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尔与吉姆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片名 朱尔与吉姆 原片名 Jules et Jim 更多中文片名 祖与占 夏日之恋 更多外文片名 Jules and Jim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Argentina:105 min / France:105 min 国家/地区 法国 对白语言 法语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Argentina:Atp Australia:M Finland:K-16 Sweden:15 UK:PG France:U Sweden:7 West Germany:12 Portugal:17 Hong Kong:IIA Portugal:12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Les Films du Carrosse MCMLXII 拍摄日期 1961年4月10日 - 1961年6月28日 演职员表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编剧 昂利-皮埃尔·罗歇 Henri-Pierre Roché .....(novel)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adaptation and dialogue) 让·格鲁沃尔 Jean Gruault .....(adaptation and dialogue) 演员 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Catherine 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Jules (as Oscar Werner) 亨利·赛尔 Henri Serre .....Jim 米歇尔·索博 Michel Subor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Vanna Urbino .....Gilberte Boris Bassiak .....Albert (as Bassiak) Anny Nelsen .....Lucie 萨拜因·豪德平 Sabine Haudepin .....Sabine, la petite 玛丽·杜布瓦 Marie Dubois .....Thérèse Danielle Bassiak .....Albert's companion (uncredited) Elen Bober .....Mathilde (uncredited) Pierre Fabre .....Drunkard in cafe (uncredited) Dominique Lacarrière .....One of the women (uncredited) Bernard Largemain .....Merlin (uncredited) Kate Noelle .....Birgitta (uncredited) Jean-Louis Richard .....Customer in cafe (uncredited) Michel Varesano .....Customer in cafe (uncredited) Christiane Wagner .....Helga (uncredited) 制作人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cois Truffaut .....producer (uncredited) Marcel Berbert .....executive producer (uncredited) 制作发行摄影机 Chevereau Cameras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Les Films du Carrosse [法国] 发行公司 Cinédis [法国] ..... (1962) (France) (theatrical) MK2 Diffusion [法国] ..... (2007) (France) (all media) MK2 Éditions [法国] ..... (2001) (France) (DVD) (special edition) Alpha Filmes Ltda. [巴西] ..... (Brazil) (VHS) Altomedia. Co. Ltd. [韩国] ..... (Korea) (DVD) BIM Distribuzione [意大利] ..... (1962) (Italy) (theatrical) Ciné Vog Films [比利时] ..... (Belgium)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德国] ..... (1985) (West