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柏辉章
释义

贵州讲武堂第二期毕业。后跟随周西成累升至旅长,王家烈主政贵州时任25军第2师师长,是逼王家烈下台的高级将领之一。第2师改编为102师后,柏辉章被国民政府委任为第102师中将师长,在当时的几个中将级师长里,可算是资历较深的一个。后曾任该师师长的还有贵州六枝人的陈伟光。

中文名:柏辉章

别名:健儒

国籍:贵州遵义人

人物简介

柏辉章,号健儒,贵州遵义人,第25军第2师,1935年5月在贵州威宁接受中央政府改编为第102师。改编后的建制为两旅四团,共9000余人,首任师长柏辉章。贵州讲武堂第二期毕业。后跟随周西成累升至旅长,王家烈主政贵州时任25军第2师师长,是逼王家烈下台的高级将领之一。第2师改编为102师后,柏辉章被国民政府委任为第102师中将师长,在当时的几个中将级师长里,可算是资历较深的一个。后曾任该师师长的还有贵州六枝人的陈伟光。

人生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师调往淞沪,参加了淞沪会战,将士英勇抗击日寇,部队伤亡惨重。1938年5月,102师又参加了徐州会战。战况同样惨烈,师长柏辉章之胞弟、师部兵站站长柏宪章因运送弹药赴前线时在开封阵亡;304团在苇楼铁路附近与敌发生激战,团长陈蕴瑜阵亡。后国民政府予以表彰,柏宪章追赠上校;陈蕴瑜追赠少将。陈团长阵亡后蒋介石送挽词“忠烈可风”、挽联“裹革痛无尸,一夕苇楼埋碧血;报功原有典,千秋青史表丹心”。李宗仁题词“不以履险而却,不以临危而避,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壮烈牺牲,足以泣鬼神动天地”。冯玉祥题词“成功成仁”。何应钦题词“毅魄英姿”。此后,102师又参加了南昌保卫战、长沙会战等。抗战结束前,该师归入粤军薛岳部,真正结束了其身为黔军的历史。柏辉章被任为赣南师管区司令、江西军管区当参议、第88军副军长等职,未几辞职闲居于上海。1946年通过何应钦的关系被授予国防部中将部员的虚职。1950年1月在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任内率部起义。1952年因镇反丧命。

人物轶事

讲到“柏天顺酱园”笔者插段小故事,给读者助兴。‘柏天顺’是名闻遵义的酱园,远近的老百姓要买酱油、醋,总要到柏家买,柏天顺这个字号是取“天天顺利”之意。柏家原在遵义城外。后来跟人打官司,输了地无法营生,才进城佃了冉家的房子作酱油、醋生意的。酱园的生意虽好,但柏家能花大钱造如此豪华的私邸、却是因为“酱” 门出了虎子“柏辉章”。柏辉章的父亲柏杰生共生七子二女,柏辉章为次子。

1921年柏杰生为避免儿子抽壮丁,把二十岁的柏辉章送往贵阳,进入贵州讲武堂骑兵科。以后、他从班长逐渐升至师长,成为贵州军阀王家烈手下的嫡系。柏辉章个子中等、壮实、口才不错。爬到佩两颗星的中将肩章、当上师长。1930年他弄到一笔“外快”带给长兄柏继陶,言明‘供家中造房用’。

人物评价

柏辉章在外多年,见识颇广。他关照长兄、房子的设计要别出心裁。柏继陶曾在上海读书,见过种种式样的洋房。这一回他又专门去上海参观各种西式洋房。带回各种图纸,请人设计了中西合璧的住宅,人称“柏公馆”。柏公馆建造的颇为考究,宽敞的廻廊、转角楼梯、青砖廊柱、雕花门窗、窗上还装饰着国民党党徽,天花板上的灯、都是从一只鸟或一朵花的雕塑中伸出来。耗费三万多块银元。

