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美芳 |
释义 | 朱美芳朱美芳,女,汉族,1965年生。东华大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副校长。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合物纤维及纳米复合材料专业教授。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年度)获得者。 简历1989年1月留校任教。 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1999年,破格晋升教授,先后任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 2001-2005年,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校党委常委。 2004年7月兼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九届委员会常委。 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纤维成形理论,功能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生物纤维。在通用聚丙烯纤维材料的细旦化与功能化、热塑性聚合物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结构控制和纤维成形理论、功能纳米结构组装及高聚物纳米纤维静电成形机制等交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先后开设高聚物成型原理、专业英语、化纤工厂设计、纳米材料和科技预见讲座、博士生Seminar等7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2名。研究团队中有青年教师多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 研究成果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22项,申请发明专利26项(已授权6项)。在本领域知名学术刊物Macroml Rapid Comm, Appl Polym Lett, Polymer, Polym Eng Sci.-Part A, Macroml Mater Eng 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0余篇),编撰专著5部(章),30余次应邀做邀请学术报告。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八五"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1项,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社会兼职“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等。曾任国家“863”计划“十五”新材料技术领域“纳米材料”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际著名刊物Macroml. Rapid Comm., Polymer, Macroml. Mater. Eng., J. Solid State Chem, Polym. Eng Sci., J. Appl. Polym. Sci., 和高分子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国内刊物常年审稿人,兼任《大辞海》分科主编,《高分子学报》、《合成纤维》、《功能高分子学报》编委等。 所获成就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桑麻纺织杰出青年学者奖、上海巾帼创新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 多次应邀赴德国、美国、法国、波兰、荷兰、奥地利、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讲座和学术交流。与德国BASF、美国KCC、Performance Fiber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有紧密合作。 2011年1月,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朱美芳女,全国击剑冠军赛重剑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重剑团体亚军,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三八红旗手。1972年3月出生,无锡阳山镇人。1986年毕业于梅村中学。1985年至1988年就训于江苏省少体校。1989年至1998年在江苏省击剑队从事专业训练。1998年退役。1999年就职于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1991至1996年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专科)。1998年至2001年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函授本科)。参加国际、全国体育比赛频频获奖,成绩斐然。其中有:1989年全国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1990年全国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1991年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子重剑个人第一名;1993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1995年第十八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重剑团体亚军;1996年全国击剑冠军赛女子重剑个人第一名;1997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重剑个人第四名,团体冠军;1997年第五届亚洲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个人第三名,团体亚军。主要荣誉有:1990年被无锡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记二等功;1991年获得江苏省“南化杯”十佳新星奖;1993年被江苏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记大功;1993年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授予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93年被共青团江苏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被无锡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记特等功;1997年被江苏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记二等功。 朱美芳(3张) 朱美芳中科院研究生院 教授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1. 半导体光电子和大面积电子学中薄膜材料与物理; 2. 非晶和纳米晶硅中缺陷态分布和电输运性质; 3. 硅基复合膜的室温可见光发射材料与物理。 主要学历及工作业绩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高等半导体物理,非晶固体物理,固体物理等研究生课程。承担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中法、中波国际合作项目等诸多项目。目前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多晶薄膜材料和电池的探索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多晶硅薄膜的低温技术与沉积机理的研究",以及中法先进材料合作项目"微晶硅薄膜中电输运性质"等课题。曾应邀在美、德、法、日、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讲学。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已指导博、硕士生10余名 代表性论文:1 "General theory of 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s in disordered semiconductors" Invited talk at Inter. workshop on "Transport and relaxation of excitation in disordered system", Marburg, Nov. (1996) 2 "Analytical expression for resonant tunneling life-time in symmetry double barrier structures", Phys. Lett. A223, 227 (1996) 3 "Thermally stimulated conductivity in disordered semiconductors at low temperature" Phys. Rev. B55 16226 (1997). 4 "Green/blue light emission and chemical feature from nc-Si embedded in silicon oxide thin films" Appl. Phys. A65, 195 (1997) 5 "The origin of visible photoluminescence from silicon oxide thin films prepared by dual-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 Appl. Phys. 83 5386 (1998) 6 “Microstructures of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s prepared by hot wi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in Solid films 360 205 (2000) 7 "Photoluminescence and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of Eu ions doped SiO2 thin film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B 81/1-3, 179 (2001) 8 "Electr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s by Cat-CVD" Thin Solid films 360 205 (200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