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家仁 |
释义 | 朱家仁(1900-1985) 汉寿人。字君一,其父朱熙曾任第二师师长兼江苏江宁镇守使,陆军中将。1920年,朱家仁从东吴附属高中毕业后赴美就学,192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毕业。先后在美国芝加哥惜士飞机制造厂(后成为休斯公司)、底特律沃阿格西飞机制造厂、堪萨斯美鹰飞机制造厂工作。1928年秋,到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服务,担任上尉技士,后升任少校技正。参与饶国璋先生等设计的仿法国高德隆型教练机之“成功第一号”的研制工作,该机于1929年试飞成功。1930年春,朱家仁提出想制造飞机的愿望,得到陈调元的支持,给予了两万元的经费资助,接着又取得了南京航空署的准许。从此,朱家仁开始研制飞机。1937年春朱家仁的飞机制造完成。取名为“苏州”号。1937年任洛阳担第三飞机修理厂厂长。1939年7月,任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处长。1941年4月,任第一飞机制造厂厂长,驻地在昆明。1944年,国际上直升机刚刚开始发展之时朱家仁开始研制直升机。1945年秋,“蜂鸟式甲型单座直升机”研制成功,这是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机,朱家仁也被称为中国的直升机之父。1948年7月“蜂鸟”乙型直升机研制成功,超过了国际上同类直升机。同年9月,调台湾台中担任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不久,朱家仁研制成功了CJC-3A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绰号“飞行香蕉”,1956年3月9日首飞,其后因“国防部“规定的研究期限已到,停止经费支持,CJC-3的研制工作遂止。同年,朱家仁任空军技术局飞机制造总厂少将厂长。1962年12月31日,朱家仁退役。1965年8月,朱家仁自费赴美国考察航空工业,回到台湾后在台中制出了气垫机一架。1980年,朱家仁迁居美国。1985年7月11日。朱家仁在美国逝世。 朱家仁朱家仁,系海南省澄迈县人,1932年1月出生于金江镇大坡村。1944年秋,经澄迈县中区区委委员符忠林同志介绍参加“抗日青年救国会”,被地下党组织任命为该会副会长兼宣传委员。1944年秋至1944年秋,1944年秋至1950年夏,分别就读于金江小学和汇文中学。1950年夏,考入学习团学习。结业后,历任剿匪工作队副队长,征粮工作队组长,“八字运动”(即: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工作队长,琼海县土改工作队长,复查工作队长,办社工作组长,中共海南区直属机关党委宣传干事,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处秘书、州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宣传科科长、州师范学校校长、州委机关报《五指山报》总编辑,中共东方县委宣传部长,州委农村部经管科科长、州合作干校校长、州向阳“五.七干校”连长、州革委会报道组长、州革委会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州学习班主任、州委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中共琼中县委常委兼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崖县县委第一副书记、书记,中共三亚市委首任市委书记,中共海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南省石油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