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升
释义
1 明代开国谋臣

朱升(1299-1370)明代开国谋臣。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末(1367)举乡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毛泽东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生平经历

隐居著学

朱升幼年师从新安学派著名学者陈栎,重“华夷之分”,“严华夷之辨”,反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因而不乐仕进。他46岁始登乡贡进士,50岁被授为池州路学正,但拖至52岁才赴任,三年后,便“秩满南归”,隐居于家乡石门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朱升“避兵奔窜,往往闭户著述不辍”(《朱枫林集》卷9附录,《学士朱升传》),静观时局的变化。

助明开国

龙凤三年(1357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出征浙东,道经徽州。他经邓愈的推荐,亲至石门向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时朱元璋受小明王韩林儿节制,属北方红巾军系统。北方红巾军初起时,既谴责“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不平等现象,又提出“复宋”的口号,符合新安士人的政治理想。加上为朱元璋亲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态度所感动,朱升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他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朱元璋“地狭粮少”的实际情况,进献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朱元璋喜出望外,当即“命预帷幄密议”。朱升出山聘侍军门之后,朱元璋“令议礼乐征伐之事”。他“誓效智力以谋国,竭耿耿之丹衷”,成为朱元璋麾下一员辅佐重臣。

先说“议征伐之事”。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为朱元璋所采纳,成为他营建江南根据地的指导方针。龙凤四年十一月,婺州“久拒不下”,朱升劝朱元璋亲临指挥,朱元璋“因问兵要”,朱升说:“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朱元璋采纳他的建议,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婺州,令“城破不许妄杀”。至十二月,夺取婺州。接着,朱元璋又问:“处州密迩,可伐欤?”朱升主张攻取处州:“处州有刘基、叶琛、章溢,皆王佐才,难致麾下,必取处州,然后可得。”(《朱枫林集》卷9附录,《翼运绩略》)攻克处州后,朱元璋即遣使礼聘刘基等三贤,与宋濂一起召至应天。龙凤九年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前三天,陈友谅军占据上风,朱元璋军处境不利。朱升献策说:“贼尽国兵而来,众多粮少,不能持久。我师结营于南湖嘴,绝贼出入之路,待其粮尽力疲,进退两难,前后受敌,克之必矣。”朱元璋说:“我粮亦少。”朱升胸有成竹地说:“去此百里许,有建昌、子昌、天保、刘椿四家,蓄积稻粮,宜急去借,勿为贼先取也。”朱元璋即分兵前往借粮,“果得粮万余”。后来,陈友谅“粮且尽”,至八月底不得不冒死突围,经南湖嘴进入长江,奔还武昌。在泾江口一战中,朱元璋冒着雨点般的流矢,亲坐胡床指挥伏兵截杀。朱升见之,急忙将他推入船舱,他刚离开,流矢“已中胡床板矣”。

再说“议礼乐之事”。1367年十二月上旬,朱元璋在应天着手称帝事宜,“命朱升兼议礼官”。朱升等议礼官“制定即位礼仪成,进上览毕,付中书省”(《翼运绩略》)。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上帝位。其后,朱升又制定祭祀斋戒礼、宗庙时享礼,编纂防止“内嬖惑人”、干预朝政的《女诫》,并为朱元璋撰写了颁赐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陶安、范常、秦中、陈德等功臣的诰书,为明初政坛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朱升辅佐朱元璋十余年,文治武功并著,可谓居功至伟。但是,就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朱升却萌生退意。洪武二年二月便正式“请老归山”(《翼运绩略》)。

致仕请归

朱升请求致仕时,已是71岁高龄。按古制,文官大抵是70岁退休,但在新王朝草创之时,一些劳苦功高的老臣是不受此限制的。朱升所以自请告老还乡,是另有原因的。

原来,经过多年的接触与观察,朱升发现朱元璋的性格猜忌多疑,对臣下特别是儒士并不完全放心,规定所有的儒士均需由他亲自考察任用,“禁诸将擅用”(孙宜:《洞庭集·大明初略三》)。儒士一旦得咎,便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如儒士许元曾受“命傅诸子,擢国子博士”,“出入左右垂十年,自稽古礼文事,至进退人才,无不与论议”。但在朱元璋准备跻登大位之际,他请求“告归”,却被以“忤旨”之罪“逮死狱中”(《明史》卷137,《许存仁传》)。

