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恩来在重庆
释义

中文名:周恩来在重庆

导演:董亚春

编剧:王朝柱

集数:30

上映时间:2008年3月3日

基本信息

片名:《周恩来在重庆》

类型:电视连续剧

片长:30集

开机时间:2007年,

播出时间:2008年3月3日CCTV-119:55 首播

主创人员

导演:董亚春

编剧:王朝柱

总制片人:傅思张民

责任制片:李长江

责任编审:张志敏

制片人:胡明国马雍

执行制片人:黄金城

总顾问:金冲及

总策划:何事忠

总监制:易飞先 刘舜发 陶长海

出品人:李晓枫朱彤 史大平 明振江

艺术顾问:王兆海郑伯农 何为 李硕儒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周恩来 刘劲

邓颖超 黄薇

蒋介石 马晓伟

宋美龄 于小慧

宋庆龄 韩月乔

毛泽东 唐国强

朱德 王伍福

董必武 吴卫东

叶剑英 周旭奇

郭沫若 乔立生

阳翰笙 高志强

许涤新 张志勤

罗莹 朱婷

张治中 孙维民

白崇禧 刘伯英

汪精卫 陈天陆

叶挺 徐永革

何应钦 徐光明

蒋经国 张页右

职员表

▪ 出品人:李晓枫,朱彤,史大平,明振江

▪ 制作人:傅思,张民,李长江,胡明国,马雍,黄金城

▪ 监制:张志敏,易飞先,刘舜发,陶长海

▪ 导演:董亚春

▪ 编剧:王朝柱

▪ 艺术指导:王兆海,郑伯农, 何为,李硕儒

剧情梗概

本片反映周恩来1938年底至1946年5月在重庆南方局将近9年的战斗生涯。这是周恩来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周恩来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促蒋抗日的谈判,领导南方局、国统区和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军队工作、统战工作及宣传文化教育工作。充分展示了周恩来过人的智慧、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人格魅力。表现了周恩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原则性、坚韧性和灵活性,以及对战友、对青年、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对父母的亲情。

同蒋介石谈判是政治上的较量。蒋介石从被迫接受国共合作抗日开始,就坚持国共合并取消共产党、取消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周恩来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共产党独立、维护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生存、发展和进行抗日的权利。经过几年艰苦持久的谈判、斗争,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解放区得到巩固发展并连成片,人民军队从抗战初期的五万人壮大到五十多万人。

周恩来和延安党中央、毛泽东紧密联系、配合默契,经常是迭电往返或周恩来回延安汇报。针对蒋介石的《中央提示案》,中央连续几天听取周恩来汇报并集体做出决策;应对何应钦、白崇禧“皓电”,毛泽东亲自起草并发出“佳电”;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周恩来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他最能团结人。从张冲、张治中、冯玉祥到黄炎培、张澜、马寅初、梁漱溟、陶行知、郭沫若、阳翰笙、胡风、老舍等等众多民主人士、知名人士以及青年、儿童,都同他交往甚笃,许多人是因为认识了周恩来才了解中国共产党。周恩来为保护这些人士的安全,在香港、桂林、重庆、上海、延安之间辗转转移几百人。苏、英、美等国驻重庆使节和记者以及美国总统特使,都成了周恩来的统战对象。因此,在皖南事变、参政会议、重庆谈判及政治协商会议等关键时刻,他们都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谴责国民党围歼新四军、反对蒋介石搞一党专政,支持中共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周恩来领导情报工作,王昆仑利用特殊身份,及时了解国民党上层动态,鼓动亲美派、太子派、爱国将领反对投降;阎宝航及时获取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胡宗南身边的人准确提供蒋介石闪击战延安的情报。

