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敬青 |
释义 | 1969年生,籍贯安徽省蚌埠市。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政党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 学术经历自述:1991年-1994年在安徽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导师:黄德渊教授;1998年-2001年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攻读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金春明教授。2004年10月-12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作访问学者,合作导师:Peter Lösche教授。 学术经历用几句诗来概括:“众里寻他千百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曾从事“文化大革命”史研究,博士论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林彪集团问题再研究》,答辩老师评价:“一个弱女子竟敢挑战一个硬课题。”一番寻寻觅觅,把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定格在本职岗位的需求上。在党史党建学科辛勤耕耘数载,研究内容涉及到党的纲领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制度建设、中外政党比较研究等等,内容广泛,给自己今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海无涯,苦苦追求,但至今尚未达到“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治学境界。 科研情况:出版《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比较论纲》、《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研究》、《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著作多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公开发表文字近100万。主持省级社科基金课题2项、中组部委托课题一项。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中共中央、中组部、中纪委委托的重大课题6项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重点研究领域是:“文化大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纲领章程建设研究、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比较研究、 (一)主持、参加科研课题情况:主持课题:1、2002年-2004年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论 2、2003-2005年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青年课题:执政党纲领章程比较研究 3、主持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上海市委党校政党研究所承担中组部2005年重点调研课题“国外一些政党处理社会矛盾几个问题研究”中的子课题“德国执政党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启示”。 4、2005年-2006年,主持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国际合作课题:“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5、2005年主持上海市委党校战略聚焦课题: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比较研究 6、2005年主持中共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的委托课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重点咨询课题:“学习型机关建设载体设计与操作研究” 7、2005年主持市委宣传部:“当前重大理论专题研究综述”系列课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综述 8、2003年-2004年主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现代上海研究中心课题:《新时期上海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9、2005年-2006年度主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现代上海研究中心课题:“上海市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实证研究” 10、2004年7月主持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组织部课题:社区网格化中社区党委如何成为多跨领导核心 11、主持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国际大都市中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与方式比较研究 参加课题:1、1999-2001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九五课题 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2001年参加国家级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 3、2002-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史 4、2001年参加中纪委委托课题:调研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 5、2002年参加中组部委托课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党建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论 6、2001年参加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课题:《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先进性研究》 7、2004年参加中组部重点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8、2004年参加国家课题: 江泽民领导思想研究 9、2004参加中共中央重大战略课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研究》第十二子课题:《中国和平崛起与中国共产党》课题组 10、2005年初参加上海市咨询委员会委托课题:上海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11、2004-2005年参加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战略聚焦课题:党内民主研究 (二)代表性著作:1、《中外执政党制度建设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中国共产党纲领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合著,完成16万字) 4、《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合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三)近五年代表性论文:1、《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起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2001年2月1日《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18卷第3期2001年摘录。 2、《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的历史演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5月第2期。 3、《解开林彪是否被劫持之谜》,《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2000年7月15日。《中国档案报》2001年3月9日全文转载。 4、周敬青:《德国社会民主党:从“全民党”到“新型政党”》,《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 5、《“三个代表”与党的纲领》,《光明日报》2002年10月26日。 6、《挑战与思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前进还是停止——2002年联邦议会大选以来德国政党的走向》 译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体系的重构》,《探索》2005年第4期。 9、《试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底蕴》 《探索》 2004年第4期。 10、《用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看问题——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评价方法探析》《党政论坛》2002年第2期。 11、《正确把握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相统一中的五大课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年第8期。《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建立社区党委是探索社区党建网格化的新思路》,《上海党史党建》,2004年第9期。 13、《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双向互动》,《党政论坛》,2004年第8期。 14、《传承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跨世纪探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15、《第二届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党史与党建》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16、《领导干部中的“两面人”现象探析》,《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4年第2期转载。 17、《毛泽东对林彪接班人地位的确立和废黜》(上)(中)(下)《党史纵览》(上中下计 18000字)(2003年第11期,2004年第1、2期三期连载)。 18、《“九一三”事件前后怀疑和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潮》,《中国现代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19、《保持先进性要有新观察新创造》,《人民日报》2006年5月25日。 20、《关于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内涵与功效的理论思考》,《党史与党建》2005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全文转载。 (四)代表性学术观点:从中外政党纲领的比较研究这一新视角,对党的纲领建设提出思考性的建议:第一,执政党的纲领建设的原则标准与其阶级基础的巩固。阶级权利是政党权的总资源,政党权是阶级权的集中体现,政党依赖于与特定的阶级。执政党的纲领建设坚持巩固阶级基础的原则标准。第二,执政党的纲领的利益表达、利益整合功能的发挥与其社会基础的夯实。执政党的纲领是多项政策的集合体,要体现主要社会群体的要求,充分发挥纲领的利益表达、利益整合功能。第三,执政党的纲领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党的纲领建设的核心和实质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问题,表现在党与各个方面的关系的处理的实践中,主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纲领建设与党政关系、纲领建设与党群关系、纲领建设与国际关系。第四,执政党不仅是纲领党,还要成为媒体党,网络党。在信息时代政党要善于和媒体进行沟通,甚至党的纲领也要以它们能够按照传媒规律以最佳的方式得到传播支持而加以修饰和增删。第五,出在党的纲领建设中应反映时代性、体现人民性和把握规律性。 教学情况: 曾在党校的主体班次局级领导干部班、中青班、正处班、党外中青班、青干班等及其他多个班次讲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的新定位、中国共产党党章专题辅导、十六大以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等十余门课,能及时地宣讲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追踪反映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观点正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证严谨、语言风趣生动,教学效果受到学员的好评。 主要的教学专题有: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 当前党建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 3、 十六大以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 4、 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 5、 以“八荣八耻”为标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6、 把握基层党建的新思路与新途径,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素养与领导艺术; 7、 《江泽民文选》导读; 8、 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 中外政党比较研究; 10、 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1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曾被上海市东方讲坛、上海图书馆聘为讲师,主讲了《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江泽民文选》导读。主讲《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制作成光盘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习党章的专题辅导讲座。 所获奖励1、主持中组部2005年度重点课题“国外一些政党处理几个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的子课题“德国执政党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启示”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二等奖。 2、2005年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3、2004年《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合著)获上海市第五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 4、2004年论文获全国党校系统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优秀论文奖。 5、2001-2005年连续获上海市委党校科研成果奖。 6、参加中组部2004年度重点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子课题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二等奖。 7、2001年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青年优秀成果评比三等奖。 8、2001年参加中纪委课题,参加撰写的《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调研报告》被评为优秀调研报告。 9、2001年获中共中央研究生院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10、2000年获中共中央研究生院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11、1999年获中共中央研究生院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12、1998-1999年度被评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部优秀研究生。 13、1999年12月获中共中央党校学术论文征文三等奖。 14、2006年在上海市委党校教学课件制作比赛中获三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