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烛 |
释义 |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商周时代的《周礼》、《仪礼》、《礼记》中已出现“烛”字,此烛非灯烛,而是一种火把、火炬而已。 未燃的火把通称为燋,用于把持的火为烛,置于地上的为燎。 宁夏海原出现的插入室内墙壁的油楹树枝,江西瑞昌发现的用竹签燃照以及周代的火炬照明,为最早的“烛”。为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马家窑文化-叶纹彩陶灯烛引 烛姓来源烛氏是春秋时郑国大夫烛之武的後代。烛之武开始没有姓,因为他居住在烛地,所以人们称他为烛之武。他的後代便用“烛”作为自己的姓氏。 汉字释义基本解释 烛(烛)zhú (1) ㄓㄨˊ (2) 蜡~。花~。~光。~泪。~台。风~残年。 (3) 洞悉:洞~其奸。 (4)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5) 郑码:UOI,U:70DB,GBK:D6F2 (6) 笔画数:10,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251214 详细解释 烛 zhú 形声字。繁体字从火,从蜀,蜀亦声。“蜀”指“有孔眼的网罩”。“火”指“火苗”。“火”与“蜀”联合起来表示“带网格灯罩的火苗”。本义:带网格灯罩的蜡烛。 相关文学作品作者:陈祗时 作品名:《人生》 全文:烛 体裁:诗 特色:独字诗 影响:广远。参见百科【人生】词条 文献资料(2) 同本义 烛,庭燎大烛也。——东汉·许慎《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 执烛于西阶上。——《仪礼·燕礼》 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 独不见跋。——《礼记·曲礼》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举烛者,尚明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南宋·陆游《雪夜感旧》 (3) 又如:烛火(火炬,火把);烛炬(指火炬或蜡烛) 蜡烛历史(4) 蜡烛(始于唐代)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唐·李商隐《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唐·杜牧《初冬夜饮》 (5) 又如:烛信(插蜡烛用的签子);烛奴(雕刻成人形的烛台;泛指一般烛台);烛心(蜡烛中心用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6) 姓 烛 烛用途烛 zhú [动] (1) 照;照亮 夫日,兼烛天下。——《韩非子·内储说上》 望见青枫城里火光烛天。——《儒林外史》 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连称手起剑落,头离枕畔,举火烛之,年少无须。——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明烛南天。——清·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烛银(精光闪耀的银子);烛天(照耀天空)烛明(照亮);烛夜(照亮黑夜);烛幽(照亮昏暗);烛远(光照远方);烛临(由上向下照射) (3) 洞察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子·孤愤》 (4) 又如:烛知(明察洞悉);烛物(明察事物);烛微(观察入微);烛察(明察,洞察);烛鉴(明鉴,明察) 有诗 一箔珠帘掩映垂,房栊轻染麝香枝。 佳人盼影横哀柱,狎客分光缀艳诗。 禁锁翠明初唱漏,官窗红短尚围棋。 长宵且秉欢游去,无限风光见古辞。 