关爱、友情和亲情。周恩来领导郭沫若、阳翰笙等用歌声、音乐、美术宣传抗日,为他们争取合法阵地,支持他们演出《黄河大合唱》、《屈原》;发动会弹钢琴的罗莹、画家张文、作曲家贺绿汀帮助陶行知筹办育才学校,培养教育革命烈士的后代和孤儿。支持经济学家马寅初的正确主张和抗日爱国行动,马寅初被捕后,周恩来设法营救。叶挺两次离开新四军,周恩来耐心做工作,要求叶挺顾全大局,叶挺重回新四军,使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或另派军长的阴谋未能得逞;皖南事变后叶挺被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有名的囚歌;叶挺出狱后,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得到党中央批准。周恩来帮助胡杏芬到中苏友协工作、帮她查清了她的男朋友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胡杏芬病重,周恩来、邓颖超前往探望,胡杏芬庄重地说: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行吗?我原来的男朋友是中国共产党,你们二位是中国共产党,我就想跟着你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工作十分繁忙,但仍牵挂他的父亲和邓颖超的母亲。在邓颖超的母亲去世时,周恩来亲自抬滑竿,让老人最后看着大有农场安然离去……

1944年9月后,围绕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斗争目标,周恩来同赫尔利、蒋介石多次进行谈判;1945年协助毛泽东进行重庆谈判,起草会谈纪要,双方签字。此时发生了李少石事件,周恩来认真调查、妥善处理,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高风亮节。1946年1月,蒋介石在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名额上做文章,周恩来以聪明才智,团结民主党派巧妙应对。

1946年4月,周恩来即将离开重庆前往南京。在临行前的茶会上,他说:重庆真是一个谈判的城市。差不多十年了,我一直为团结谈商而奔走渝、延之间,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

分集剧情

第1集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者相继攻陷武汉三镇。在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周恩来临危受命,赶回武汉组织南方局,十二月到桂林与蒋介石会谈,严拒蒋提出的取消共产党的主张。之后,周恩来、邓颖超来到了重庆。

十二月三十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公开向日本人投降。

第2集

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一行也由武汉撤到了重庆。胡杏芬在重庆又见到了她崇敬的李知凡太太——邓颖超。罗莹放弃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要求随演剧队去前线抗日。

蒋介石派戴笠亲自指挥行刺汪精卫,同时成立了防共委员会。

由于八路军办事处狭小拥挤,饶国模女士提出在自家农场——红岩修建八路军办事处。

第3集

蒋介石和宋美龄点燃了春节的鞭炮,同时给张冲和戴笠下达了新的任务。

国共间的联系人张冲帮助周恩来借回乡祭祖名义前往皖南解决新四军问题。并陪叶挺重返新四军。

戴笠安排的暗杀行动失败。蒋介石大发雷霆。

第4集

日军三月底攻陷南昌,长沙危急。

蒋介石下令对共产党、八路军严加清理。

周恩来在金华听取了浙江省委书记刘英、曾山的汇报,并指出目前党的工作重心。到桂林后又安排时间与夏衍等文化界人士见面。

回到重庆后,他得知邓颖超已把父母接来同住。

第5集

日军于五月三日、四日对重庆进行了野蛮疯狂大轰炸,全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周恩来到医院慰问伤员,并和郭沫若、洪深、老舍等演剧队成员及陶行知育才学校的孩子们高唱《游击队歌》。

在蒋介石的会议室里,张冲对行政院副院长张群所报的被炸人员数字表示质疑。宋美龄发表演说控诉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第6集

周恩来前去看望马寅初,对他提出征收“临时财产税”非常赞同。

周和邓颖超去病房看望受伤的张文,希望为罗莹和张文主持婚礼后再送张去前线。

蒋介石下令进一步封锁陕甘宁边区并加剧国共双方的摩擦。

在喜庆的锣鼓中,红岩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新楼举行了落成典礼。

周恩来和叶剑英向蒋介石痛斥国民党袭击八路军、新四军的罪行。并决定立即飞返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

在延安,周恩来意外摔伤,邓颖超陪同周恩来去苏联治疗。

第7集

回延安后,毛泽东叮嘱周恩来要防止蒋、汪合流,同时要揭穿蒋介石预谋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蒋介石要蒋经国去迪化和苏联密谈,争取军援并利用苏联遏制日本。

