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桥镇
释义
1 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

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位于莱州市东北部二十五公里处,辖105个行政村,6.69万人,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是一个集交通枢纽优势、地域优势、市场贸易优势、工业主导优势为一体的新型中心城镇。

乡镇概况

朱桥镇位于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的烟台(莱州)市,莱州市朱桥镇辖105个行政村,6.69万人,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朱桥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镇驻地位于莱州市东北部二十五公里处,S264和217省道要此交汇,大烟铁路、威乌高速公路横贯镇区,有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距万吨级莱州港10公里,是一个集交通枢纽优势、地域优势、市场贸易优势、工业主导优势为一体的新型中心城镇。朱桥镇于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级中心镇,连续多年被莱州市委市政府授于“文明单位”称号。

朱桥镇于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级中心镇。几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形成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镇格局,工农业生产基础较强,商业和市场贸易发达,总体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该镇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黄金开采、皮件加工业、笔刷加工业和铝纸制品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其中以三力公司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为龙头企业。建成了莱州仙桃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粮食蔬菜制种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出口蔬菜生产基地等六大农业基地。朱桥大集历史悠久,拥有闻名胶东的名优宠物、古玩交易和木材交易市场,年商品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2005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23万元,出口创汇3473万美元。连续两年被莱州市委市政府授于“文明单位”称号。

朱桥镇将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镇”的发展战略,进下一步发挥五大产业优势,重点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黄金产业,努力实现朱桥省级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沿革

清同治初年为朱桥社,属进士乡。宣统二年(1910年)为朱桥区,辖朱桥等5社。1931年为第五区,辖朱桥镇等26乡镇。1948年为朱桥镇,属午城区,1951年并入午城区。1956年为朱桥区,辖朱桥等7乡。1957年撤区并乡,为朱桥乡。1958年为朱桥公社。1984年改为朱桥镇,辖35个行政村。2001年2月由原朱桥镇全部、原梁郭镇全部和原苗家镇20个村合并成新的朱桥镇。

历史

朱桥大集。早在宋代,当地就盛产黄金。时朱桥老街钱庄金铺的黄金价格就决定中国北方的市场金价。朱桥大集形成于明朝,闻名胶东,1930年代已很繁荣。时朱桥大街上有银行、药房、杂货、当铺等大小工商业170余户,农历一、六逢集,集市上的宠物市场全国闻名,上市各类名犬600余只,上百个品种。赶集人员来自招远、黄县、蓬莱、即墨、平度、昌邑、寿光、广饶等20余个县市。

特产

朱桥镇是莱州毛笔主要生产基地。莱州毛笔是朱桥的传统工艺产品,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是当地四大贡品之一。清康熙年间,苗家、梁郭等村就有从事制笔的专业作坊。1950年后,毛笔品种不断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市场声誉越来越高。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选用莱州制笔厂生产的泰山牌“泰岱翠峰”狼毫为礼品,馈赠日本朋友。泰山牌毛笔在1982年全国第二次毛笔质量评比中,被誉为状元笔。莱州笔刷厂生产的龙门牌狼毫毛笔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

朱桥毛笔有400多个品种。按笔头的形状分类,有叶锋、壮笋、宝塔、兰花、葫芦等型。按笔头材料分类,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山兔毛)、金鸡毫、石獾笔以及胎毛笔等。按笔头的长度来分,有大楷、中楷、小楷。按用途分,有字笔、画笔、修像笔、眉笔等。笔杆也多种多样,如湖南湘妃竹杆,福建凤眼竹杆、水牛角杆,有机玻璃杆、象牙杆、玉石杆等。1984年莱州笔刷厂特制了一支毛笔,全长220厘米,笔头长30厘米,笔重7.5公斤,著名书法家杨萱庭闻讯,来厂为大笔书名“遥望南天”,在全国文房四宝展览会上,杨老亲自试笔,为展览会增添了异彩。

莱州毛笔用料考究,质量可靠。从选料到制成,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狼毫笔尖要选长度适宜、毛杆直顺、粗硬挺拔、锋颖细长的雄黄鼠狼尾毛。莱州毛笔为出口免验产品。不仅销往国内,还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12月3日,烟台市政府公布莱州毛笔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行政区划