安徒生童话作品集 文章烛 -------------------------------------------------------------------------------- 有一支很粗的蜡烛,它清楚自己的价值。 “我的生命源于蜡,是用模子铸成形的!”它说道。“我的光比别的光都亮,燃的时间 也更长一些。我的位置在有罩的烛架上,在银烛台上!” “那样的生活一定很美好!”油烛说道。“我不过是油烛罢了,在一根签子上浇成的 烛。我不能总是这样,我常自我安慰,我总比一根小细烛①要好一丁点儿。它们只经过两次 浇浸,而我要经过八次,所以我这样粗。我知足了!诚然,出身于蜡而不是油脂要高贵、幸 福得多,可是都知道,这个世上的位置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您在大厅里的灯罩里,我留在 厨房里,不过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全家人的饭菜都是从那儿来的。” “但是还有比饭食更重要的东西!”蜡烛说道。“欢宴!你看欢宴时的辉煌,和自己在 欢宴中放出的光辉吧!今天晚上有舞会,不一会儿我和我的家人便要去参加了。” 话刚说完,所有的蜡烛便被拿走了。不过油烛也一块被拿走了,夫人用娇巧的手亲自拿 着它,把它拿到厨房。那儿有一个小男孩手提着篮子,篮子里装满土豆,里面还有一两只苹 果。这都是善良的夫人给这个穷苦孩子的。 “再给你一支烛,我的小朋友!”她说道。“你的母亲要坐在那里工作到深夜,她用得 着它!” 这家人的小女儿在一边站着。在她听到“到深夜”这几个字的时候,她高兴地说道: “我也要呆到深夜!我们有舞会,我会戴上大蝴蝶结的!” 她的脸多亮啊!那是欢乐。没有蜡烛光能比孩子眼里闪出的光更亮! “见到她这副样子我真幸福!”油烛想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肯定永远再也见不到 了!” 于是它被搁进篮子,盖起来。小男孩带着它走了。 “现在我去哪儿!”油烛想道;“我要到贫苦人家里去,这里连一只铜烛台恐怕都没 有。而蜡烛要插在银烛台里,看着那些最高贵的人。为最高贵的人照明该是多么美啊!我命 中注定是油脂而不是蜡!” 油烛来到了穷苦人家。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孩子,住在富人家对面的一间低矮的屋子里。 “上帝赐福给那位善良的夫人!她送给我这些东西。”母亲说道,“这是一支很好的 烛!它可以一直燃到深夜。”烛被点燃了。 “呸——呸!”它说道。“她拿来点燃我的火柴,气味刺鼻!在富人家里,是不会用这 些来款待蜡烛的!” 那边的蜡烛也都点燃了,烛光射到了街上。一辆马车隆隆驶来,载着身穿华贵衣服的客 人参加舞会,这时音乐响了起来。 “那边开始了!”油烛想。它想着那个富有的小姑娘闪亮的面孔,比所有蜡烛都要明亮 的面孔。“那个情景我再也看不到了!” 这时,贫苦人家最小的孩子进来了,这是一个小姑娘。她搂着哥哥姐姐的脖子,她有一 件很重要的事要讲,所以必须悄悄地说:“我们今天晚上——想想看!——我们今天晚上吃 热土豆!” 她的脸发出幸福的光亮,烛光正射在她的脸上。她脸上露出的欢乐和幸福,和富人家的 小姑娘一样。那边的小姑娘说:“我们今天晚上有舞会,我要戴上那个红色的大蝴蝶结!” “吃热土豆也那么重要吗?”油烛想道。“这边的小孩也同样这么高兴!”它打了一个喷 嚏。就是说,它啪啪地响了一下。再多的动作,油烛就做不到了。 桌子摆好了,土豆也吃掉了。哦,味道多美哟!真是一顿节日的美餐。然后,每人还分 到一只苹果。最小的那个孩子念起了一首小诗: 好上帝,谢谢你, 你又让我吃饱了! 阿门! “说得多好,妈妈!”小家伙喊了起来。 “你不必问,也不必说!”母亲说道。“你心中只想着让你吃饱的好上帝吧!” 孩子们都上了床。每人得了一个吻,很快便都睡着了。母亲坐着缝衣,一直缝到了深 夜,为了挣钱养活他们和她自己。富人那边烛光闪闪,乐声悠扬。星星照着千家万户,照着 富家也照着穷人,同样明亮,同样慈祥。 “这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夜晚!”油烛觉得。“真不知道蜡烛在银烛台里是不是更舒服 一些。要是我在燃尽以前能知道该多好!” 它想到了两个同样幸福的孩子,一个被蜡烛照着,一个被油烛照着! 是啊,这就是整个故事! ①小细烛也是油烛。