鄂西随枣会战结束,张自忠将军率全体官兵壮烈牺牲。

周恩来坚决反对蒋介石另派新四军军长,希望叶挺仍回新四军,叶表示同意。

六月五日德国突然进攻法国。陈诚报告宜昌失守,蒋介石大惊。

第8集

周恩来就陕甘宁边区划界及八路军缩编的真实目的向国民党一方提出质疑,并把共方的复案提交给国民党。蒋介石命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做好消灭新四军的准备。

胡杏芬辞职在家养病,周恩来和邓颖超带了延安的红枣和小米去看望她。

周恩来到育才学校为罗莹和张文举行了婚礼,婚后,罗莹到江边为参加新四军的张文送行。

第9集

周恩来在阎家老店希望阎宝航利用自己的身份与重庆的欧美诸国使馆联系,给党中央决策提供准确的情报。张冲给周恩来送来国民党的《中央提示案》。周恩来等认为这个提示案事关重大,决定回延安向中央书记处、毛泽东汇报。

周恩来在机场受阻,张冲拿着蒋介石的放行手谕为他解围。

蒋介石任张治中为政治部部长,郭沫若与阳翰笙、田汉等愤然辞职。

第10集

为阻止八路军、新四军会合,蒋介石下达了迅速包围苏北黄桥一线陈毅部的命令。

周恩来建议郭沫若利用蒋让其主持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机会开展我党的文化工作。

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传来,重庆各界热烈庆祝。八路军办事处里也传出了欢快的歌声。周恩来请山城的文化界借百团大战的胜利,再高昂抗日的热情。

第11集

《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在山城引起了轰动,周恩来、郭沫若、王昆仑等前来观看并祝贺演出成功。戴笠的破坏活动未能得逞。

周恩来、邓颖超与胡风、老舍、艾青等文学艺术家同游缙云寺,共表爱国抗日的决心。

蒋命令韩德勤全歼苏北陈毅于黄桥地区。周恩来电告陈毅,黄桥一战一定要打胜!

第12集

黄炎培请周恩来到职教社就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发表演讲。周恩来在现场痛斥国民党特务的破坏行径。

毛主席发来急电,请周转告蒋悬崖勒马。

黄桥战斗打响,陈毅所部取得了胜利。蒋介石大怒,命令制定全歼八路军、新四军的计划。

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胡杏芬的住处,得知她病逝的消息,心情非常沉痛。

何应钦、白崇禧发出皓电,令八路军、新四军限期开到黄河以北。

第13集

为了应对何应钦、白崇禧的皓电,周恩来一方面与重庆各界人士频繁接触,一方面与党中央、毛主席商议对策。由于劳累,周恩来病倒了。

《新华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撰写的致何、白的电文。蒋介石大为恼火。下令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的军饷。

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因病去世,邓颖超在母亲墓前无比悲痛地宣读了誓言。

第14集

蒋介石准备利用日军冬季大扫荡的时机,消灭大江南北的新四军,并要戴笠对马寅初等进步人士下手。周恩来和黄炎培商量营救马寅初的办法。

顾祝同准备抽调精兵强将突袭北移途中的新四军。

在沈钧儒家,周恩来连续几天接受美国女记者斯特朗的采访,斯特朗对采访的内容非常满意。

第15集

宋美龄向蒋讲了英国大使卡尔的立场,蒋介石亲自给顾祝同下指示,围剿新四军,一网打尽,生擒叶、项。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在庆祝《新华日报》创刊三周年大会上,周恩来得知此事后异常震惊。

周恩来与苏联武官崔可夫、英国大使卡尔会面,介绍皖南事变真相,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第16集

蒋介石签发撤销新四军番号、军法审判军长叶挺的通令,张冲异常气愤。

《新华日报》坚拒登载通令,被特务查抄,周恩来与特务发生冲突,张冲赶来相助。

深夜,周恩来悲愤不已,挥毫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 中华民国三十年一月十七日夜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怀孕的罗莹找邓颖超打听张文的下落,邓向罗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

第17集

毛泽东发表了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条办法。蒋介石大为恼火。

黄炎培、沈钧儒、张澜等人准备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制。

美国特使居里使华,调查了解皖南事件真相。周恩来向居里介绍了皖南事件的真相。

为防止国民党当局的迫害,叶剑英等同志返回延安,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也相继撤离。