这时、子尹路、杨柳街、何家巷一带是军政机关的中枢,来往的人几乎全是穿黄军装的解放军。穿便衣的曹、徐、万三人,请求解释了半天,也只允许在“酱园”的院子里对楼观览一番,三人对楼的建造评头论足,都感到它与总队部的“罗公馆”神似。

天晴了,但辉煌的夕阳已将西下,五彩睻目的晚霞在凤凰山麓的林荫道上淡淡地铺上了一层美丽的轻纱。军营里吹着催军人归队的、单调的号音,变成了傍晚山间的音乐乐章。晚鸦成群的从天际边缓缓归来。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回归各自的中队驻地。

柏辉章将军与102师

说起柏辉章现在几乎无人知道!但说起遵义会议会址,却天下无人不知,遵义城琵琶桥(后改名子尹路、又改称红旗路)东侧87号,1935年1月15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彻底扭转了红军的命运,这地方就是原第102师师长柏辉章的私宅。

柏辉章,贵州讲武学校第二期毕业。早年在黔军任职,跟随周西成累升至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6团团长兼贵州西路清乡司令,1929年任贵州省务川县县长,1932年任第25军2师师长,1934年在滇黔境内参加围剿红军。时王家烈主政贵州,为使军队国家化,柏辉章毅然和何知重103师一起“逼宫”,使王家烈主动让权,结束了贵州的地方割据,为国民政府建立抗战大后方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1935年5月在贵州威宁接受中央政府改编为第102师,柏辉章被国民政府委任为第102师少将师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柏辉章率部出黔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8月下旬,102师奉命开赴江阴布防,直属张发奎第8集团军。10月初改驻虹桥、七宝镇作为预备队机动待命。10月下旬调归胡宗南第17军团序列。此时17军团下辖之第1、 第8两军在蕴藻浜与日军激战数日,伤亡惨重,光团长就阵亡两人。102师的增援对17军团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军团长胡宗南遂命令该师所属的607、612两团分调于第1、第8军 ,并要这两个团强渡苏州河,防守北岸最前沿阵地。师部与609团部署于军团部附近作为预备队。

对于这一命令,对于已势单力薄的102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官兵普遍认为102师被分割瓦解了。但师长柏辉章显出了不可多得的大局观,并且命令外调的两个团要“服从上级指挥,如有动摇军心者军法从事”。他认为要维持102师的完整性只能以实际战绩来说话,这在当时各路军阀以军队作本钱,还真不可同日而语。

当柏辉章得知外调的两个团情绪已“稳定”的汇报后,便命令参谋长杜肇华兼任步兵指挥官,率领外调的两个团入夜后强渡苏州河(此时苏州河北岸已有部分地区为日军占领),归属第1、第8军序列参战。第612团强渡苏州河时较为顺利,而第607团渡河时,却与日军巡逻艇遭遇,双方发生激战,最终以阵亡排长两人、士兵数十的代价换取击沉敌艇两艘的战绩,这是淞沪战场上陆军与日海军战斗较为激烈的一次 。当两团强渡苏州河后,留归师部的609团也遭到日军右翼的侧击。柏辉章立即命令补充团迂回插入敌后,施展包围战术,与日军展开肉搏,终于击退日军,同时也解除了17军团的侧翼威胁。

整训中的102师

首战功成令胡宗南大感意外,他没想到102师能用所剩的两个团顶住日军的侧袭,于是将该师外调的两个团归还其建制,并称赞102师“奋勇克敌,显树战功”,同时决定把102师调归第8军指挥继续作战。 由于日军利用海空优势,且以坦克、炮兵支援步兵攻击,致使我军在白天根本无法作有效防御。于是102师采取白天避战,入夜夺取阵地的方针与敌周旋。102师用这个战术,在近一月的拉锯战中,始终固守原线,使日军未能前进一步 。