在丹麦做普通油烛,要在稠油脂里浸好几遍,但在做小细烛时只浸 一两次。 最新发现商周时,古人没有点燃膏脂的灯具。至今,不论是传世品,还是田野考古发掘。都从未发现过那时的灯具。 那么,古人照明的用具是什么?这就是“烛”。王献唐遗著《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一书中说:“烛从火蜀声,为后起字。求之古文,卜辞有 ▲字。亦作△。作○ ,正像一人跪执烛。×即木,卜辞通用,燃为火把,上作二点,像火焰,又作 □ ,下烛上火,形义尤显。”王氏此说,指明了烛的形制,可那几个字型,能否释为“烛”。尚未取得古文字学界的共识,只能作为一家之言。在我所见到的七八本甲骨文字典中,都未有“烛”字,但烛作为商代的照明用具,则是确凿无疑的。 在先秦典籍中,特别是周代礼仪的“三礼”中,“烛”字频频出现。《礼经·曲礼》:“烛不见跋”。唐代孔颖达疏:“跋,本也。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烛不见(xian)跋”此句是说:晚上到朋友家串门闲谈,如果看见烛将燃至木把处,就应起身告辞。《周礼·宫正》:“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此句是说:凡邦国内遇有大事,天子将亲自前往,宫正就要负责安排宫中,庙中的执烛照明工作。《仪礼·燕礼》:“宵,则庶子执烛於阼阶上,司宫执烛於西阶上,甸人执大烛於庭,阍人为大烛於门外。”郑注:“烛,燋也。”贾疏:“烛,燋也者,古者无麻烛而用荆燋。”此句是说:入夜,由庶子拿着火把站在阼阶上,司宫拿着火把站在西阶上,甸人拿着火把站在庭院中,阍人拿着大火把站在大门外。这里的“燋”字,就是用柴枝所扎的火把。《礼记·檀弓》:“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此句是说:曾子患病卧床,病情加重,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脚旁,一个童子坐在角落,手拿着火把。《周礼·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贾疏:“庭燎于大烛亦一也。”《礼记·士昏礼》:“主人爵弁,纁裳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郑注:“执烛前马,使徒役持炬火居前照路。”此句是说:婿头戴爵弁,穿着下缘镶有黑边的纁裳,随从没都穿着玄端服,婿乘坐墨车,随从门分乘两辆车,有徒役持火把在马前照路。 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尝独处一室,夜大雨,邻舍屋崩,有女子趋投之,叔子执烛于手,烛尽,焚燎以继至明。 由此可见,商周的“烛”,就是今日的火把。没有点燃的火把,称作“燋”。用手执的小火把,称之为“烛”。插在地上的大火把,称之为“燎”。树于庭院中的称之为“庭燎”。 烛的质料不一,有用麻蒸的,《周礼·司烜氏》:“坟烛”郑司农云:“坟烛,麻烛也。”《说文》:“蒸,折麻中干也。”即将麻剥去麻皮,用麻杆缚扎成束点燃照明;有用束苇竹薪的,《说文》:“苣,束薪,烧也。”苣即炬字;有用松木条的,松木含油脂多,易燃;有用桦树皮的,《玉篇》云:桦树皮,可以为烛,以其皮裹入松脂,燃以为烛,名曰桦烛,或曰花烛(即今日所说的“洞房花烛”的渊源)。 烛姓来源烛氏是春秋时郑国大夫烛之武的後代。烛之武开始没有姓,因为他居住在烛地,所以人们称他为烛之武。他的後代便用“烛”作为自己的姓氏。 单机游戏《烛》游戏介绍恐怖游戏,房屋内有怪,通过蜡烛来打散他们。操作也简单,就是普通移动键外加鼠标移动视角和点击(开门和点蜡烛) 如果你胆子够大那就下载试试吧! 游戏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Vista/windows 7 处理器:Intel(R) Celeron(R)以上 内存:500M 硬盘:足够游戏大小空间 显卡:集成显卡或者独立显卡最好 显示器:800×600分辨率或更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