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笆山自然村 |
释义 | 竹笆山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南美村委会,属于高寒山区。位于乡政府东面,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1公里。国土面积3.26平方公里,海拔191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218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玉米、荞等农作物以及泡核桃、茶叶、白花木瓜等经济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05亩(其中:水田214亩,旱地391亩),人均耕地2.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荞等农作物以及泡核桃、茶叶、白花木瓜等经济作物;拥有林地3803.8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80.1亩,其中:茶园面积141.56亩(其中:可采摘面积49亩)、核桃面积250.1亩、木瓜174.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6.55亩,主要种植核桃、木瓜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455亩,其他面积150亩。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路、移动电话两通,无路灯。村民生活用水尚未实现集中供水,有4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户(分别占总数的26.09%和26.09%);2008年未列入农网改造项目工程。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未有农户安装太阳能、建设有小水窖及实现“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14亩,有效灌溉率为28.3%,其中有基本农田地面积214亩,人均基本农田地面积1.2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掌楼房;无砖混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7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68万元,占总收入的53.99%;畜牧业收入4.24万元,占总收入的16.7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4头,肉牛3头,肉羊20头);渔业收入0.02万元,占总收入的0.09%;林业收入3.03万元,占总收入的3.03%;第二、三产业收入0.66万元,占总收入的2.6%;工资性收入0.50万元,占总收入的1.97%。农民人均纯收入88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占劳动力的1.82%),在省内务工2人,到省外务工1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临沧市。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1.5%。该村已开始发展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45户,共有乡村人口165人,拉祜族,其中男性84人,女性81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人,劳动力108人。 到2008年底,全村无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0人,参合率96.97%;享受农村低保74人;五保户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村内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和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农户。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南美中心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南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1公里,距离中学1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人,其中小学生13人,中学生17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40.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筹劳400个(劳均4个)。无固定资产。 基层组织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新农村建设理事会1个,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6人,男性;有团员13人;有治安联防队1个。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卫生医疗条件差、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群众自身积累和发展的能力不足;泡核桃、白花木瓜等产业效益尚未发挥,群众增收难。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一是加大以“五小水利”为主的小型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加强以南勐公路为主构架的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实现农村村组公路硬化,提高公路等级;三是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少有所学;积极推进农村适用技术、科学技术、基础教育相结合的三教统筹的办学模式,实现壮有所为。四是在抓好常规农业的基础上狠抓南美拉祜族乡农业产业管护办法的落实,使泡核桃、白花木瓜等产业尽快发挥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村稳定和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