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中之 |
释义 | 伦理学 周中之教授 1952年3月出生;1978年-1982年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学习;1982年起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1989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硕士学位;1996年任教授;2006年任博士生导师。 一、工作与学术简况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伦理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009)、中国普通高校两课“百佳”教师(1997)和上海高校优秀政治理论课教师(1996)。主要研究方向为:1、经济伦理学;2、思想道德教育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表《当代中国消费的伦理评价和经济评价》、《社会转型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诚信建设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突破》等论文100余篇。论点曾多次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汇报》等转载。出版著述《道德理想与现时代》、《经济伦理学》、《走向21世纪的人格》等10余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规范体系的研究》、国家教委项目《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与现时代》、《学分制与高校德育改革》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等20余项。2000年、2004年、2008年曾三次出席国际经济伦理代表大会(ISBEE),其中入选的论文《当代中国消费的伦理评价和经济评价》被刊登于英国剑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杂志《欧洲经济伦理评论》。1998年、2000年、2002年论文曾三次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奖。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伦理学》和上海市九五重点教材《经济伦理学》。曾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奖。 二、2002年以来的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1、《经济伦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消费伦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论文 1、《现代消费伦理视野中的节约观》,《消费经济》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 2、《现代消费伦理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上海市社会科学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3、《诚信的道德价值》,《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3年第4期 4、《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观》,《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 5、《诚信建设与当代中国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文汇报》2004年4月13日 6、《道教伦理思想在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2期 7、《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10期 8、《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初探》,《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期 9、《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10、《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2、“Ethical Concepts of Consump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Developing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教材 1、《伦理学》(国家十五规划级教材),人民出版社2004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