Germany) (theatrical) (re-release) Concorde Home Entertainment [德国] ..... (2004) (Germany) (DVD) Fox Lorber [美国] ..... (USA) (DVD) Janus Films [美国] ..... (1962) (USA) (subtitled)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德国] ..... (1996) (Germany) (VHS) Slovenska Kinoteka [斯洛文尼亚] ..... (2004) (Slovenia) (theatrical) Sunar Film [土耳其] ..... (Turkey) 标准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国] ..... (2005) (USA) (DVD) 其它公司 Les Films de la Pléiade [法国] ..... archive footage source (as Les Films de la Pleïade) Éditions Gallimard [法国] ..... book publisher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1962年1月23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2年2月23日 美国 USA 1962年4月25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瑞典 Sweden 1962年11月14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5年8月1日 ..... (re-release) 葡萄牙 Portugal 1990年7月27日 ..... (re-release) 丹麦 Denmark 1998年10月9日 ..... (re-release) 葡萄牙 Portugal 2000年2月11日 ..... (Lisbon) (re-release) 法国 France 2000年6月28日 ..... (re-release) 以色列 Israel 2001年3月29日 ..... (re-release) 波兰 Poland 2001年10月5日 ..... (Warsaw Film Festival) 意大利 Italy 2002年5月31日 ..... (re-release)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3年3月6日 ..... (re-release) 瑞典 Sweden 2003年7月11日 ..... (re-release) 剧情介绍本片改编自昂利-皮埃尔`洛齐的自传体同名小说。1912年,异乡客朱尔(奥斯卡·华纳)在巴黎认识了法国青年吉姆(昂利·西尔),两人迅速成为好友。他们秉烛夜谈,分享和翻译对方的诗作,还有对女性的品味。二人不约而同地被一具女性雕像的笑容深深吸引。这时候凯瑟琳(让娜·莫罗)出现,以同样笑容掀动了朱尔与吉姆的心扉。朱尔向她展开了追求,并对吉姆说:“这个不行,好吗?”在凯瑟琳的建议下,三人一起往乡间度假。吉姆为了遵守对朱尔的诺言,虽然对凯瑟琳无限欣赏,也都埋在心里。未几,凯瑟琳接受了朱尔的求婚。 一战爆发。朱尔与吉姆要为各自的国家作战。大家都害怕在战场上相遇,杀死对方。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两人又再重逢。吉姆当了记者。朱尔请了他到德国乡间居住。他与凯瑟琳已结婚,并生了个可爱的女儿。但不久吉姆便发现他们夫妻的关系并不美满。朱尔告诉他凯瑟琳要离开他:以追求爱与自由为己任的她在婚前婚后都有其他的男朋友。但只要她不离开,朱尔说,他愿意牺牲一切。一晚,凯瑟琳拉了吉姆往林中谈了一整夜,吉姆终于明白了她的想法。 凯瑟琳向朱尔提议让吉姆留下来。朱尔同意了。白天,三人形影不离。晚上,凯瑟琳在吉姆的房间里睡。村里的人都对他们投以奇怪的目光,但对他们来说,那却是他们的天堂之日。凯瑟琳甚至想给吉姆怀一个孩子。但好景不常,当那名想像中的孩子怎样也没有出现时,凯瑟琳很快便变得不耐烦,并故态复萌。吉姆回到巴黎,重新投入一直都在等他的女友娇蓓的怀里。凯瑟琳表现得不安而烦躁,当吉姆最后返回乡间时,她竟拿了一根枪出来,要把吉姆留下,吉姆落荒而逃…… 时间不经不觉地过去。朱尔与吉姆又在巴黎重逢,一见如故。凯瑟琳好像变得驯服了,但一次外游,学会了开车的她把吉姆叫到车上:“吉姆先生,我有话要跟你说!”她用与吉姆初见面时的语调说。吉姆坐上车,凯瑟琳向远处的朱尔说:“朱尔,看着我们!”然后把车直驶进湖里。 相关评论一句话评论 《朱尔与吉姆》是那些杰出的电影之一,它知道观众思考的速度有多快,也明白感情包含着它自身的解释。 ——芝加哥太阳时报 一部相当令人惊异的电影,特吕弗构思出电影的碎片,它是如此诱人,令人愉悦。 ——Movie Reviews UK 幕后制作原著作者是75岁高龄的法国作家,此为其处女作,将一段三角恋情提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本片是特吕弗作品中最具新浪潮风格又最细腻动人的一部,被许多影评人推举为他的毕生最佳。整部电影弥漫着一股舞动青春却又无可奈何的悲凉绝望气息。在表现形式方面,本片的处理深具神采,前半段的气氛轻快欢乐,特吕弗借助闪回、跳切、定格等手段,匠心独具;后半段气氛急转直下,变得沉重抑郁,表明爱情理想的逐渐幻灭。对婚姻制度的质疑和自由爱情理想的追求,是特吕弗在他许多影片中一直强调的母题。本片对三角关系的精彩描述和刻画,成为世界影史上同类型爱情题材的经典教科书。 关于影片:深褐色的爱情 《朱尔与吉姆》是被许多评论家赞为特吕弗新浪潮风格的巅峰之作的一部影片。影片中凯瑟琳、朱尔和吉姆,两男一女组成特吕弗式经典的三人组,他们高唱爱情的乌托邦,在绿林庄园,读书游戏,谈天说地。这是一部典型的“新浪潮”式的电影,是一部否定传统道德观念的影片,它力图战胜某种禁锢,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以反观某种虚伪,它展示了现实中真实层面里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建筑在“善”与“邪念”的传统观念。这种对现实的把握正体现在特吕弗的宣称中:“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务,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影片对三人之间爱情关系交错变化的描写,呈现出每个个体从同一出发点的不同取向,或者从不同出发点的相同归宿,再或者是交叉分离分离交叉的复杂缠绕的命运状态,特吕弗对这种关系的展示超越了道德判断,甚至超越了导演自身所处的时代,标示着一个克服了人性狭隘的理想境界,同时隐含了对现存男女关系制度质疑的意味,在他镜头中的另类爱情,充满了对爱的幻觉,对爱的真谛的探索,它虽然不是纯净得无瑕,也不是五彩斑斓般诱人,却呈现出褐色的厚重的质感。 巴赞作为特吕弗一生的恩人和精神之父,他的纪实美学理念和电影观在特吕弗的电影中得到了最彻底的坚持和体现,就像血液中不可缺乏的元素,那是一种哲学和与生俱来的气质。那些在银幕上流动的生活片断,凯瑟琳、朱尔和吉姆飞奔在桥上,他们行走在树林里拾捡散落在地上的小东西,自由移动的摄影机,完整空间的展示、日常化的对白,自然的场景,特吕弗在技术方法上对纪实美学的坚持都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内涵。同时,作为“作者电影”的初创者和代表人物,“拍电影,就是写作”这是电影作者们的口号,在《朱尔与吉姆》中我们看到了特吕弗顽皮恣意的笔触,就如同写作般随意,他使用早期的电影才会用的画圈圈、切分画面,他让摄影机像眼睛一样自由滑动,他不惮于在电影里安置一个絮絮叨叨的叙述者,他有时候以解说大段大段复现原著、在电影里追踪文学的语言魅力,他在后一部影片中引用自己前一部影片的内容……特吕弗还电影以最大的自由。 影片的结尾,凯瑟琳载着吉姆冲向断桥,在朱尔的注目中两人坠河而死,她以赴死的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念。那个时候的吉姆已然开始反省他们的年轻时代,反省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伤害到别人,然而凯瑟琳的举动却不肯给吉姆一个动摇的机会,或许她最不能容忍的不是对爱情的背叛,而是对整个生活信念的背叛。这个结尾的画面和当年《四百击》结束的定格画面一样具有震撼性,这两段不可名状充满理想色彩相互纠葛的爱情,以凯瑟琳安详坦然的疯狂举动断然而止,她独自策划了这个事件,也同时剥夺了吉姆申诉的权利,特吕弗拍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好的电影,至少是最理想状态的电影。 关于导演:站在岔路口 1962年,“新浪潮”运动在高涨的热潮中迅速滑向尾声,站在“新浪潮”的末尾,《朱尔与吉姆》是特吕弗一个关键的分岔口。正如影片中的三个人物,凯瑟琳尖锐的坚持、朱尔的温和包容、吉姆向传统回归的倾向,都是一种姿态和选择,其实这些特吕弗都想将之拥入怀中,然而抉择仅此一种。因此,吉姆的最终的转变意味着特吕弗对其他可能性的放弃,也意味着他电影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变。从此之后,他继续拍摄的二十余部作品中吉姆永远的缺席了。 朱尔和吉姆命运最终的分歧似乎成为特吕弗和他曾经如友随后如敌的对手戈达尔之间关系的隐喻。对于“电影是什么”这个命题,戈达尔的答案是:“电影就是每秒二十四画格的真理。”他总是在电影之外寻找电影,在电影的秩序内不断瓦解电影。而相对戈达尔,特吕弗永远是另一面富有意味的对照。他不似戈达尔那样主动向政治投怀送抱,而至死游离于政治之外,这使他的影片虽然不具有戈达尔那种堂吉诃德般的狂热,却是隽永深沉,耐人寻味。他们这种显在的分歧最终导致形同陌路,成为“新浪潮”运动乃至电影史上最具隐喻又令人伤感的一次分离。 