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能 |
释义 | 1 明朝将领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怀远(今属安徽)人,袭父位为燕山护卫副千户,负责守卫宫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随燕王北征大漠,骁勇善战。靖难之役时在真定击败耿炳文部,升都指挥佥事﹐又在郑村坝(今北京东)击败李景隆部。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攻克东阿、东平,持三日粮,进军淝水,又于淝水一战大败十多万官军,灵璧(今属安徽)一战,俘平安等十万人,乘胜渡长江,直逼京师(今南京)。成祖即位,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永乐四年卒于军。葬于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 中文名:朱能 别名:士弘(表字)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 出生地:怀远(今属安徽) 出生日期:1370年 逝世日期:1406年 主要成就:真定之战、郑村坝之战、伐安南 爵位:成国公,追封东平王 谥号:武烈 ◎ 人物简介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怀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名将。初袭父职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守卫燕王朱棣宫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从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 建文元年(1399年),与张玉计斩监视燕王的张昺、谢贵,为燕王发动靖难之役立下首功。接着,随燕王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之战中击败耿炳文部,又率敢死士30骑追击,俘获3000余众,升都指挥佥事。在郑村坝(今北京东)之战中,率左军与诸将协力作战,又击败李景隆部。二年,在白沟河(在今河北雄县境)大战中任前锋,击败都督平安部。燕王在东昌(今属山东)被围,他殊死搏战,从重围中将其救出。燕师连失大将,加之水土不服,疾病流行,诸将请休军,他坚决支持燕王继续南进。在灵璧(今属安徽)大战中,率部俘平安以下十万余众,乘胜渡淮水,跨长江,直逼京师(今南京)。朱棣称帝后,朱能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永乐四年佩征夷将军印,征讨安南,卒于军中。 ◎ 史籍记载《明史 · 卷一百四十五 · 列传第三十三》 朱能,字士弘,怀远人。父亮,从太祖渡江,积功至燕山护卫副千户。能嗣职,事成祖籓邸。尝从北征,降元太尉乃儿不花。 燕兵起,与张玉首谋杀张昺、谢贵,夺九门。授指挥同知。帅众拔蓟州,杀马宣,下遵化。从破雄县,战月漾桥,执杨松、潘忠,降其众于鄚州。长驱至真定,大败耿炳文军。独与敢死士三十骑追奔至滹沱河,跃马大呼突南军,军数万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众,降三千余人。成祖以手札劳之,进都指挥佥事。从援永平,走吴高,袭克大宁。还,将左军,破李景隆于郑村坝。从攻广昌、蔚州、大同,战白沟河,为前锋,再败平安军。进攻济南,次铧山。南军乘高而阵,能以奇兵绕其后,袭破之,降万余人。从攻沧州,破东门入,斩首万余级。东昌之战,盛庸、铁铉围成祖数重。张玉战死。事急,能帅周长等殊死斗,翼成祖溃围出。复从战夹河,谭渊死,燕师挫。能至,再战再捷,军复振。与平安战藁城,败之。追奔至真定,略地彰德、定州,破西水寨。将轻骑千人掠衡水,获指挥贾荣。克东阿、东平,尽破汶上诸寨。既而王真战死淝河,燕军屡败。诸将议旋师,能独按剑曰:“汉高十战九败,终有天下。今举事连得胜。小挫辄归,更能北面事人耶!”成祖亦叱诸将曰:“任公等所之!”诸将乃不敢言。遂引兵南,败平安银牌军。都督陈晖来援,又败之。遂拔灵璧军,擒平安等,降十万众。累迁右军都督佥事。进克泗州,渡淮,败盛庸兵。拔盱眙,下扬州,渡江,入金川门。 九月甲申论功,次邱福。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禄二千二百石,与世券。永乐二年兼太子太傅,加禄千石。四年七月诏能佩征夷将军印,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由广西、云南分道讨安南,帝亲送之龙江。十月行次龙州,卒于军。年三十七。 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玉殁后,军中进止悉谘能。能身长八尺。雄毅开豁,居家孝友。位列上公,未尝以富贵骄人。善抚士卒。卒之日,将校皆为流涕。敕葬昌平,追封东平王,谥武烈。洪熙时,配享成祖庙廷。 子勇嗣,以元勋子特见任用。历掌都督府事,留守南京。永乐二十二年从北征。宣宗即位,从平汉庶人,征兀良哈。张辅解兵柄,诏以勇代。勇以南北诸卫所军备边转运,错互非便,请专令南军转运,北军备边。又言:“京军多远戍,非居重驭轻之道。请选精兵十万益之。”又请令公、侯、伯、都督子弟操练。皆报可。正统九年出喜峰口,击朵颜诸部,至富峪川而还,为兵部尚书徐晞所劾。诏不问。寻论功,加太保。 勇赪面虬须,状貌甚伟,勇略不足,而敬礼士大夫。十四年从驾至土木,迎战鹞儿岭,中伏死,所帅五万骑皆没。于谦等追论勇罪,夺封。景泰元年,勇子仪乞葬祭。帝以勇大将,丧师辱国,致陷乘舆,不许。已,请袭。礼部尚书胡濙主之,又以立东宫恩得嗣,减岁禄至千石。天顺初,追封勇平阴王,谥武愍。仪及子辅皆守备南京。 又三传至希忠,从世宗幸承天,掌行在左府事。至卫辉,行宫夜火,希忠与都督陆炳翼帝出,由是被恩遇,入直西苑。历掌后、右两府,总神机营,提督十二团营及五军营,累加太师,益岁禄七百石。代郊天者三十九,赏赉不可胜纪。