朱桥镇位于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的烟台(莱州)市,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中心镇,占地150平方公里,辖115个居委会(村):朱桥、朱郭李家、大冢坡、埠上武家、西刘、可门高家、小王家、可门大王家、午城彭家、可门庄头、任家、大胡家、盛王、东刘、后杨家、滕冯、前杨家、河套朱家、后陈、前陈、河套新庄、河南于家、寺庄、寺庄赵家、后赵、大兰邱家、山上贾家、埠上、招贤、岔里刘家、卧龙、岔里杨家、岔里吕家、岔里新庄、河东、欣木、童家、徐院村、山上杨家、大琅琊、小琅琊、小沟滕家、圈子、大战家、鞠埃张家、小战家、梁郭集、紫罗姬家、王家庄子、八里埠子、臧家、枣行子、张村、小郎家、孟家、耿家、灵山杨家、小韩家、沟子杨、紫罗綦家、黄家、大郎家、小郭家、小于家、昌邱、黄山郭家、黄山郭新村、史家、刘家、梁郭邱家、马回沟、马家、梁郭张家、鹿家、许家、上杨家、上坡、李户庄、修家沟、埠后李家、邓家、张官刘家、张官李家、后郝家、前郝家、小鹿家、卢家、张官周家、张官王家、秦家、降村河埃、西王、东王家、降村谭家、杨家庄子、苗家、辛庄、镡家、桑家、季家、西李、由家、大矫家、作阳、胡雷于家、小张家、后李家、前李家、紫罗刘家、大张、赵官庄、保旺秦家、保旺朱家、保旺王家、大尹家。拥有人口7万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亿元,财税收入3500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

经济概况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亿元,财税收入3500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2005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23万元,出口创汇3473万美元。

朱桥镇将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镇”的发展战略,进下一步发挥五大产业优势,重点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黄金产业,努力实现朱桥省级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该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形成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镇格局,工农业生产基础较强,商业和市场贸易发达,总体经济实力居全市前列。该镇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黄金开采、皮件加工业、笔刷加工业和铝纸制品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其中以三力公司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为龙头企业。建成了莱州仙桃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粮食蔬菜制种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出口蔬菜生产基地等六大农业基地。朱桥大集历史悠久,拥有闻名胶东的名优宠物、古玩交易和木材交易市场,年商品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四大优势

地理优势206国道、威乌高速、大烟铁路纵贯镇区,距青岛、烟台港口、机场各150公里,距莱州港8公里。

资源优势全镇有机械加工、皮件加工、毛刷加工、农产品加工"四个产业"支柱,镇域内有三大金矿,有万亩莱州仙桃,是全国闻名的名犬基地和商贸集散地。

投资环境有省政府的小城镇建设扶持政策;有省市授予精神文明先进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的荣誉称号;有3平方公里的园区招商平台。

发展前景2003年,朱桥镇作为省经济开发群带地区之一,享受优先开发优惠政策,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下辖村

下辖村

朱桥村 河套朱家村 滕冯村 前杨家村 后杨家村 盛王村 午城大任村 午城彭家村 可门高家村 西刘村 可门大王家村 埠上村 招贤村 可门庄头村 卧龙村 岔里刘家村 岔里杨家村 岔里吕家村 岔里新庄村 大琅琊村 小琅琊村 小沟滕家村 圈子村 河东村 后赵村 鞠埃张家村 大战家村 小战家村 欣木村 徐院村 童家村 山上杨家村 山上贾家村 大兰邱家村 大冢坡村 朱郭李家村 寺庄村 梁郭集村 鹿家村 许家村 杨家庄子村 东王家村 西王村 降村谭家村 降村河埃村 秦家村 张官王家村 卢家村 张官周家村 张官李家村 张官刘家村 邓家村 埠后李家村 前郝家村 后郝家村 上坡村 小鹿家村 梁郭张家村 马家村 马回沟村 李户庄村 上杨家村 黄家村 紫罗綦家村 史家村 刘家村 梁郭邱家村 张村村 紫罗姬家村 枣行子村 臧家村 八里埠子村 王家庄子村 小郎家村 大郎家村 灵山杨家村 小郭家村 小于家村 孟家村 耿家村 小韩家村 昌邱村 沟子杨村 黄山郭家村 修家沟村 苗家村 辛庄村 镡家村 桑家村 季家村 西李村 由家村 大矫家村 作阳村 胡雷于家村 小张家村 后李家村 前李家村 紫罗刘家村 大张村 赵官庄村 保旺秦家村 保旺朱家村 保旺王家村 大尹家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0289

