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祝世宁
释义

人物简介

祝世宁,男,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镇江。199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个人履历

1968年,祝世宁从南京市十中(今金陵中学)高中毕业,收起了从小就爱做的科学梦,响应号召,到盱眙县明祖陵管镇公社花园大队做了知青。当时交通不便,现在两三个小时的车程,祝世宁从南京经淮阴、泗洪、双沟再到管镇,走了整整六天。“那个时候,真的做好了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准备。”在祝世宁下乡的行李里,他特意装上伯伯送的两本大学生物课本和自己买的农业生产用书,想学点生物学知识为当地农村做点事。

跟当地的农民一样,祝世宁上河堤、扒河工、插秧、收庄稼,后来因为生产队需要,还当过生产队会计,做过知青点的团支部书记。两年的插队生活,让祝世宁知道了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样的,知道了农民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活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锻炼了他的体魄,磨练了他的意志。除了每天正常上工外,他在生产队的支持下种过试验田,尝试培育玉米、水稻新品种。

“从农村到工厂再回到学校,我赶上的都是第一班车,真是很幸运。”回忆过往的岁月,祝世宁的话语中透着平和。

1970年,一个突然的招工机会让祝世宁到沭阳马厂柴油机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在那里,他做过翻砂工,抬过铁水包,也干过机械维修,换了很多工作,边干边学,爱琢磨的祝世宁还将中学物理知识及自学的机械制图、电工学等各种知识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常搞点小发明、小革新,成为厂子里人人都知道的“小才子”。1976年,组织上将祝世宁调到了清江拖拉厂,解决了他与爱人两地分居的问题。“当时,生产靠计划,产品按计划,人也有计划,正好有一个在清拖的工人想回沭阳老家工作,就交换了。”于是他又在清拖厂做了两年热处理工,就在这两年里,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不管这个准备是有心还是无意,对这一点,祝世宁有着深切的感受。1977年,一次出差途中,祝世宁从报纸上看到了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然准备时间很短,还得上班,但是,这没有难倒他。由于在农村、工厂的时候就自学过许多书本知识,“那时候,学一点东西就给它用上”,正是学以致用的一点一点积累,帮助祝世宁在很短的复习迎考时间里,成为恢复高考后首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

祝世宁回忆说,当年报考的是南京工学院,感觉考得不错的他却被录取在当时才恢复办学的淮阴师专。这个谜底直到前两年才得以“揭晓”。提到这段经历,祝世宁笑笑说,当时是求“知”若渴,只要有机会上学就感到无比幸运,“现在看来,如果没有当初在淮阴师专物理系学习的那段难忘经历和刻苦学习打下的基础,就没有我今后的发展,应该心存感激啊。”

当时的淮阴师专办学条件用“简陋”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这些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住的是几十个人一间的大草棚。“我一开始也住在大草棚里,后来就回家住了,对于这个脱产带薪的机会,真是非常珍惜,住在家里,可以不受干扰地学习。”毕业后,因为当时师专师资缺乏,成绩优异的祝世宁被留校任教。

从这个时候起,祝世宁儿时的科学梦又重新萌芽了。自小,祝世宁最喜欢看的就是各种科普杂志。当时,一本名为《科学家谈21世纪》的书中,科学家们对21世纪生活的生动描述和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插图,让祝世宁对科学产生了无限向往。中学时期,大人们都在空地上乘凉时,祝世宁便架起自制望远镜仰望星空,看月亮的环形山、土星的光环、木星的卫星。他还和一些同学一起成立了无线电课余活动小组,从最简单的2管晶体管收音机装起,做了拆,拆了做,一直做到8管晶体管收音机。1984年,祝世宁因消化道大出血在医院动了手术,在医院恢复期间,他又动起了读研究生的念头。

1985年,祝世宁如愿考取了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这使他1990年最终有机会进入著名晶体物理学家闵乃本院士领导的研究组,投入到研制新型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攻坚战”中。

在闵院士的带领下,祝世宁和同事们常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里如痴如醉地潜心研究,有些实验一做就是几天。他们边摸索边调整,边研究边改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光学超晶格全固态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器样机,同时获得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发明专利。由于对“介电体超晶格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项目做出了系统性贡献,祝世宁作为第三完成人荣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项原始创新性成果构建了介电体超晶格中电磁波、弹性波、极化激元波传播与激发的理论体系,发展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发现了一批新的物理效应,并研制成相关器件原型。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拓展了人们对微结构材料的认识,展示了介电体超晶格在光电子领域诱人的应用前景,他们的创新成果也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2007年底,58岁的祝世宁成为南京大学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站在科学巅峰的祝世宁时常感恩那段在淮安当农民、当工人和求学的经历,正是这些不同的生活体验,成就了他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科学精神,演绎出最富色彩的物理创作人生。

近20年在淮安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得祝世宁对淮安有着特殊的、割舍不断的情结。近年来,祝世宁每年都要来淮安两三次,给淮阴师院、淮中等学校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有关的学科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淮安的发展献计献策。

说起淮安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祝世宁感到由衷的高兴。“淮安越来越漂亮了,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祝世宁说,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做出了辐射两千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给淮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历届党委政府围绕目标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让人看到了淮安的希望和美好的明天。他坦言,淮安地处苏北,基础薄弱,要赶上全省发展的步伐,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这几年,祝世宁到过淮安的富士康科技城,去过淮钢,在为淮安拉动性产业的兴旺发展而振奋的同时,他更希望淮安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能够得到长足快速的发展,“这关系到更多人的就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真正的富民工程。”他希望淮安能够抓住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带动帮助下,发挥个性化优势,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

洪泽湖畔曾经留下祝世宁的青春岁月,也是祝世宁魂牵梦萦的地方。祝世宁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淮安加快对洪泽湖资源的开发,“现在交通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了,对自然、生态的向往越来越迫切了,洪泽湖是淮安发展旅游业和生态经济的宝地,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当记者告诉他,淮安市委市政府正在打造“美丽清纯洪泽湖”的品牌时,祝世宁感到特别的欣慰。

如今,南大物理系在全国享有盛誉,在全国物理学一级学科评比中名列第一。身为南大物理系主任的祝世宁,在醉心科研的同时,承担着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还指导着十几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年,南大物理系都会招收到淮安籍的学生,祝世宁看到他们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在祝世宁所带的研究生中,就有来自淮安的学生,“淮安的学生本分、刻苦、踏实,有着革命老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履行着学者、师者与管理者的三重使命,每年还要在国内外进行大量的交流、讲学活动,祝世宁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但是,祝世宁表示,只要淮安需要,他愿意为淮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说:“作为半个淮安人,我有这个义务。”

参考资料

1.资料来源 

开放分类:
人物物理学家院士
“祝世宁”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4次
最近更新:2011-02-17
创建者:sunset4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