卒,追封定襄王,谥恭靖。万历十一年,以给事中余懋学言,追夺王爵。弟希孝亦至都督,加太保。卒,赠太傅,谥忠僖。 希忠五传至曾孙纯臣,崇祯时见倚任。李自成薄京师,帝手刺纯臣总督中外诸军,辅太子。敕未下,城已陷,为贼所杀。 ◎ 成国公世系第一代:朱能,建文四年封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成国公,禄二千二百石,与世券。永乐四年卒于军,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第二代:朱勇,永乐六年袭爵。洪、宣年间,屡领行在军府,累进太保。正统十四年从驾至土木,战死于鹞儿岭。天顺初,追封平阴王,谥武愍。 第三代:朱仪,景泰三年五月丁酉袭爵,天顺七年守备南京,成化二十二年加太子太傅,弘治九年卒。 第四代:朱辅,弘治九年袭爵,十三年守备南京、领中军都督府,正德五年加太子太傅,六年掌前军都督府。嘉靖二年卒,赠太傅,谥恭僖。 第五代:朱麟,嘉靖四年袭爵,月余而卒。 第六代:朱凤,朱麟之弟,嘉靖八年袭爵,九年总神机,十五年卒,赠太保,谥荣康。 第七代:朱希忠,嘉靖十五年袭爵,屡典军务,累进太师。隆庆五年领后军都督府。万历元年卒,追封定襄王,谥恭靖。十一年追夺王爵。 第八代:朱时泰,万历二年袭爵,同年卒。 第九代:朱应桢,万历八年袭爵,十四年自杀。 第十代:朱鼎臣,万历二十八年袭爵,明年卒。无子,叔应槐嗣爵。 第十一代:朱应槐,朱鼎臣之叔,万历二十九年袭爵,领左军都督府,三十八年卒。 第十二代:朱纯臣,万历三十九年袭爵,崇祯三年加太傅,九年总京营,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薄京师,帝手敕纯臣总督中外诸军,辅太子。敕未下,城已陷,为贼所杀。 ◎ 相关文章《朱能地下犹护主》 在怀柔北宅村北泽山将军顶下有一片明代陵墓遗迹,石人石马散落在田间地头或农家墙、院内,当地人称之为“小十三陵”,理由是北泽山与昌平十三陵属于一个山系,十三陵是龙头,北泽山是龙尾,而且这里恰恰埋葬着13位武将。论气派,显然没有十三陵宏大排场。但此处三面群山环抱,就像一堵天然的围墙,一面平地开阔平坦,山上的流水从北向南而流,将平地整个环抱起来,与明代福建派的风水选址观点完全吻合。是谁有此眼光,而且有资格与朱家皇帝埋在一条山下呢?查阅史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成国公朱能一家。 朱能的父亲朱亮,安徽凤阳府怀远县乐河乡人,也算是朱元璋的老乡。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亮组织义兵保卫乡里,后率部整体投入朱元璋起义军。明朝建立后不久被调往北平,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主要负责保卫当时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能(1370-1406年),字士弘,朱亮长子,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继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曾经参与朱棣主持的北伐,活捉了元朝太尉朵儿不花。 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大肆屠杀元勋功臣,国初名将杀戮殆尽;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万人。边塞诸王因有防御元朝残余侵扰的重任,护卫甲士尤多。其中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10万。燕王曾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所以倍受重视,有权“节制沿边士马”,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需可以自断军中小事,大事才向朝廷报告。但朱元璋低估了诸位“孝子”的政治野心,致使藩王势力日渐膨胀,呈尾大不掉之势。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没有从其他儿子中另外选择一个继承人,而是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专权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下令取消亲王节制文武将吏的权力。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 燕王朱棣早就对朱元璋不立自己为继承人不满(朱标死时,二子、三子已死,四子朱棣是事实上的长子),于是密谋反叛。朱能是他的三个主要助手之一,另外二个是谋士姚广孝和大将张玉。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在朱能等人的协助下,诱杀了中央派来监视自己的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迅速占领北平九门,起兵叛乱。朱能因功晋升指挥同知。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后,朱能首先领兵攻占北平以东的蓟州,进而攻占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与此同时,其他部队也先后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等地,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朝廷已经没有大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30万伐燕。八月,南军进至河北滹沱河地区。