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猪毛草 |
释义 | 简介种中文名:猪毛草种拉丁名:Scirpus wallichii Nees 种别名 :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属中文名:藨草属 属拉丁名:Scirpus 【异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狭叶凤尾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叶柄丛生,细瘦有棱,长3~6厘米,稻秆色至褐棕色。叶二型,不生孢子的叶柄较短,叶广三角形,长7~15厘米,宽6~9厘米,2回羽状分裂,顶片由小羽片3枚组成,侧羽片2~3对,基部羽片有短柄,2~3回分叉,中部羽片1回分叉或不分叉,上部羽片常不分叉,裂片线形,长4~6厘米,宽1~2毫米,边缘除先端有锐锯齿外,均全缘,纸质,光滑无毛,叶轴赤色;着生孢子囊的叶柄较长,亦2回羽状分裂。孢子囊群看生于叶缘,连续不中断,但不及裂片之先端。 生于路旁石隙中。 分布产于我国福建、江西、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多生长在稻田中,或溪边、河旁近水处,在云南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有时常和谷精草属 Eriocaulon 植物长在一起。分布于朝鲜、日本及印度。 其它应用【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凉,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散毒。治犬咬伤、汤火伤、刀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忌内服。 【选方】①治狂犬咬伤:割鸡尾草根茎,加酒捶绒外包;另用善鸡尾草、化稿树皮、杨梅树皮,干者各二钱。煎水日洗三次。 ②治汤火烫伤:善鸡尾叶,焙干为末,茶抽调,以鸭毛蘸涂患处。 ③治刀伤:善鸡尾嫩叶、酸迷迷、糯米菜,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