第18集

居里给蒋介石带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笔信,蒋迫于压力,表示要说服共产党参加参政会。

大戏剧家洪深一家因绝望自杀,被及时抢救,周恩来前去探望,他鼓励洪深等艺术家要振作起来。

周恩来提醒前来调解的黄炎培不要吃蒋介石的嗟来之食。

张冲劝蒋介石,为顾全大局要做出让步。

第19集

张冲欲跪求周恩来出席参政会,被周严词拒绝。并向张冲出示毛泽东的回电:十二条不解决不能出席参政会。

张文历经艰险逃回重庆,向周恩来讲述了皖南事变的经过。张冲听后异常震惊。

《新华日报》增刊上刊登了《中共参政员未出席本届参政会真相》的文章,蒋介石气极败坏。

第20集

罗莹生了个男孩,邓颖超陪张文前去探望,张文给孩子起名为“皖南”,周恩来让阳翰笙尽快转移有被捕危险的艺术家,郭沫若为田汉送行,田汉赠《六骏图》留念。

周恩面见蒋介石,向他提出等四项要求。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蒋介石百般阻挠。

夏天到了,日军对重庆的轰炸又开始了。

第21集

较场口大隧道涌进上万躲避轰炸的群众,造成重大惨案,蒋介石为掩盖真相,对舆论界封锁消息,周恩来指示《新华日报》要调查事件真相,帮助死难者家属渡过难关。

德国突袭苏联,蒋介石认为此事对消灭共产党极为有利。

病中的张冲为当年制造的“伍豪启事”深感内疚,向周恩来表示歉意。张冲英年早逝,周恩来在追悼大会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讲。

第22集

中共南方局借举办庆祝郭沫若五十华诞的活动,弘扬民族精神,盛况空前。中华剧艺社成立,周恩来设家宴招待文艺界名人,希望郭老早日写出话剧《屈原》。

日军偷袭珍珠港,英美对日宣战。蒋介石想用美国人的钱剿灭共产党的军队。

《屈原》在《中央日报》上连载,在山城引起很大反响。周恩观看排练并高度评价《雷电颂》。

第23集

《屈原》在国泰剧院上演,周恩来陪同戴维斯等外国记者前去观看。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周劭纲患病卧床不起,周恩来回红岩陪伴父亲。由于过度劳累休克,周恩来住进医院。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政治顾问戴维斯去医院看望周恩来,周向他转达了中共中央的意见。

周劭纲与世长辞,董必武嘱咐邓颖超暂不要将此噩耗告知病中的周恩来。

第24集

张治中到周劭纲灵堂吊唁,并告知周恩来已接替张冲的工作。

阎宝航得到情报:蒋介石准备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蒋获悉宋子文利用外交之便大量侵吞美援。宋美龄为陈洁如来渝之事赌气出走。

蒋介石告诉周恩来准备在西安与毛泽东会谈。周恩来衡量利弊,阐明主席不能见蒋的理由。

亲善大使威尔基来华,受到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热烈欢迎。

第25集

宋美龄在威尔基安排下赴美访问,在美国掀起了宋美龄旋风。

共产国际宣布解散,周恩来召开南方局会议制订应对措施。

蒋介石为制造国共合作假象,同意周恩来、林彪回延安。

周恩来行前与郭沫若、阳翰笙、老舍等文艺界人士话别。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待命向延安发起进攻,同时设法迟滞周恩来出川。

董必武、朱德分别给蒋介石和胡宗南发抗议电,蒋介石被迫取消进攻延安的计划。

第26集

周恩来回延安后,立即投入到延安整风运动中。

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废除一党专制,成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召开国事会议,改组中央政府。

毛泽东、周恩来与来延安的美国特使赫尔利会谈,并在协定文件上签字。随后周恩来陪赫尔利到重庆和蒋介石会谈,蒋拒绝签字。

周恩来回到重庆与久别的文化界人士宣传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第27集

周恩来坚决反对行政院院长宋子文提出设立行政委员会的主张。接着,周恩来与黄炎培、沈钧儒、马寅初等介绍了国共会谈的经过,呼吁大家用笔杆子提倡科学、民主反对愚昧、独裁。