朱棣军在中秋之夜发动突然袭击,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朱能在此战中率先攻破雄县东门,并追击到月漾桥,活捉南军大将都督杨松、潘忠等,继而一鼓作气追赶南军到莫州,斩获无算。当时耿炳文大军尚有数万,而且已经于滹沱河北岸摆开阵势,明显是敌众我寡。朱能见南军连败,士气低落,于是冒险率领30多个敢死军士,跃马疾呼,冲入敌阵,南军气馁,纷纷后退,自相践踏,损失惨重。三千多南军缴械投降。耿炳文无奈,只好率残部退守真定城内,闭门不出。 建文皇帝得到耿炳文战败的消息后,召其回京,改任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的后人,但自幼娇生惯养,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真本领。九月,李景隆进至德州,收集溃散兵卒,调集各路军队,号称50万,进抵河间府。此时江阴侯吴高奉建文皇帝命令,率兵从辽东南下进攻永平。朱棣为争取战略上的优势,不理睬李景隆,而是亲率大军回援,朱能跟随前往,赶走吴高,杀获很多。随后,朱棣又兵指大宁,控制了宁王朱权,把宁王手下精锐的朵颜三卫军士收归己有。 李景隆听说朱棣主力离开北平,于是率兵过卢沟桥,抵北平城下。朱棣长子朱高炽在姚广孝的帮助下,拼死守卫。李景隆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都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经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迟迟不至。李景隆贪功,命令瞿能停止前进,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乘机休整,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再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十一月,朱棣带兵回师至北平郊外,在郑村与李景隆军遭遇,朱能大败南军。又进攻南军大营,再获胜利。北平城中军队也乘机出击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 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了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朱棣命令张玉、朱能等率军十余万迎战,首先占据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三日后南军才赶到。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朱能作为前锋,首先击败南军都指挥平安部。次日,朱能又率领左哨军,连续冲破南军营栅,并跟踪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南军在平安的率领下于济南城外的铧山居高临下摆开阵势。朱能派奇兵绕道南军背后,突然袭击,取得胜利,收降万余人。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才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遂回撤北平。 建文二年(1400年)九月,建文帝改用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打败,大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朱能率小股部队殊死迎战,保护朱棣冲出重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由于建文皇帝不愿意承担杀死叔父的罪名,致使南军不敢致朱棣于死地,朱棣才得以逃跑,朱能也因此立下救主大功,晋升都指挥同知。 东昌大战后,朱能又于建文三年(1401年)跟随朱棣参加了夹河战役。此战中,燕军大将谭渊战死,先败了一阵,朱能领兵赶到,获胜,军威复振。朱能进而又在藁城三次击败南军,追杀到真定,进而攻占彰德、定州。又袭破西水寨,打败驻守衡水的南军。活捉指挥贾荣。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朱能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攻克东阿、东平,尽破汶上诸寨,进至淝河。朱能在淝河设伏兵,大败十余万南军。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燕军夺得的城池虽多,但往往得而复失,不能巩固。此战失利后,燕军士气低落,很多将领建议撤军。朱能劝阻朱棣说:“兵家胜败是常事,怎能因为一时的小挫折就气馁呢?当年刘邦屡战屡败,项羽屡战屡胜,可最终的胜利者是刘邦。殿下您举兵以来获胜很多,此次失败不足多虑。还是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能整兵前进,怎么可能撤回继续作臣子呢?”朱棣同意,整兵进攻灵璧。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道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此战中,南军合兵60万依潼山而阵。朱能率李远等从四面展开合击,大败南将平安的银牌军。南军都督陈晖来援救,再遭败绩。南军投降者达十余万众,陈晖等南军将领30多人被俘。 此时,朱棣已经获悉南京城空虚的情报,于是决定不再和南军主力纠缠,而是从南军防守薄弱的泗州为突破口,渡过淮河,攻克盱眙,下扬州,自瓜洲强渡长江,直取南京。六月十三日进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靖难诸将中,张玉和朱能最为重要。张玉在东昌战死,朱能成为第一功臣。论功封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永乐二年(1404年),兼太子太傅。 