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合镇 |
释义 | 百合镇位于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百合街,距县城20千米,毗邻贵港、浦北、灵山三县市,是横、灵、贵、浦三县一市交界处的工商业重镇。2003年,辖28个村民(居民)委员会、1个航运公司。年末总人口94852人。面积186平方千米。 特色产业(黑皮果蔗 百合果皮果蔗 百合镇大炉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获奖情况(获南宁市2006年度乡镇经济发展进步奖 百合镇宣传文化站获奖 十佳乡镇宣传文化站) 2009年百合镇领导人(覃志坚 陈 效 黄兆灵 韦顺琪 刘和建 覃国托 黄武概 谢育荣 邓显飞 庞雪琴 李天滚 黎昌共) 基本概况简介百合史称“博合”,位于横县东部,分别与贵港南区、灵山、浦北等县(区)相邻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辖28个村(社区)委会,1个水运公司。总人口10万人,以汉族为主。党(总)支部43个,党员1884人。镇政府驻百合圩,距县城27公里。 当地特性百合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小平原,丘陵和山区。横(县)玉(林)二级公路贯通境内,郁江绕镇而过,水陆交通便捷。有耕地5.9万亩,其中水田4.2万亩;森林面积10万亩,森林履盖率38%。主要经济作物黑皮果蔗、水稻、糖蔗、茉莉花、荔枝、龙眼、芒果等。黑皮果蔗以其外形饱满、色泽鲜亮,皮脆渣软,甜度可口等优点,而享誉区内外,已经注册“百鳌牌”果蔗商标,年种植3.5万亩,总产20万吨。主要特产芝麻饼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色香味佳,皮薄爽口,且耐贮运,在区内外小有名气,为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主要矿产资源有氧化钙矿(石灰石)和黄金矿。其中,氧化石山11座,总储量60亿吨,蕴藏有丰富的高岭土。现有红砖厂8家,年产红砖3500万块。产品供不应求;2家钙粉厂,年产2000吨,产品远销珠江三角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8家石灰厂,年产2.2万吨。黄金矿正有计划开采中,重点企业鳌山水泥厂、双山水泥厂80%外销,百利涂料厂产品90%销港奥和区内钦州防城港等地。有百合、罗凤、铺街、新圩四个集贸市场。其中铺街早晚成圩,其他三日一圩。有镇图书馆一个,藏书13500册,是自治区一类乡镇图书馆,镇宣传文化站获南宁市“十佳宣传文化站”称号。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健全,辖区有乡镇一甲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卫生合作所30个;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有高中一所,镇办初中3所,村小学教学点51个。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曾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乡镇”等殊荣。2008年,总投资150万元,占地面积8200多平方米、全区乡镇一流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憧憬未来勤劳智慧的百合人民必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特色产业黑皮果蔗黑皮果蔗是百合镇传统的特色产业。具有茎粗、皮薄、节疏、汁多、含糖高、味甜、肉质嫩脆、皮脆渣软、清甜可口等特点而享誉区内外,产品远销上海、陕西、河南、郑州、重庆等省市,有“果蔗之乡”的美誉。2006年,全镇果蔗种植面积突破2000公顷,总产量25.5万吨,总产值1.581亿元,仅果蔗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0元。 百合果皮果蔗百合果皮果蔗,在区内外在较高的声誉,但苦于没有注册身份,果蔗在流通中时常掺杂有不良产品,对蔗农和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2006年4月,百合镇党委、镇政府从保护地方经济出发,向当地工商部门申请“百鳌”牌果蔗商标注册并获得成功。百合镇“百鳌”牌黑皮果蔗注册商标后,不仅保护了地方产业品牌,更给广大蔗农带来更多的实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百合镇大炉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2005年,国家立项农的横县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百合镇大炉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从2006年1月动工建设,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2006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77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0万元,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投资175万元,群众集资及投工投劳245万元;建设规模面积100公顷,受益8000多人;项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建成,使大炉垌成为 “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高效示范性农田。 文化与教育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11月,百合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启动。项目总投资150万元,项目选在百合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内,规划用地面积8237平方米。已建有图书馆面积165平方米,藏书13500多册。计划建设:有5000-6000座观众席的标准灯光篮球场1个;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室内乒乓球馆1个;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棋艺活动室1个;标准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1个;停车场1个;标志性雕塑一座。进行相应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筹集资金,项目筹委会向社会各界发出捐款倡仪,凡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均造册登记,张榜公布;单位捐款500元以上(含500元),个人捐款200元以上(200含元)将刻碑留念,昭示后人。以个人名义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可冠名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及其场馆。 百合镇职业中学撤并2006年,百合镇人民政府根据镇十届人大部分代表提议,经百合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讨论,决定撤销百合镇职业中学,并将其教育资源并归百合完全中学。