1937年11月上旬,日军以三个师团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向南京方向疾进,企图从侧面截断淞沪战场国军后路。第3战区洞悉日军企图后即下达总撤退令,命令所属各部沿京沪国道向西转移至句容阻击日军,拱卫南京。第102师于11月12日开始后撤,抵达无锡后奉命就地布防掩护主力部队后撤。在与追击日军激战一昼夜后又撤至浦口,此时该师只剩官兵约3000人。

不久,南京失陷。

1938年1月,102师抵达陕西宝鸡虢镇整训,正式并入第8军的序列。该师除了变换德国和比利时装备外,还增设了战车防御炮连和迫击炮连、辎重营各一个,扩编原工兵连为工兵营;同时又得到一个贵州籍补充团编入,重新整补后的102师,在装备上比成立之初有很大改善,兵员恢复至7000余人。按当时全国各师的装备来说,102师已经接近于蒋介石的中央军水平。

第102师在陕西宝鸡整训

1938年5月中旬,徐州会战接近尾声,豫东战场吃紧,102师奉命开赴徐州参战。行至夏邑时与日军遭遇,师长柏辉章仰仗全新装备和旺盛的士气等有利条件,立即命令部队向日军主动出击。其中304团在韩道口辅以战防炮,击毁日军坦克五辆,缴获装甲汽车十二辆,生俘驾驶兵二人。

第102师的原定任务是增援徐州友军防御,但此时徐州已被放弃,乃获令就地布防,阻击日军西进开封,掩护徐州友军撤退。第102师得令后即以304团守苇楼、305团(欠一营)守韩道口、306团守李庄、补充团驻砀山作为预备队、师部及师直部队、305团一个营驻砀山城。

5月22日拂晓,第102师砀山守军遭日军第4、6师团分割包围,师部与所属各团失去联系,官兵只能各自为战。其中第304团团长陈蕴瑜阵亡,营连级干部死伤过半,305团与补充团分别在韩道口和砀山以西地区被敌包围,两团几次奋战突围都遭失败,只得各自固守待援。而师部被包围于县城后连日遭受日军炮击,幸得305团的一个营与师直部队据守环城土坎坚守,使日军未能突入城内。仗打到这份上,师长柏辉章一日数电第8军军部呈报战况,军长黄杰却在当晚(25日)发来封“砀山不必守,砀山不可失”的模棱两可的电报,让柏辉章无所适从。撤,电文没明说,将来要是追究责任;守,这点残兵再守下去,也是徒增损失。柏辉章就把副师长以及参谋两人召集商讨,最后认为砀山已被包围,即使硬守也是个全军覆没,而掩护徐州友军撤退的任务也已完成。柏辉章最后审时度势,为了跟随自己多年的袍泽不作无谓的牺牲,以期保留一点第102师的种子,自己甘愿冒军法处置的风险,于是决定于次日(26日)凌晨三时开始突围。

突围时部队沿途带上负伤官兵搜索前进,途中副官主任曹冠英负伤、营长曹文杰阵亡, 师长柏辉章之胞弟柏宪章也因运送弹药赴前线时阵亡。当102师残部撤至一村庄后,才得到军部撤出战场的命令和嘉奖的命令。后304团团长陈蕴瑜被追赠少将、师部兵站站长柏宪章追赠上校、305团营长曹文杰追赠中校。陈团长阵亡后蒋介石送挽词“忠烈可风”、挽联“裹革痛无尸,一夕苇楼埋碧血;报功原有典,千秋青史表丹心”。李宗仁题词“不以履险而却,不以临危而避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壮烈牺牲,足以泣鬼神动天地”。冯玉祥题词“成功成仁”。何应钦题词“毅魄英姿”。