安南国黎苍在明初夺取了国王陈氏的王位,并于永乐元年(1403年)骗取了朱棣的册封。后来陈氏子孙到明朝鸣冤,朱棣派人前去核查并送陈氏后人回国继承王位,不料被黎苍伏兵所杀。朱棣大怒,决定出兵讨伐。 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朱能被任命为总兵,征夷大将军,率兵80万讨伐安南。大军进至广西龙州,朱能因病于十月初二日去世,年仅37岁。朱棣听说后非常痛苦,下令停止上朝五天,表示哀悼,并亲自撰写了祭文。下令葬于昌平州北泽山(今属怀柔)。后来又追封为东平郡王,谥武烈,并赠上三代均为王爵。仁宗继位,下令将朱能作为配祭人,立牌位于成祖的太庙中,享受后人的祭祀。 北泽山地处龙尾,朱能陵墓与成祖的长陵大约同时修建,暗含有在地下继续为朱家天下守卫的含义。 成国公的爵位可以世袭。在世袭的子孙当中,最出名的是朱勇。 朱勇(1391-1449年),字惟真,永乐五年(1407年)袭成国公。后掌都督府事,留守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跟随朱棣北征蒙古。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叛乱,朱勇跟随宣宗出兵讨伐。大军出城后,朱勇建议兵贵神速,应全速前进。宣宗采纳,大军直抵叛军盘踞的青州城下。朱高煦慑于威势,出城投降。宣德三年(1428年),朱勇进封太子太保,主管明朝的中央军——京营。以后宣宗每次到边境巡视,朱勇都跟随前往。 1435年,英宗即位。次年正统元年,命朱勇主持经筵——皇帝定期学习古代治国方略的一种形式。正统九年(1444年),朱勇统兵出喜峰口北进,在富峪川、热水川两次击败蒙古军队,进封太保。 英宗时期,明朝的军事实力下降很多,军政腐败日渐严重。相反,北方的蒙古瓦剌部却日渐强大起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农历七月,瓦剌部在大汗也先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大举进犯。也先亲自率领瓦剌主力部队向大同一带进军,企图首先攻占大同,然后进逼北京。驻守大同的明朝军队拼死抵抗,但连战连败,消息传到北京后,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决定效仿祖先,御驾亲征。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带领文武大臣,贸然起用50万大军亲征,从北京、宣府浩浩荡荡向大同挺进。八月,朱祁镇来到大同。王振本来以为只要显示一下兵威,瓦剌就会退走。等亲信郭敬把吃败仗的经过一说,王振吓得丧魂落魄,赶紧劝说英宗率师回京。结果,朱祁镇和50万明军只在大同停留了3天,没与瓦剌军队交火一次就离开了大同。 王振是蔚州人,想让大军绕经蔚州,从紫荆关回北京,顺便邀请皇帝光临他的家乡,抖抖自己的威风。明军大队人马进入蔚州境内后,王振又一考虑,这么多兵马来到他的家乡,必然会糟踏他的家园,破费他一大笔财产。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让朱祁镇从来时的宣府旧路撤退。朱祁镇听任他的摆布,绕道再返回旧路,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给瓦剌军队造成追击的好机会。朱祁镇带领明军回到宣府旧路后,果然被瓦剌军队赶上。明军慌忙应战,结果一触即溃。朱勇和永顺伯薛绶提兵四万前去救援。与瓦剌军队相遇于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监军刘僧不了解地形,在大军阵势没有摆开之前就贸然率部突入隘口。朱勇担心刘僧出事,挥兵跟进,结果中了瓦剌军事先设下的埋伏,大败,朱勇战死。 八月十三日,朱祁镇带领明军败退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西)。瓦剌骑兵突然从四面冲击过来,明军溃不成军,互相拥挤践踏,死伤数十万人,尸体横堆,惨不忍睹。随军大臣、武将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等五十多人战死身亡。作恶多端的宦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昏愚荒淫的朱祁镇被瓦剌军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后,于谦等人认为朱勇损兵折将,有罪于国,建议削夺爵位。直到1457年,朱祁镇复辟,这才追封朱勇为平阴王。 朱勇以后,朱仪、朱辅、朱希忠等先后袭爵并主持中央军务,至明末朱纯臣,一共传袭了13代,均葬于北泽山下。朱氏陵园建国初期保存尚好,“文革”中石人石马等建筑被炸毁殆尽,只剩下一些残余扔在田间地头。当地的阮氏家族据称世代为朱家守墓,或许是朱能当年讨伐安南时的俘虏,可惜没有充足史料可资证明。 2 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朱能,男,1995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大学期间,因读了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而开始喜欢上历史的。在海宁市高级中学任教十二年,现为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三十岁之前,周旋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忙于应付考试;三十岁之后,开始努力追寻历史的真相,在课堂教学中为思想启蒙而呐喊。 3 天津大学教授朱能,男,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室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与评价、人体热舒适性研究、房间气流组织、地铁环境控制、室内微量气体的测量与评价等,《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编委。 ◎ 从事研究内容:1, 空调和洁净技术 包括:地源(水源)热泵技术、洁净室测量与评价、空调净化过滤器的研究、洁净室设计等; 2, 建筑采暖系统及建筑能耗分析 包括:供热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分析的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 3, 大气污染控制 包括:燃煤锅炉脱硫脱尘技术、环保设备的开发与研究; 4, 城市微气候的研究 城市热岛现象和产生机理、室外微气候对建筑的影响等 ◎ 技术任职: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社会兼职:中国制冷学会空调与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空调与净化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日本中国民居研究委员会海外委员 《煤气与热力》杂志编委 ◎ 代表性论著:1. 朱能,刘晓铭,刘俊杰.大型飞机维修机库通风速度的探讨.《暖通空调》.No.4,1995.(EI4019375 ). 2. 朱能,王侃红,田喆.空调系统在病态建筑中的特征分析.《暖通空调》.No.2,1999.(EI4736274). 3. 朱能,田喆.冷天花冷却顶板热工性能分析.《制冷学报》.No.2.2000. 4. 朱能,刘珊. 冷却顶板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的热舒适研究. 《制冷学报》. No.2. 2000. 5. 朱能,田喆,王侃红.示踪气体跟踪测量方法在空调通风上的应用.《暖通空调》.No.2,1999. 6. 杜进荣,朱能.神经网络供热系统负荷的预测.《煤气与热力》.No.1.2001. 7. 刘耀浩,朱能.直埋热水氰聚塑保温管的生产及应用.《煤气与热力》.No.1.2001. 8. 朱能等.人工神经网络对空调负荷预测过程的优化研究.《制冷学报》.No.2.2002. 9. 刘俊杰,朱能.关于中国国家标准GB176尘埃粒子计数器试验方法的讨论.Tra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No.2. 2003. 10. Zhu Neng, Liu Junjie. Qestionnaire Research on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China. Tra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No.2. 2003. 11. Zhu Xiujian, Zhu Neng. Questionnaire and Demands of Indoor Air Parameters of Chines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oor Air and Ventilation. Changsha, Hunan, China. 2001(ISTP) 12. Jian Wei, Zhu Neng. Thermal Sensation Difference Analysi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oor Air and Ventilation. Changsha, Hunan, China. 2001(ISTP) 13. Zhu Neng, Zhu Xiujuan. What Chinese Prefer for Indoor Air.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OOR AIR Science and Climate. USA. 2002. 14. Zhu Xiujuan, Zhu Neng. Discussion about Difference of Thermal Comfort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Peopl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EE. 2001. 15. Wang Wei, Zhu Neng.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cer-gas to Measuring Air Exchange Rat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EE. 2001. 16. Wang Wei, Zhu Neng. Study on Air Supply and Return Mode with Air Age Method.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EE. 2001. 17. 王侃红,朱能,马一太等.利用消防水池进行空调蓄冷的实验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会年会论文集.1998. 18. 王伟,朱能等.示踪气体在测量房间换气次数的应用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会年会论文集.2000. 19. 朱能,刘斌.悬索桥内部空气参数的确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会年会论文集.2000. 20. Zhu Neng. What do we feel and what do we do. 25th Symposium on Human Environment System. Japan. 2001. 21. 朱能.健康建筑与病态建筑.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