撤并工作始于2006年5月至2006年底结束。撤销百合镇职中并入百合完全中学,对优化百合镇中学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中学教育网点设置,全面提高全镇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获奖情况获南宁市2006年度乡镇经济发展进步奖2006年,百合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全局,围绕财政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9万元;农林牧渔霸业总产值26555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36万元,增长74.72%;全部工业总产值14653万元,增长13.52%;农民人均纯收入2935元,增长19.99%。森林防火、计划生育、党政班子团结廉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精神文明建设指标考评合格。由于成绩突出,百合镇人民政府被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宁市2006年度乡镇经济发展进步奖。 百合镇宣传文化站获奖百合镇宣传文化站核定事业编制3人,在岗人员3人。全站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新建有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设图书馆(建筑面积162平方米)、乒乓球室、棋类室、科技培训室等,有羽毛球场、青年活动中心、老年健康娱乐中心等,面积1200平方米,是一所功能较齐全、管理较规范的乡镇宣传文化站。 十佳乡镇宣传文化站几年来,百合镇宣传文化站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繁荣和丰富农村文化。一是结合本镇群众性篮球运动活跃的特点,每年的春节、“十一”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全镇性的篮球比赛,平时则与镇篮球协会密切合作,主动邀请邻县(市)篮球队来访比赛,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既丰富了城乡群众的业余生活,又扩大了百合镇的知名度。二是结合农村群众喜爱粤剧的特点,通过积极引导、指导和协助等,组建民间粤剧团,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也推动了农村良好风气的形成。全镇先后有圩背、大炉、河塘村委组建粤剧团3个,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粤剧爱好者的欢迎,成为农村文化阵地的一道亮丽风景。三是争取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6万多元,对闭路电视网络进行整改,有效提高了闭路电视网络的传输质量及收视效果。全镇农村闭路电视接收站18个,能接收电视节目套数20套以上,而且图像清晰,效果较好。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70%。广播电视越办越好。年内,百合镇宣传文化站被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南宁市文化局评为南宁市2006年“十佳乡镇宣传文化站”称号。 百合汽车站落成投入运营车站落成2010年6月4日,身穿节日盛装的新百合汽车站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百合镇各界干部群众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庆祝新百合汽车站落成投入使用,这是百合镇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百合镇党委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四个年”活动的重要体现。。 旧百合汽车站,规模小、设施落后,已满足不了群众舒适、便捷的出门需求,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开展“四个年”活动中,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通过与县交通部门、运德公司协调沟通建设百合汽车站,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克服种种困难,抢速度,保质量,工程如期竣工交付使用。 车站概述竣工落成的百合汽车站是按国家交通部颁布的三级客运站标准规划设计兴建的。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60万元,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站内分别设有大车停车位30个,小车停车位80个,发车卡位6个。站内设有候车厅、售票厅以及行李寄存、快件托运等服务设施。投入使用的百合汽车站,客运日发班次可达100班次以上,日旅客来往量可达2000人次,具有省际长途客运车20辆,主要发往广东佛山、南庄、南海、顺德等地,是目前我县乡镇客运站站场配置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基层客运站。 新建成的百合汽车站将进一步满足百合镇今后客运市场的发展需求,城镇化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为百合人民提供安全、便利、优质的运输服务,为建设和谐横县、繁荣百合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2009年百合镇领导人覃志坚(镇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陈 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贸、两会一部、生猪肉食。 黄兆灵(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土地、城建、交通、电信、邮电等工作。 韦顺琪(镇党委组织委员) 主管组织人事、老龄、工青妇、民政、扶贫、统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刘和建(镇党委宣传委员) 主管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思想政治、精神文明、体育等工作。 覃国托(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主管纪律检查,协管政法、生猪肉食、食品安全卫生等工作。 黄武概(镇党委统战委员、副镇长) 主管统一战线,分管大农业、移民、沼气、管电、甘蔗、科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谢育荣(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主管民兵、武装工作,分管政法、综治、综治、禁毒、党政机关事务等工作。 邓显飞(镇人大副主席) 协管人大工作,分管安全生产、企业、招商引资、环保等工作。 庞雪琴(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分管教育、卫生工作。 李天滚(副主任科员) 协管安全生产、企业、招商引资、环保等工作。 黎昌共(副主任科员) 协管土地、城建、交通、电信、邮电等工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