朱升的同乡好友叶宗茂在邓愈下徽州时被授为婺源州守,就职后修城积粮,招抚流离,在任六载,为政有声。龙凤十年升任饶州知府,却因守将的诬陷而罢官,谪居濡须(在今安徽和县西南),三年后忧愤成疾而死。

就在叶宗茂病逝当年即吴元年七月,朱升自己也不小心惹恼了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命他率乐舞生入见,“奏雅乐阅试之”。朱元璋亲击石磬,命朱升辨五音,朱升误“以宫音为徵音”,惹得朱元璋不高兴,指责“近世儒者鲜知音律之学”(《明太祖实录》卷24),幸“赖熊鼎解之得止”(傅维麟:《明书》卷143,《朱升传》),才免受皮肉之苦。不过,这件事却在朱升心中投下了一道浓重的阴影。

八月,他写了篇《叶宗茂哀诗序》,心情极为沉重地感叹道:“呜呼!宗茂则已,吾与(俞)仲谦(朱、叶之里友)之悲何时而已耶?”(《朱枫林集》卷3)更令朱升感到不安的是,朱元璋“以汉高自期”(《明史》卷135,《孔克仁传》),“行事多仿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2,《明祖行事多仿汉高》),而汉高祖刘邦却是一个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人,在群雄逐鹿之时想尽办法网罗天下英才,待到跻登大位之后,则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了(《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每念及此,朱升不能不为自己的未来深感忧虑。他当初出山是为了辅佐朱元璋重建汉家王朝,如今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他决心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了。

朱元璋对朱升的请归很感意外,“欲赐以爵土”,但朱升“固辞不受”。他说:“臣后人福薄,不敢叨天恩也!”朱元璋说:“卿子几何?即不受吾爵,独不使辅朕乎?”朱升老泪纵横,哽咽对曰:“臣一子名同,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臣所以不令其仕者,恐他日不得老死牖下也!”朱元璋说:“恶,是何言欤?朕与卿分则君臣,情同父子,何嫌何疑而虑及此乎?”朱升答:“非臣过虑,数固然耳。但愿陛下哀念老臣,臣子不免,赐以完躯,幸矣。”朱元璋为之恻然,“因与朱同免死券以慰之,驰驿送归”。朱升甚觉欣慰,陛辞时郑重地对朱元璋提出:“伏愿陛下明照万里,治国有三重焉:东宫择贤师,保将相,久试贤能,百姓如保赤子。”(《翼运绩略》)次年十二月,朱升去世。曾做临终诗:“留心垂半世,藏体付千年。海内风尘息,城南灯火偏。亲朋何用哭,含笑赴黄泉。”其子朱同后因卷入蓝玉案,却没有得到“免死券”的庇护,最后还是死在朱元璋的手下——赐自缢,留得全尸。

文学创作

朱升性情洒脱,超然物外,其诗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元末第一次退隐时,他写下了“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他的一生都在读书,却不弃耕作,他写道:“春深雨足长青草,数亩山田自可耕”。明朝建立不久,他又第二次退隐,并写下了生命的感悟:“百战一身存,生还独有君。越山临海尽,吴地到江分。暮郭留晴霭,荒林翳夕曛。归途当岁晚,霜叶落纷纷”。他的另一首诗“送僧归南岳寺”则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一心向佛的情怀:“山路花香上衲衣,云深南岳一僧归。尘生古像开寒殿,风度闲房掩夕扉。踏雨棕鞋苔藓滑,炊香野饭稻粱肥。禅余犹转千声偈,总有游人得见稀”。

朱升著述甚丰,对于《五经》皆有旁注,传世的有《前图》2 卷、《枫林集》10 卷等

明史文载

朱升,字允升,休宁人。元末举乡荐,为池州学正,讲授有法。蕲、黄盗起,弃官隐石门。数避兵逋窜,卒未尝一日废学。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吴元年,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寻命与诸儒修《女诫》,采古贤后妃事可法者编上之。大封功臣,制词多升撰,时称典核。逾年,请老归,卒年七十二。