102师撤下战场后沿途收容,只得残兵二千余,被服装备一概损失。数日后接上峰命令,部队开赴漯河休整,从此脱离了第8军序列。

1938年九江沦陷后,日军101、106师团沿南浔线进犯南昌。

9月2日,102师奉调南浔线之德安附近布防,由于该师驻地接近第4军(军部驻德安),乃将该师拨归第4军指挥。第4军原以102师协同90师由大岭头北进迎击日军,战斗打响后,102师发挥山地作战的优势,304、305团向日军强袭,双方伤亡颇重,柏辉章急以306团增援,并亲临前线督战,挽回颓势。此时第4军军长欧震拟改变攻击重点,但柏辉章仍坚持己见,并派遣102师精锐,由柏辉章亲自指挥,绕行至日军赖以为犄角的乌石门左侧高地,并于次日拂晓占领高地,指挥全师猛攻成功。

日军伤亡惨重乃退守万家岭、孤山一带顽抗,并不断增加空中增援,以飞机空投的方式补给战地指挥官。

10月6日,友军第18、74军最先开始夹攻盘踞万家岭之敌,而102师在攻占狮子岩、扁担山、大金山后,也投入到围攻万家岭日军残部的战斗。经四昼夜激战,10月10日终于在攻克万家岭阵地,全歼敌101师团四个联队。这就是彪炳抗战史册的“万家岭大捷”。

10月12日,日军以飞机持续轰炸,304团阵地工事多被摧毁,人员损失惨重。日军步兵也于此时开始反攻击,102师此时将补充团增援到前线,准备坚守万家岭阵地。次日102师阵地与日军全线开战。激战至15日阵线多处被突破。16日,位于102师左右阵地的友军52师、109师开始后撤,102师同时也撤至永丰桥。 10月28日德安失守,30日日军又向武宁、修水进攻。102师奉命布防于修水南岸与日军对峙。

南浔线战事告一段落后,102师调归26军节制,并奉调进贤、景德镇整训。在东乡接受军政部点验人数时,全师严重缺员,乃就近补充赣籍士兵一千五百人。从此,102师已不再是全黔籍官兵组成的部队。

1939年3月24日,日军101、106师团再度进犯南昌,102师奉调南昌外围参战,阻击进犯之敌。第102师最先与日军交战的是304团。306团不久也奉令占领南昌北路要冲——西山万寿宫,在与日军接触不久后却因溃兵慌称“万寿宫失陷”而主动后撤。紧接着102师所属其余两团在遭到增援日军的压力下也相继退至赵家塘村南高地固守,以期阻止日军继续进犯。3月下旬,日军从东、北方突破友军阵地,占领南昌,102师奉令后撤。

4月17日,102师拨归32集团军29军直辖,参加反攻南昌的战斗。22日反攻开始,102师作为预备队后进。

29日,102师奉命以所辖一部协攻沙埠潭及其西北各据点。柏辉章乃以304团主攻西北据点之大王虎山,305团协助友军攻击沙埠潭。战至6月,该师305团因协攻沙埠潭未克而转进新村圩。在与日军激战竟日后损失惨重,该团3营8连除连长与一名号兵幸存外,余皆殉国。后因29军反攻南昌失利,102师奉命撤出战场。

7月初,102师奉调湖南衡阳,作为第9战区总预备队,柏辉章兼任衡耒警备司令,同时对师部进行改组。

1939年9月14日,日军以三个师团、一个骑兵大队、附以坦克、大炮、飞机,共十万余人进犯长沙,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

9月中旬,102师于9月奉调参战,至湘潭布防后日军已开始撤退。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决定将102师正式编入第4军序列,作为前敌追击部队追击败退日军。102 师以305团为左翼、306团附工兵营为右翼开始追击,败退日军。10月6日,两路追击部队追至新墙河南岸后获令就地驻防,此时102师师长柏辉章被升为第4军副军长兼原师长职。

由于102师独自承担新墙河的防卫任务,面对正面防线宽,兵力配置稀薄的弱点,柏辉章不能不心生忧虑。因此,他亲带参谋长深入到连队各阵地察看地形,检查防务,现场推演火力配置。他发现敌人在北岸地势较高,而我阵地地势较低,处处受敌俯瞰不利防守。于是,他一反常态,变被动为主动,干脆以攻为守。