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28日毛泽东等乘专机到重庆,国共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谈判。

第28集

毛泽东分别拜访了宋庆龄、及民主人士鲜英、张澜先生,拟定了国共两党谈判方案十一项意见,并出席了张澜以民盟名义举行的欢迎宴会。

蒋介石针对中共的方案拟定了《对中共谈判要点》。双方意见十分悬殊。谈判陷入僵局。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林园相遇,毛泽东警告蒋:外国人的话要听,中国人的话更要听。

第29集

国共和谈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谈判。

周恩来告诫蒋介石,只有国共合作,为和平建国创造条件,才能实现蒋所倡导的新生活运动。

毛泽东宴请爱国人士饶国模,感谢她对共产党的支持。

国共双方代表在《双十会谈纪要》上签字。重庆谈判结束。

周恩来、董必武在红岩迎接廖承志出狱归来。

第30集

周恩来从延安飞返重庆,途中遇险,他果断地把自己的降落伞让给叶挺女儿小杨眉。

郭沫若来看望出狱后的叶挺,叶挺送他在狱中写的囚徒之歌。毛泽东亲批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叶挺激动万分。

面对新的形势,周恩来要离开重庆了,在与文艺界话别时,他说: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幕后花絮

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广电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今晚将在CCTV-1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刘劲领衔出演周恩来,唐国强友情客串出演毛泽东、马晓伟饰演蒋介石。

《周恩来在重庆》选取了周恩来从1938年年底赴重庆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至1946年“四八事件”这段峥嵘岁月,通过汪精卫投敌、重庆大轰炸、皖南事变、重庆谈判等大事件,展现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华彩篇章之一。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促蒋抗日的谈判,领导南方局、国统区和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军队工作、统战工作及宣传文化教育工作。在这近8年的时间里,他用他伟大的人格吸引、凝聚、团结了大批的党内外的进步人士,共同抗日。他甚至连敌人阵营内部的人都能够感化、分化出来,充分展示了周恩来过人的智慧、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他独特的一种魅力。

该剧剧本由曾创作过《长征》《开国领袖毛泽东》《延安颂》等剧的著名剧作家王朝柱编写。据他介绍,和以往表现周恩来的电影电视不同,《周恩来在重庆》将重点回归到周恩来这位伟人本身。“以往都是以大背景套人,但这部剧是以人为中心。”王朝柱表示,除了日军轰炸重庆的镜头,剧中基本没有战争场面。

该剧以周恩来在重庆的革命实践为主线,通过汪精卫投敌、重庆大轰炸、第二和第三次反共高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庆大隧道惨案、重庆谈判等一系列大事件的展现,着力展示和刻画了周恩来的光辉形象。

刘劲:对电视剧很有信心

10年来,刘劲曾在电视剧《周恩来在上海》《长征》《延安颂》《西安事变》《井冈山》等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塑造了周恩来同志的形象。说起《周恩来在重庆》这部电视剧,刘劲非常有信心。“很感谢重庆市委这次抓了这么好的一个题材。关于周恩来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在重庆这一段历史无疑是影视作品的空白。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周恩来同志在重庆的革命工作十分突出,我对这部戏很有信心,一定能让周恩来的光辉事迹更淋漓尽致地展现。”

刘劲表示,他心里最高兴的,就是能为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献上这份礼物,而且他看过样片后觉得很满意。“周恩来一生中最闪光时段就发生在上海和重庆。我没有面面俱到地去演绎,观众不会看到多少传统历史剧的大场面,更多的是从周恩来对人对事,以及人格魅力上去刻画,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周恩来和一段重庆真实的历史。”