升自幼力学,至老不倦。尤邃经学。所作诸经旁注,辞约义精。学者称枫林先生。子同官礼部侍郎,坐事死。

人物墓葬

朱升墓位于盐都区北龙港镇南龙港庄东首文曲沟北侧,其墓已有600多年历史,原墓为圆锥形土丘,高5.5米,底径10.5米,其墓的北侧筑有二条平行的飘带((名为飘带,实为二条长长的土圩,直至文革期间在条田化时被平整),每条宽二丈,长30丈,原墓身占地100多平方米。1999年6月被盐都区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初由朱氏后裔集资10万元进行动工修造,市文博部门、盐都区政府和朱氏后裔代表约三千人在朱升墓前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竣工后的朱升墓,墓高7.2米,寓意朱升享年72岁,墓地直径13.70米,寓意朱升1370年去世,墓碑总高度为5.8米,寓意朱升在58周岁时向明太祖朱元璋进“九言策”,墓碑主体为汉白玉,其白色寓意朱升一生淡薄名利的高贵品质。墓碑正面刻有“明翰林院大学士朱升之墓”字样,背面刻有朱升生平约300多字。在墓体的形式上,墓墙主体形似粮墩,寓意为九言策中的“广积粮”,在墓道外墙上方建有城墙垛,寓意为九言策中的“高筑墙”,墓侧立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碑石,墓地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现计划用几年时间建一个朱升公园和朱升纪念馆,将朱升陵墓建成当地一流的人文景点。

2 唐代画工

生卒不详。文宗大和三年(830)南诏破成都,朱升和韦乙奴等被掠到了南诏,因“画云龙称善”,呼为“工巧儿”。火和五年(832),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去南诏索还所虏工匠,指明要朱升及另外五名金银匠放回。

3 明代小说《封神榜》人物

概述

朱升:明代许仲琳小说《封神榜》人物,摘星楼封宫官

人物信息

纣王上了摘星楼,行至九曲栏边,默默无语,神思不宁,扶栏而问:“封宫官何在?”封宫官朱升、闻纣王呼唤,慌忙上摘星楼来,俯伏栏枰,口称:“陛下!奴婢听旨。”纣王曰:“朕王不听群臣之言,误被谗臣所惑;今兵连祸结,莫可解救,噬脐何及?朕思身为天子之尊,万一城破,为群小所获,辱莫甚焉!欲寻自尽,此身倘遗人间,犹为他人指念;不若自焚,反为乾净,毋得令儿女子存留也。你可取柴薪堆积,朕当与此楼同焚,你当如朕命。”朱升听罢,流泪满面,泣而奏曰:“奴婢侍陛下多年,蒙豢养之恩,粉骨难报;不幸皇天不造我商,奴婢恨不能以死报国,何敢举火焚君也?”言罢呜咽,不能成声?纣王曰:“此天亡我商也,非干你罪。你不听朕命,反有忤逆之罪。昔日朕曾命费仲,尤浑,同姬昌演数,言朕有自焚之厄;今日正是天定,人岂能逃?当听朕言。”後人有诗单叹纣王,临焚念文王易爻之验:

“昔日文王 里囚,纣王无道困西侯;费尤曾问先天数,烈焰飞烟镜玉楼。”

话说朱升再三哭奏,劝纣王且自宽慰,另图别策,以解比围。纣王怒曰:“事已急矣,朕思之已久;若诸侯攻破午门,杀入内庭,朕一时被擒,汝之罪不啻泰山之重也。”朱升下楼,去寻柴薪,堆积楼下不表。且说纣王见朱升下棋,自服衮冕,手执碧玉,满身佩珠玉,端坐楼中。朱乒将柴堆满,婵泪下拜毕,方敢举火,放声大哭。後人有诗为证:

“摘星楼下火初红,烟卷乌云四面风;今日成场倾祉稷,朱升原自尽孤忠。”

话说朱升举火烧着楼下乾柴,只见烟卷冲天,风狂火猛,六官中宫人叫喊。顷刻间天昏地暗,宇宙翻崩,鬼哭神号,帝王失位。朱升见摘星楼一派火光,甚是凶恶;朱升撩衣痛哭,大叫数声:“陛下!奴婢以死报陛下也。”言羁,将身蹿入火中。可怜朱升忠烈,身为宦竖,犹知死节。

封神

子牙归国封神,朱升被封为寡宿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