柏辉章命令各团各派出一营,经常轮番袭扰敌人,以敌后游击方式,不断对敌后勤运输进行了破坏。

许世俊304团派陈开本营,多次过河向方山洞、雁岭、指姆山一带守敌袭击;刘威仪305团派陶幼祥营组织敢死队,夜袭麻布大山,炸毁了敌军碉堡,全歼堡内守军;陈希周306团派出张克俭营,沿洞庭湖东岸深入敌后游击;师工兵营杨炯派出破坏队潜入羊楼司、路口铺一带破坏日军铁路运输,先后炸毁了敌火车32列次,又在洞庭湖设置水上障碍,打击了敌人的水上滋扰。各团轮换营队出击,经年不止,这招打得敌人有如惊弓之鸟,固守原地不敢动弹。

柏辉章102师在新墙河驻防长达两年,搞得日军第6师团夜不安枕,食不甘味,防不胜防。

由于日军交通运输线不断遭到我军102师袭击破坏,后勤补给困难,而陷入困守局面。102师因战绩显著。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柏辉章及102师受到了蒋介石和薛岳的表扬和嘉奖。

1941年9月,日军集中四个师团又两个独立旅团约十二万的兵力第二次进攻长沙。而102 师驻守的新墙河阵地为首战要冲。日军先集中炮火对防御新墙河的102师猛烈轰击,并在飞机的掩护下,抢修新墙河上的军桥,使用坦克掩护步兵强渡新墙河,建立桥头堡。柏辉章组织部队连续打退日军数次强渡,并集中该师所有迫击炮封锁河桥通道,使日军攻势稍减。前线三个团在日军连日进攻下奋战抵抗,柏辉章则日夜坐守电话机旁,严令各团不得后退一步。306团在遭受日军骑兵穿插袭击后,伤亡颇重,该团团长陈希周数次以电话向师长柏辉章告急,皆被柏辉章以“采取近战肉搏,你如后退,就提头来见”顶回。

随着战况加剧,柏辉章命令将师部前移,严令各团抵抗,而各团兵力所剩无几,第305团2营更是全营殉国。作为预备队的补充团也因逐次增补前线的三个团而损失殆尽。此时柏辉章以各团所剩兵力各成据点,互相支援的方针,以机动防御方式,采取灵活行动,阻击日军,坚守原来的战线,后终因侧翼友军59师的溃退,战线被日军突破。此次102师遭受日军第40师团天谷直次郎所部主力强袭,经过二十一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最后各营、连所余士兵都形成大小不同的独立据点, 柏辉章持枪上阵督战,与前沿阵地的官兵并肩作战。102师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顽强地又坚持了两天,直到战区长官部向他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柏辉章才带着残部从新墙河阵地上撤了下来,奉命到黄花市集结待命。在撤退途中,102师后勤辎重部队和随军家属惨遭敌机轰炸,又遭敌骑追击虐杀,沿途尸骸枕籍,血流成河。

102师未到目的地,黄花市已被日军进占,第九战区长官部再发命令,指示102师速转浏阳田心镇集结。到了目的地,参谋长熊钦垣集合全师官兵清点人数,撤下来的军官不足百人,士兵只有540人。柏辉章站到队伍前头,强忍悲痛,抹去眼泪,临场发表讲话:“弟兄们,这一仗打到现在,我们102师仅存官兵600余人,牺牲损折九成以上。自抗战以来,在历次战役中,我先期出省的家乡子弟兵几乎伤亡殆尽,军官活下来的也寥寥无几。历次新兵补充,未及训练就匆匆开赴战场,在敌人的优势炮火下,军官不畏死,士兵不惜命,以报国之心浴血奋战,杀身成仁,殉国的官兵弟兄是军人的楷模,是我们的榜样。你们都是好样的是102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榜样。有你们在,我们102师的这杆大旗就倒不了。你们都是久经战场的将士,富有战斗能力和经验,我们要时时刻刻准备再赴疆场,为国效命,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请记住第二次长沙会战,新墙河边有我102师光荣。”

