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真国 |
释义 | 周真国,男,汉族,贵州清镇市人,1972年9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任云南省某部政治处保卫股副营职干事。他1992年底担任帐篷小学校长以来,先后荣获各级各类表彰40余次。2000年4月被评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1年荣获“民族团结进步奖”。 他到帐篷小学之前,当地村民都不愿让小孩读书,他就挨家挨户做工作,两年后,学校学生由原来的21人增加到115人。1995年11月,乡亲们得知他要退伍的消息后,用按满红手印的请愿书要求部队把他留下。这段感人的故事,被各大媒体以《九十九个红手印,留住一个兵》等为题争相报道。他1992年底担任“帐篷小学”校长以来,先后荣获各级各类表彰40余次。1997年,他被成都军区评为优秀班长,并荣立一等功,1998年荣获联国开发计划署“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1999年,他被总政评为“优秀士兵”,同年7月,被选为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会委员,2000年4月,被评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同年8月,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奖”,2001年,荣获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联合会“民族团结进步奖”,进京领奖,先后两次受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的事迹在各大媒体上报道后,还先后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他到帐篷小学之前,当地村民都不愿让小孩读书,他上任后就挨家挨户地做工作,通过他的努力,两年后,学校学生由原来的21人增加到115人,入学率从原来的35%增加到100%,94年以来,教学质量在县统测中一直名列前茅。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义务为驻地承办夜校扫盲班和科技培训班,10多年来共扫除青壮年文盲460人,培养了200多名种植、养殖能手,发动群众植树造林80余亩,为20多家特困户捐款2万多元。 1995年11月,乡亲们得知他要退伍的消息后,用按满密密麻麻红手印的请愿书,要求部队把他留下来。这段感人的故事,被各大媒体用“九十九个红手印,留住一个兵”等文章争相报道。1996年9月,他回家举行婚礼,但因学校工作忙,婚后第三天就返回了学校。1997年4月,他妻子要生小孩。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他动员妻子临产时才去医院,结果小孩早产了十多天,情急之下,他只好凭着军人的胆识,笨手笨脚地给妻子接了生。 周真国教出去的一个学生叫王和强,父亲早逝,母亲、大哥、二哥和自己先后触雷伤残,家里清贫如洗。在周真国和连队战友们的关心帮助下,他一路辛苦,省吃俭用,读完初中、高中,2006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被云南民族大学录取。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本该值得庆贺和高兴的事情,反而成了一家人的悲伤和无奈。周真国得知情况后,他把情况反映到《七都晚刊》和互联网上,尔后带着王和强四处求援。通过二十多天的劳苦奔波,王和强上学的费用得到了文山州残联、团州委等十几个党政机关和社会好心人的关心支持。8月21日凌晨,周真国送王和强去上学时,王和强的母亲泪流满面地说:“周校长,和强能上大学,是你救了他,我们一家人都残疾,让你处处操心,我要怎样感谢你啊!”周真国亲切地对老人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感谢那些好领导,感谢那些好心人!” 十九年过去了,帐篷小学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当地村民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和教师们荣获各级各类表彰140余次,先后培养出460多名小学毕业生,他的学生有的在读大学,有的当了警察、教师、军人,有的成了致富能手和老板。十几年来,他先后资助贫困孩子上学,为村民们购买树苗子种,花去两万多元,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认为这很值。这些年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他却无怨无悔。回顾这些年的实践,他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按照“三个代表”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打心底里热爱部队,热爱边疆人民,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1996年8月被云南省委和云南省军区评为“拥政爱民模范”; 1997年7月被云南省委和云南省军区评为“双拥模范个人”; 1997年12月荣立“一等功”一次; 1998年2月被云南省双拥办和云南省军区评为“双拥工作模范”; 1999年1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 2000年4月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希望工程奖”; 2000年7月被云南省军区评为扶贫攻坚先进个人; 2000年8月被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2000年12月被云南省评为“云南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8月被国家民委、中国青联、共青团中央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奖”。 周真国和他的“帐篷小学”数天前,笔者从昆明乘车辗转到了郊址城,在崇山峻岭之间,寻找着两顶帐篷,以及住在帐篷里的人———周真国。 1995年11月26日,中午11时左右,一个关于周真国的画面,点燃了笔者心中温煦的火焰: “周校长要退伍了!”这个消息让“帐篷小学”附近的村民们大吃一惊,接着便是一句同样的话:“周校长不能走!” 1995年11月26日,周真国所在连队下午要宣布退伍名单。中午11时左右,通信员报告:有100多名各族群众聚集在连队球场! “周校长不能走!”乡亲们排成一行,一个接一个地把红手印按在早已准备好的请愿信上。这封请愿信,他们一定要送到部队领导和县领导手里。 50多名闻讯赶来的学生齐刷刷地跪在球场上。此时,周真国泪流满面。 1996年元月,云南省军区特批周真国转为志愿兵。周真国留了下来。 周真国与帐篷小学结缘是在1992年。那年9月,毕业于贵州安顺师范学校的普通战士周真国担任“帐篷小学”第二任校长。 这所“帐篷小学”是由云南边防部队在1984年老山守土卫国的战火中创立的,当年只有两顶帐蓬、两个年级、21名学生。 当时,村民们普遍信守“读书没用”的观念,周真国挨家挨户地动员,却遭到老乡们的抵制:“儿子是我的,读不读书不关你的事!”毫不泄气的周真国找到芭蕉坪村蒙古族村主任伙辅峥。这个在老乡中颇有威信的豪爽汉子,挥挥手说:“周校长,我们这山沟里的人,只看得见头上碗大的一块天,你让他们看看山外边的人怎么过,他们就会让娃儿们去上学。” 周真国一击掌:说得好!没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是老乡们不愿送孩子上学的主要原因。 “人家是人,我们也是人,为什么我们就要这样过?就是因为没有文化知识,不会找路子致富。” 学校就是这样有了学生。1993年7月,麻栗坡县教育局出题统考,“帐篷小学”平均分为83.2,及格率100%,在全县名列前茅。 学校走上了轨道,然而阻碍孩子们求学的根本问题是贫穷。“帐篷小学”附近的村寨靠石头地生活,人均粮食不足200斤,现金收入不足100元。每年的四五月份,多数人家就已经仓底朝天。 穷困使人滋生了一种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的情绪。周真国开始召集各村主任一起商量脱贫对策。很快,各村的黑板上同时出现了一个通知:“星期六晚上8点,某某等上扫盲课,不去不给化肥票。”就这样,每年扫除20多个青壮年文盲。1996年,芭蕉坪村村民全部脱盲。 采访中,我们发现,从“帐篷小学”毕业的学生都有两本证书:一个是小学毕业证,一个是科技培训结业证。周真国说:“在这样的贫困地区,两个证书一个也不能少,大部分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就因家庭贫困失学了,我要让他们回到农村也能发挥科技小能人的作用。”为此,每届毕业生在毕业考试之后,都要进行为期两周的“6+X”科技培训,教学生学习农业实用技术,让有限的知识尽可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9年的时光,“帐篷小学”已从两个年级的21人发展到6个年级的119人,并纳入了麻栗坡县全日制小学编制。1999年,周真国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优秀士兵”,并出席了全军第九次青年工作会议,受到了江主席的亲切接见。同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特别授予他“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 在育人扶贫的道路上,周真国没有止步。日前,他已经草拟好一份《“帐篷小学”发展报告》,对学校的前景做了具体、可行的设想。 山里的孩子们都说,“帐篷”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