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主动式倾听 |
释义 | 一、定义倾听者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从发言者话语中寻找所需信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方法。 二、特点1.思维的活跃性主动式倾听不是一种单纯地接受式的静听,而是积极地去捕捉发言者的思想和观点,并对这些观点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因而在倾听的过程中,倾听者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2.理解的双向性被动式的倾听只是一种意见的单向接受,倾听者没有对表达者或发言者的信息进行反应,缺乏主体之间信息的反馈和沟通。而主动式倾听建立在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使意义在主体之间双向流动,并在不断的碰撞、探讨中生成新的意义。 3.交往的情感性倾听者与发言者之间的对话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倾听者与发言者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倾听和表达,建立了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再交流信息的同时充满情感的互动和交融,从而不仅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而且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感情在交往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如何创建主动式倾听1.尊重发言者。每一个人既是倾听者,也是发言者。在别人发言时自己如果不主动倾听,那么当自己发言时,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倾听是相互的,因为尊重是相互的;其次,要避免受偏见的影响,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别人不同的意见也应努力倾听,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够大大提高倾听的效果。发言者看到别人尊重自己,就能激发他的自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2.掌握一些主动倾听的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言者的内容和观点上,而非表达的方式;要学会抓住发言者的有效信息,寻找重点或中心概念,而略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 3.应注意自己发言中的指令性语言。这样就能避免倾听者处于被动静听的状态,同时结合一些有效的对话组织方式,使谈话能真正调动对方的思维积极性,使对话在一种“和而不同”的氛围中进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