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释义

《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西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若干隐含假设与中国现实不符的论断,这些论断是此前不被学术界提到或重视的;采用经济学的通用方法实证分析了宏观调控高潮时期的绩效,因而使得人们理解这一时期宏观调控有了更为专业的分析基础;从国民经济学的专业角度论证了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问题,而惟有国民经济学或国民经济管理理论才能最准确地把握什么是宏观调控及其在中国的含义。

版权信息

作 者: 王静 著

出 版 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4-1

字 数: 200000

页 数: 234

开 本: 大32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262773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定价:¥23.00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西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若干隐含假设与中国现实不符的论断,这些论断是此前不被学术界提到或重视的;采用经济学的通用方法实证分析了宏观调控高潮时期的绩效,因而使得人们理解这一时期宏观调控有了更为专业的分析基础;从国民经济学的专业角度论证了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问题,而惟有国民经济学或国民经济管理理论才能最准确地把握什么是宏观调控及其在中国的含义。

作者简介

王静,1969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现任山东财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在财政部财政科研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在核心、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目录

导论

0.1 本书背景和意义

0.2 本书立意

0.3 本书基本框架和逻辑脉络

0.4 本书主要理论创新之处

0.5 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基础述评

1.1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关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述评

1.1.1 凯恩斯主义理论与经济政策述评

1.1.2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

1.1.3 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复苏

1.2 西方宏观经济学政府干预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理论的启示

1.2.1 西方干预经济理论的有益借鉴

1.2.2 西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几个隐含假设与我国现实条件的不符

1.3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评析

1.3.1 我国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溯源

1.3.2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宏观调控研究的既有成果

1.3.3 我国关于宏观调控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2003—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考察

2.1 2003—2005年我国实际GDP和潜在GDP的对比考察

2.1.1 从总产出的角度

2.1.2 从失业率的角度

2.2 2003—2005年我国产业结构和行业增长情况考察

2.2.1 三次产业增长比较

2.2.2 第二产业内部考察

2.3 2003—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

2.3.1 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考察

2.3.2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情况考察

2.3.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考察

2.4 2003—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消费需求

2.4.1 宏观经济波动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2.4.2 消费需求变动考察

2.4.3 进出口净值与经济波动

2.5 2003—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物价指数关系考察

2.5.1 宏观经济与物价指数的关系的一般理论

2.5.2 物价走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转型经济与2003—2005年经济结构性失衡

3.1 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结构性特征

3.1.1 经济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征

3.1.2 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所蕴涵的宏观经济结构性特征

3.2 渐进式制度转型在中国的演进轨迹和当前市场化进程

3.2.1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演进轨迹和特点

3.2.2 当前我国总体市场化进程

3.2.3 我国渐进改革过程中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与结构性差异

3.3 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宏观经济波动机理和特征

3.3.1 体制转型期通货紧缩与经济过热的交替出现特征

3.3.2 体制转型期通货紧缩与经济过热的结构性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03—2005年中国宏观调控过程及其效应评析

4.1 2003—2005年宏观调控的手段与特点

4.1.1 第一阶段:2003.6.13—2004.年第一季度

4.1.2 第二阶段:2004.4—2004.5

4.1.3 第三阶段;2004.6—2005

4.1.4 2003 2005年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特点

4.2 2003—2005年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效应评析

4.2.1 货币政策效应评析的理论综述

4.2.2 2003—2005年货币政策效应评析

4.2.3 货币政策具体手段实施效果的考察

4.2.4 2003—2005年财政政策效应评析

4.3 2003—2005年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效应评析

4.3.1 2003—2005年宏观调控行政手段效应的判断

4.3.2 计划经济下行政命令体制的形成和行政命令效力的保障条件

4.3.3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与宏观调控行政手段效力弱化

4.3.4 行政性手段在2003—2005年宏观调控第二阶段效力增强的原因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型期更有效的宏观调控理论建构

5.1 我国转型期宏观调控的现实基础和选择路径

5.1.1 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原则:“市场法则”与“必要法则”

5.1.2 发达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二元模式

5.1.3 我国宏观调控的现实基础:转型期制度背景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三元模式

5.2 转型期宏观调控理论架构

5.2.1 宏观调控目标:供求平衡下的宏观经济稳定

5.2.2 宏观调控的范围:总量调控和结构性调控

5.2.3 宏观调控的对象:微观主体与地方政府

5.2.4 宏观调控手段体系:以经济性手段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5.2.5 宏观调控主体权:配置与协调

5.3 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建

5.3.1 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成及我国立法现状

5.3.2 《宏观调控法》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5.3.3 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保障条件

5.4 宏观调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

第一章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基础述评

宏观调控理论是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指导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宏观调控行为的合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因此,对2003-2005年中国宏观调控进行评析必须首先从对宏观调控理论的评析开始。宏观调控产生的依据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目的在于熨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波动,这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政府干预(government interference)基本对应。西方关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场经济的共性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理论可以积极地借鉴这些成果,但是必须对其在中国的可适用性和可借鉴性程度进行判断;同时,需要考察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理论的既有研究成果,评析这方面理论的理论贡献和不足。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