,既震撼人心又悦耳动听。会鼓有很多种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 在马山,会鼓表演场面往往群情激昂,每临重大庆典活动,或者庆祝丰收、村寨喜事,人们都会抬出会鼓,尽情演绎一段从会鼓诞生之日起就积蓄下来的热情,就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样,释放着生命的全部热能,淋漓尽致表达着一个民族无限的喜悦心情。那时那刻,整个壮山瑶寨就是一片欢腾热烈的海洋,一浪高过一浪。2002年10月,马山县壮族会鼓参加广西民运会表演项目比赛获二等奖。2006年10月28日上午,“2006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开幕式上,中外嘉宾游客就在南宁市青秀山上领略到了由36面鼓108名鼓手参加表演的壮族会鼓原生态表演,强大阵容以及蕴涵着的马山独特民族文化风采震撼全场。 发展原因马山壮族会鼓得到发展壮大的另一个原因是,会鼓的传承者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脉搏,把会鼓表演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董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包装宣传,对外进行有偿演出。近几年来,马山壮鼓队已经在广西区内的南宁市区、柳州、桂林等地进行演出,而且参加的活动都是政府主办的大型庆典或文艺演出活动。他们这样的演出形式,既可以解决很多民间艺术特别是那些处在失传边缘的艺术,只有政府单一的“输血”性投入才能生存的问题,又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好地传播这个已经演变为一个民族特色文化的民间艺术。 鼓响世博壮族会鼓演奏极富民族特色,声音洪亮、清脆的鼓声,配合锣等乐器的打击声,场面震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马山县标志性的优秀民族特色文化代表。2010年4月,马山县成立了由韦建廷任总指挥长共有35名鼓手组成的会鼓队备战上海世博会广西周汇报演出。2010年8月2日上午10时,上海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外,炙热的阳光下,54个肌肉结实、皮肤黝黑汉子,身着黑红两色民族服饰,或击鼓、敲锣,或击钹,舞得神采飞扬。虽然早已汗流浃背,但见手起槌落,17面大鼓咚咚作响,激越张扬,引得来参加广西活动周开幕式的各方嘉宾纷纷按动快门。这支“得意高调”的鼓队就是响当当的马山壮族会鼓队,他们敲打的正是有名的“振世之鼓”。带来上海世博会表演的这17面鼓就有很长历史。 三宝马山现存的会鼓中,大多都有悠长的历史年轮。1956年,自治区博物馆已将一面近400年的会鼓作为文物收藏。2002年10月,马山县壮族会鼓参加广西民运会表演项目比赛获二等奖。马山壮族会鼓与马山三声部民歌、扁担舞一起被誉为“马山三宝”,是优秀的壮族传统民族文化。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把马山县壮族会鼓列入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