第102师自出黔参加抗战起,原有黔籍官兵九千余人,从淞沪、徐州 、武汉、南昌、第一、二次长沙会战后黔籍官兵多已阵亡,后补充的贵州、湖南、江西新兵皆未获得足够的训练,因而该师的战斗力与出黔时已今非昔比。

1941年12月,102师随第4军从湘北准备参与支援友军抗击日军登陆,并待机接收香港。但部队出发刚至曲江马坝,香港已沦陷敌手,又因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第4军奉命回湘支援。

12月30日第102师抵达湘潭后,受命攻击进抵长沙南郊的日军。柏辉章以步兵指挥官杜肇华率领304团为右路,306团为左路向南郊日军发动进攻。师部与305团则在后跟进。304团在进抵大塘以北地区,306团进抵新开店附近的猴塘塅后,分别与日军发生战斗。战至11月7日,日军全线溃退,102师官兵再次追击日军至新墙河,柏辉章第三次奉命防守该地。

1943年5月,第4军军长欧震调升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论资历、战绩,理应由副军长柏辉章升任,但是因为柏是贵州人,而第4军出自粤军,又是薛岳的嫡系,遂以广东人59师师长张德能升任军长(此人是张发奎的侄子),这种不按常规的人事调整,使柏辉章难以理解并心生不快。张德能为便于指挥所属的几个师,尤其是102师,乃将柏辉章调任赣南师管区司令,仍挂第4军副军长的头衔。柏辉章从此淡出抗日战场。

柏辉章102师自从参加抗战以来,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先是胡宗南、黄杰,后又不幸被薛岳“看中”也算不负平生。在赣南师管区司令任内,柏辉章与专员蒋经国工作关系良好。从公来看柏辉章是司令、蒋经国是副司令;从私来看柏辉章是非嫡系将军、蒋经国是“太子”,但柏坚守底线不巴结、不逢迎,两人从未发生摩擦。长沙失守,第4军作了重大人事解组,柏被调任江西军管区当参议。抗战结束,柏辉章旋被调第88军副军长职,但他无心内战辞不就任,未几,以国防部中将部员的虚职衔,闲居于上海。

1949年国民党大厦将倾,柏辉章回到遵义,被任为黔北绥靖区副司令,同年11月24日在第2绥靖区率部起义。为利用其在旧军队的关系,中共建政初期柏辉章被作为统战对象,调入遵义地区剿匪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到了1952年,已归新政的柏辉章却因“组织‘中国国民党党员反共救国会’”的罪名,于1952年9月14日,镇反中被处决。

身经百战死里逃生,荒唐年代却在劫难逃。笔者与柏家比邻而居十多年,可他的后人向来却于他的身世讳莫如深,好在家父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也就不时还能听到有关他的故事,所以就一直纳闷,既然柏辉章被作为统战对象,怎么还会被镇反呢?后来一个抗战老兵李日升告诉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迷团。那时政府邀他参加政协,柏辉章对于宦海沉浮,早就看破红尘,因而只想逍遥世外。于是,婉拒、推脱辞不受命,不想惹来杀身之祸!

柏辉章先生,军旅一生,为人耿介,天地翻覆之际,尚不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若识时务,人生则当是另一番气象。

逝者如斯,人固一死,不同的是生前身后名。盖棺不易论定,无棺无盖更难。沧海桑田,河东河西。历史早到了要反思的时侯,如果当年舍生妄死,浴血卫国的功臣,没有得到善终,而又得不到承认的话?那么,国家有难,谁来上前!

莫让英雄流血再流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