特吕弗比新浪潮的任何一个导演都要随和,他糅合好莱坞类型片、希区柯克的悬疑、法国文学传统、流行文化等等元素,自信一切都可以溶解于自己坚定的作者风格之中,“我反对认为《处女泉》和《偷自行车的人》高贵且严肃,而《惊魂记》和《伯爵夫人的耳环》仅是娱乐的说法。所有这四部作品都高贵且严肃,同时它们也都是娱乐”。商业与艺术在特吕弗这里从来不是一对悖论,他消弭了沟壑。特吕弗不晦涩,易读好懂,他是坦率的,一目了然的,他在最具个人性书写意味的影片里注入轻松诙谐的娱乐成分,又在最通俗的类型片里印刻下鲜明的个人标记。这些品质都成为后来的吕克·贝松以及斯皮尔伯格的自觉路向。特吕弗与好莱坞之间成为有趣的互动:特吕弗模仿好莱坞类型片,;斯皮尔伯格对特吕弗的敬慕就像当年特吕弗对希区柯克的敬慕。 或许正是因为特吕弗对经典好莱坞式的单线性、封闭结构的叙事的迷恋,对商业的迎合等等,他的观念层面和技术上的纪实性成为一个悖论,也成为“新浪潮”左派们攻击的目标。这个转变在《朱尔与吉姆》有着明显的表现,特吕弗在这里和吉姆重合了,吉姆的迹象表明他想回到传统的忠贞爱情、温暖的家庭生活了,他开始滑向他最初反对的,开始把立场看得不那么重要,开始考虑那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要求。“没有正确的画面,正确的只有画面。”《朱尔与吉姆》这个特吕弗电影的分岔口,将他的电影年代划为革命时期与远离革命时期。革命性不再,但真诚永存,其中的微妙或许只有特吕弗自己最明白。 精彩花絮 ·本片改编自昂利-皮埃尔·洛齐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洛齐完成这本处女作时已74岁,出版后完全没有引起过任何注意。特吕弗还是影评人时偶然买到小说,惊为天人,并矢志要把它拍成电影。他后来在一篇影评里借题发挥,盛赞了小说两句,有人把影评剪给洛齐看了,老先生立刻写信给特吕弗道谢。一老一少自此互通鸿雁。拍《四百击》时,让娜·莫罗来探班(还客串了一场戏),特吕弗把小说给她看,又把她的照片寄了给老先生看。后者回信,同意她是演凯瑟琳的理想人选。但在影片终于开拍前三天,老先生却不幸辞世,成了特吕弗一生中最大遗憾之一。 精彩对白Jim: We played with life and lost. 吉姆:我们玩弄生命的源泉,却失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therine: Watch us well, Jules! 凯瑟琳:好好的看着我们,朱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therine: You said, "I love you," I said, "Wait." I was going to say, "Take me," you said, "Go away." 凯瑟琳:你说,“我爱你”,我说,“留下来。”我差点就说,“带我走”,你却说,“走开。” 获奖记录法国“新浪潮”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下》)经典代表作 获1962年Mar del Plata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获1963年Bodil奖最佳欧洲电影奖 同名著作及作者简介基本信息原作名: Jules et Jim 作者: [法] 亨利-皮埃尔·罗什 译者: 夏宇 ISBN: 9787532751396 页数: 257 定价: 25.00元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装帧: 精装 出版年: 2010-8 内容简介一九零七年,巴黎,从中欧来的祖与法国人占开始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 他们的生活里有许多女人,所有的女人都很美丽,他们有时候自己发现,有时候互相赠与:因为他们两个除了使对方高兴以外并不想别的。 经过绿西、杰特薇德、欧娣、玛歌塔之后,出现了凯茨。她们之中最美丽的,也是最暴烈的。 凯茨先是爱祖,嫁给祖,又在爱上别的男人要与祖分手的时候,爱上了占,他们带着祖的祝福互订婚约。 他们经历种种幸福和怀疑、嫉妒和背叛、天堂和地狱。 但是,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 作者简介关于作者 亨利—皮埃尔·罗什(Henri-Pierre Roché,1879-1959), 由于父亲过世的早,所以他是在母亲专制的热情下成长的。 他读的是政治,却对绘画情有独钟,直到他自觉天分不够,才放弃绘画,改为收藏画作。他翻译了一些中国诗,终其一生都是文学、绘画、旅行的业余爱好者。其中,罗什常为人提及的事迹,是将毕加索介绍给美国人认识。 一九五三年,罗什以七十四岁的高龄发表了第一本小说《祖与占》,这在文学史上十分罕见。 法国导演特吕弗十分欣赏罗什精湛、简洁的文笔,两人约定共同完成《祖与占》的电影剧本。 一九六一年,在特吕弗完成《祖与占》的拍摄时,罗什已在一年前过世。 关于译者 夏宇,诗人,已有四本诗集。 音乐创作。 翻译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