男 15029

女 15260

家庭户户数 1050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577

家庭户男 14628

家庭户女 14949

0-14岁(总) 5205

0-14岁男 2633

0-14岁女 2572

15-64岁(总) 21383

15-64岁男 10876

15-64岁女 10507

65岁及以上(总) 3701

65岁及以上男 1520

65岁及以上女 218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7405

2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朱桥镇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朱桥镇是淮安市工业重点乡镇之一,位于淮安市东郊,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集镇设政治文化区、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和商贸区。

乡镇概况

朱桥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东郊,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余人,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集镇设政治文化区、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和商贸区。2005年全镇有服装、化工、机械、食品四大类工业企业70多家,GDP中工业所占比重达45%,是淮安市工业重点乡镇之一。朱桥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积极进取,团结拼搏,造势发展,乘势而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就,该镇党委被淮安市委连续授予“六星级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种光荣称号,并连续六年受到淮安区“先进党委”、“目标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和综合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表彰。

农业概况

朱桥镇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要农作物有三麦、水稻、油菜。截至2005年,朱桥的农业水利、绿化一直都是受省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全部实行农田林网化,道路水泥化,水系规格化,肥美的4.8万亩高产稳产田丰产优质的小麦和水稻。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优,朱桥的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珍奇养殖业迅速发展,开辟了快鹿牛奶集团第三牧场和3个饲养量300头的民营牛场,建立了野兔、火鸡、鹌鹑、珍珠鸡等饲养基地。朱桥镇工业基础厚实,是淮安市工业重点乡镇之一,全镇共有工业企业70多家,GDP中工业所占比重达45%。

立体农业如桑基鱼塘。好处: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企业概况

朱桥镇工业基础厚实,是淮安市工业重点乡镇之一,到2005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70多家,GDP中工业所占比重达45%。该镇的华泰化工有限公司,三淮制衣有限公司和华通机械厂等企业已成为朱桥工业的“领头羊”,形成了以化工、服装和机械加工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群,其中华泰化工有限公司还顺利通过国家“双认证”,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科技项目。

区位优势

该镇理想的区位优势,宜人的集镇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诚信的服务承诺,优惠的招商政策,是使朱桥成为经营和发展的理想先进地。朱桥镇本着“互利互惠,效益双赢”的宗旨,截至2005年,新开发了占地600余亩的工业园区,实现了“七通一平”,不断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在省、市、区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之外,又从本地实际出发,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并建立了完善的项目引进、建设一条龙跟踪服务体系,已有数十家外地客商相继来此投资兴业。工业蓬勃发展,工业企业的财税收入占全镇财政收的半壁江山。朱桥镇将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在这块富绕的土地上得到丰厚的回报。

文化教育

朱桥镇文化教育知名全国,培育了许多人才,走向全国和海外。该镇群众文化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教育名列全市前列”、广播节目多次在省级评选中获奖,有线电视开通了30多个频道,信息覆盖村村组组。同时,该镇通讯、卫生院建设在全市乡镇中也是一流水平,构筑了优越的投资环境。

自然资源

朱桥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岩盐、矿泉水、泥炭、天然气等,其中岩盐资源特别丰富,岩盐矿石储量为2572亿吨,具有重要的工业开采价值,使该镇的盐化工业前景十分广阔。到2005年,朱桥生产的卤水,已成为周边省市县盐化工业的必需原料,盐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蕴育着无限的商机。

饮食文化

朱桥镇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30年代,烩制甲鱼就是朱桥镇的名菜。朱桥甲鱼的烩制方法是:甲鱼以甲盖青色为佳,用开水去皮,洗净,剖腹去内脏,入汤锅、拆骨,切成肉块,再下锅油炒,拌以姜葱酱醋,然后取出,加鸡汤,煮沸后用淀粉勾芡,装碗时放入胡椒。此菜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实为筵席之珍品。

目前,在淮安市和淮安区分别有两家朱桥甲鱼馆,打造朱桥甲鱼特色连锁店的品牌。

下辖村

下辖村.

闸南村 五里村 蒋庄村 祁兴村 孙杨村 合兴村 石塘村 周庄村 小闸村 洼圩村 桃园村 新华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4846

男 23278

女 21568

家庭户户数 11392

家庭户总人口(总) 44735

家庭户男 23180

家庭户女 21555

0-14岁(总) 10951

0-14岁男 6239

0-14岁女 4712

15-64岁(总) 30478

15-64岁男 15498

15-64岁女 14980

65岁及以上(总) 3417

65岁及以上男 1541

65岁及以上女 187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403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