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福霖 |
释义 | 周福霖,广东潮阳人,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被誉为中国抗震的权威,现代“张衡”,一生宏愿为抗震。国际减震学会(ASSISi)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和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1993年他设计建成中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建成中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主持设计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 中文名:周福霖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潮阳 出生日期:1939年 职业:抗震专家 主要成就: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成就:1997年出版《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编《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优秀教师广州市模范教师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联合国工发组织隔震技术顾问 简介周福霖(1939. 6.12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人,高中就读于百年名校。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抗震权威。被誉为现代“张衡”:一生宏愿为抗震。1963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民建本科毕业,1983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得到硕士学位。曾任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国际减灾学会(ASSISI)常务理事,国际隔震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和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2010年12月接棒钟南山出任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11年9月当选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学会(ASSISi)主席。2011年10月广州大学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正式启动,周福霖任专家组组长 学术贡献及取得成果为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作出贡献。1993年设计建成中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与传统抗震房屋相比,地震反应降为1/4—1/6,并节省造价。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已在国内推广应用建成数百幢隔震房屋,某些隔震房屋成功经受地震考验。曾先后获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1997年出版专著“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对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作了系统的论述、先后发表论文百多篇,2001年主编"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使中国地震区的设计方法发生变化,从采用单纯抗震的设计变为可采用抗震与隔震减震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曾主持设计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使房屋安全度提高3-4倍,并使楼层数增加和建筑面积增加,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建成中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先后主持完成几十项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的抗震减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为建立中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理论体系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推向工程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主持过中国国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11项。曾担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主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隔震国际学术会议(1994.5)及中-美国际隔震减震控制学术会议(1999.5),并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近年来,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近100篇,曾获得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优秀教师、市模范教师等10多个光荣称号。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周福霖和他团队的努力下,南疆铁路、北京地铁上盖大型小区“通惠家园”、广州新电视塔、广州大学城都成功应用了隔震新技术。这些年来,在周福霖的带领和谋划下,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团队在华南地区异军突起,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中心为此被评为建设部华南地区抗震研究基地,广州市、广东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9月,由广州大学申报的“广东省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科技部、广东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国家重点减震控制结构安全实验室落户广州。领衔人是地震工程学家周福霖院士。周福霖院士主持的汕头市国际隔震示范楼的研究设计与建造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2011年1月13日,周福霖院士获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荣誉称号并获得奖金500万元。 2011年1月14日,周福霖院士主持完成的成果《大型复杂结构隔震减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9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国际减震控制学会(ASSISi)理事会议上,中国结构隔震减震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教授当选为学会新一届主席。 2011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发放通知,公布国家“973计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评审结果,由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组织申报、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重大项目“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立项,资助经费达3400万元,该项目获准近期正式启动。周福霖任项目专家组组长 国内学术任职图(1)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常务理事 (2)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 (4) 全国高等学校土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5) 全国“隔震减震技术专家委员会” 委员 (6)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副理事长 (7) 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 (8)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会 副主任委员 (9) “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会 副主编 (10)“世界地震工程”编委会 副主任委员 (11)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主任 (12)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 (13)广州市科协主席 国际学术团体任职:(1) 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 隔震技术顾问 (2) 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单位成员代表 (3)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 成员 (4) IAEE 世界抗震房屋百科全书编委会 委员(亚洲地区专家代表) (5) 国际隔震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I) 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6)国际减震控制学会(ASSISi)主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