黄薇:饰演邓颖超的特型演员

 在电视剧《日出东方》众多的艺术形象中,邓颖超的戏份虽然不是很多,但黄薇颇具魅力的人物塑造,为全剧增色不少。提起黄薇,大家并不陌生,现任央视《夕阳红》主持人的她人缘极好,尤其是在中老年朋友中口碑甚佳。做主持人之余,黄薇先后在电影《李知凡太太》、《相伴永远》、电视剧《日出东方》、《长征》等作品中塑造了邓颖超形象。

在谈到结缘于“邓颖超”的起因时,黄薇告诉记者主要是北影王锡忠的推荐。王锡忠是北影著名的化妆师,银幕荧屏上的特型人物多数是由他选定的。1999年担任《李知凡太太》剧组化妆师的王锡忠,是《夕阳红》的忠实观众,因此黄薇才有了这份机遇。通过《李》片成功的人物塑造,黄薇一发不可收。去年《日出东方》筹拍时,邓颖超的饰演者又确定了黄薇。当导演黄进第一次与她联系时,听说要饰演年仅二十几岁的邓颖起,黄薇有些犯怵:“平时人们说的不嫩装嫩在戏里可不好使,尤其我又没学过表演,一不小心就演过了、演假了,那怎么行呢?”可导演不由分说;“没有别的人选,你最合适。”于是黄薇只有知难而进,在戏里她尽可能使自己步态轻盈,充满朝气与活力。第一场戏下来,导演王进打趣儿地对她说;“你真行,装得还挺像,就这么演,没问题!”

电视连续剧《日出东方》、《长征》两部戏中的邓颖超都是由黄薇一人扮演的。两部戏里的邓颖超带给她不同的感受。在《日出东方》中,她要尽可能准确地表现青年时期邓颖超对中国革命的热情、个人才华以及她的青春活力。而在《长征》中,黄薇不但要再现当年长征途中的艰难,更重要的是黄薇有了一次难忘的艰苦体验。她说:“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来说,真的没有吃过太多的苦。而这一次我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真正内涵,以及什么才叫艰难困苦,有了一次真切的感悟。我们真的不能忘记那些早已步入夕阳的革命老前辈,我非常希望能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使他们夕阳更红。”

马晓伟:演蒋介石超越前作

听记者说到自己在《延安颂》中扮演的蒋介石很深入人心,马晓伟却给予否定,“实话告诉你吧,我并不认为《延安颂》中扮演的蒋介石很成功,后来我反复研究过那里面的角色,发现那个蒋介石只有一个躯壳,人物身上没有思想。”

而对自己在《周恩来在重庆》中扮演的蒋介石,马晓伟则认为,“真是存在天壤之别”。谈到为塑造蒋介石付出的艰辛,马晓伟坦言,“我基本上都泡在资料室里研究他,即使有空闲时间也是跟一帮历史学家在沟通,从不同层面来了解历史中的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来重庆后,一位专家朋友送了一本《蒋介石日记》给他,“我随时都把日记带在身边,经常是读着日记入戏,后来我看了一些样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次出来的效果绝对比《延安颂》上了几个档次。”

于小慧《周恩来在重庆》秀旗袍

相比刘劲曾在《延安颂》《周恩来在上海》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周恩来,于小慧出演宋美龄还是第一次。于小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宋美龄是她一直很崇敬的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从当演员时开始,她就一直很想有机会能演宋美龄,这些年看过很多关于宋美龄和宋氏家族的书和历史资料。所以,真的演宋美龄的时候,她是很有底气的,宋美龄的所有习惯、举手投足,她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演起来也就非常自然了。

在剧中,宋美龄的服装几乎都是旗袍,剧组也特地为于小慧量身定做了10多件各种质地和款式的旗袍,有居家的棉质素色旗袍,也有出席外交场合的丝绒旗袍,还有搭配在旗袍外面的各式小背心小外套,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在《周恩来在重庆》中,于小慧又上演了一次精致的旗袍秀,再次展现了东方女性别致的华美。

《周恩来在重庆》主要戏份在重庆拍摄,其中景点包括宋庆龄旧居、合川、江津码头、北碚缙云山、大足龙水湖影视拍摄基地、南山疗养院等。剧中两位重要女性角色邓颖超和宋美龄分别由黄薇和于小惠扮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