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户村
释义

百户村位于安徽省黟县碧阳镇拜年山东麓,在碧山乡西南部,现在住着约200户人家。为了褒奖百户的王姓始祖宁公的政绩,朝廷特许将这一带一百户人家的赋税全部作为他的俸禄,王姓自此经过数十代的繁衍生息,逐渐壮大,百户村名便由此而来。

简介

漫步村中,那长长的石板路,高高翘起的马头墙,还有几口古井,都在诉说着村子古老的历史。黟县古村落的地名,大都有来历,包含特定的意思。或以姓氏为名,如黄村,朱村;或以周围山水为名,如碧山、枧溪,或以地理位置为名,如源头、关麓下,等等。而百户这一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呢?

原来,这里并不叫百户,而称白湖。“百户”这一称法,该是王姓定居这里之后的事。百户的王姓始祖宁公原在江苏扬州为官,后迁居于此。因为宁公为官政绩突出,有功于朝廷,所以朝廷为了褒奖他,特许将这一带一百户人家的赋税全部作为他的俸禄,归他所有。王姓自此经过数十代的椒衍瓜瓞,繁衍生息,在这里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百户村名便由此而来。

宗祠

村中原有一座宗祠,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名为“世禄堂”。相传祠堂的匾名为当朝宰相、歙县人曹振镛亲手所题。曹振镛与西递富商胡贯三是儿女亲家,确实史有记载。然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大人怎么会给百户的宗祠挥毫题名呢?据说,曹振镛的女儿最初想许给百户王姓人家的。这家家境十分富庶,因在京城经商,与曹宰相有交往。有了这层关系,曹振镛来到百户,恰逢村里宗祠竣工,村中长老恭请贵人赐墨,他自然不好推辞,为百户题了“世禄堂”三字。这是百户唯一一座宗祠。曹振镛见这里二三百户人家,就这么一座新祠堂,认为百户王姓家族不兴,财力不厚,所以打消了把女儿嫁来的念头。难怪后来西递胡贯三为了这位名声显赫的宰相亲家,在西递正街上营建独家宴会厅“迪吉堂”,又在村头建造了“走马楼”,无非是绞尽心思让宰相大人看了心里满意。可惜“世禄堂”早被毁掉,现在见不着一点遗存。

宗谱

建祠堂、修宗谱历来是徽州人乐意做的事情,同时也非常认真、虔诚。百户王姓是山西太原郡。据《百家姓全览》载:王姓分布较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在修谱时,奉宁公的曾祖宣公为一世祖,祖父用公为二世祖,其父琬公为三世祖。村里的一位耄耋老人还把他珍藏的一本家谱拿出来让我们看。家谱立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首页列有百户王氏宗派排行:

永 景 守 宗 大 , 文 应 元 嘉 国,仁 德 安 邦 美 , 贤 儒 思 立 成

中 正 公 毕 达 , 俊 秀 显 荣 高,良 才 庭 有 赠 , 道 隆 益 期 昌

从第二页起,记载了从长房七世祖守标公及其之后列祖列宗的生卒年月和风水等情况。老人说自己是“美”字辈,现在村里有“儒”字辈及“思”字辈了。据此推算,到现在,王姓已在百户居住近二十代了。百户的始祖宁公迁居黟县的时间当是明末清初之际。

杰出人物

数百年来,百户村外出经商、为官的人不少。清乾隆年间,捐资兴建村口采虹石桥的里人王应超,就是一名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徽商。该桥跨于从拜年山流来的溪流上,至今仍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交通便利。还有近代的林西,则是百户村最有影响的人了。据《黄山市近现代人物》记载:林西,生于1916年,原名王崇仁。黟县碧山乡百户村人。中共党员。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赴延安后参加抗日战争。在中共中央军委机关任党总支副书记、干部大队长等职。全国解放前夕随中央军委机关进入北京。1949年奉命南下解放广州。先后任中共华南分局办公厅主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委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