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槎镇
释义

白槎镇位于永修县西北部,是永修西部历史悠久的中心集镇,316国道穿行而过。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泛槎修河,路过此地而得名。白槎镇位于修河的中上游,毗邻风景优美的柘林湖,全镇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公顷。现辖白槎街一个街道居委会,塘上、福联、向阳、栗山、建新、郭坂、双丰、柳杨、兴隆等九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人口总计13982人。

基地

白槎是全县优质水稻生产重点镇和优质米加工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水磨抛光和真空包装等高科技设备及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春竹牌优质大米远销韩国和东南亚。白槎是重要的茶乡,每年可产中高档茶叶1万斤以上,远销浙江、江苏等地。由镇政府于1992年投资35万元兴建的白槎建材厂,现已成为年可实现利税达15万元的骨干企业。三元杂交良种猪繁育基地,年可产仔猪1000至2000头,出栏商品猪800至1000头,成为全县特色养殖的典范。新上企业龙凤家具厂年销售总额达80万元。建筑公司已发展为四级施工企业。白槎瓷土贮量60万方以上,可开采二、三十年。白槎还是全省优质蔓荆子生产基地之一,蔓荆子、葛根等生产已初具规模。白槎农贸活跃,已建成的白槎农贸市场为赣北乡级大型农贸市场。

资源

白槎镇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阳岭山的贫铁高钒矿,兴隆的瓷土、煤,栗山的石煤、耐火石,郭坂、兴隆的优质花岗岩,以及修河沿线的砂、卵石等。

经济发展

该镇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宜耕宜林,主导产业为粮食、棉花、茶叶等,年产棉花5472担,粮食7546吨;全镇共有“三培两带”、党员科普致富示范服务基地9个,种养大户14户,主要从事果业、养猪等种养项目;流通组织8个,流通大户12户,主要从事大米、果业等产品的加工流通;工业发展较好,现有茶厂、建材厂、矾厂等企业7家,从业人员518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40多家;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104万多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973元。

近年来,该镇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深挖农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农产品加工企业春竹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春竹牌优质大米畅销东南沿海,白槎茶厂的龙井、云雾等中高档茶叶远销江浙等地。1999年投资的三元良种猪场已形成“猪-沼-果”的立体种养模式,年出栏商品猪数百头、仔猪千余头,柑桔、西瓜数万斤,并带动周围几十户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龙井早熟梨基地已有近2300亩的规模,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建立了龙井梨业公司,07年成立了龙井早熟梨专业合作社。建新、郭坂等地创办了水面养鸭、水里养鱼、岸上种树的果-渔-禽一体化综合基地。建新在荒沙上栽种速生杨,面积已达千亩。全镇特色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全镇有9个村实现村组通公路,共有村组公路30多公里,其中水泥路6.5公里,沙石路76.5公里;境内小(二)型水库6座,排灌站14座,排灌渠38.5公里,浇灌面积14000亩;共有中小学7所,学生2104人,教师124人;镇卫生院有病床20张;镇敬老院安置39位老人;有3个村开通有线电视,有9个村开通程控电话,程控电话装机2041户,有线电视入户312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