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恩来纪念碑 |
释义 | 周恩来纪念碑(当地常用名“周总理纪念碑”)坐落在石河子市北郊的石河子总场,距市中心3公里,占地总面积50亩,大门正对的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其南侧为周恩来总理纪念厅,北侧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石河子周恩来纪念碑周恩来纪念碑(当地常用名“周总理纪念碑”)坐落在石河子市北郊的石河子总场,距市中心3公里,占地总面积50亩,大门正对的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其南侧为周恩来总理纪念厅,北侧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纪念碑是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高12.8米。碑身方柱体岿然耸立;碑基墩厚,碑座安若磐石;碑角四棱挺直而上,交棱成冠。供人们瞻仰的平台面积为225平方米,纪念碑正面向西,刻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十二个金字;南侧碑文是周恩来总理为军垦战士的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边防、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北侧碑文是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摘录,背面是一四五团场(现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党委撰写的建碑志文。统观全碑,挺拔高耸,造型凝重,风格淳朴雄浑,衬上碑前花圃,碑周青松,给人以温和严肃和万世不朽之感。 纪念碑是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来此视察而修建的。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来此视察工作,看望了农场职工,并接见了上海支边青年代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团党委决定,建筑纪念碑,碑址坐落在当年周总理接见上海支边青年代表时所在的地方。周总理享年78岁,碑高7.8米,周总理来此视察时67岁,碑文位高6.7米。 周总理纪念碑建成不久,又增建了周恩来总理展览厅。1991年至1994年,周恩来总理纪念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工程,原展厅改建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其建筑面积为1680平方米,内设正厅、展厅和放映厅。正厅北墙为大型油画《新疆风光》,油画下放尊0.78米高的周总理半身铜像。展厅分三部分:“周总理和新疆各族人民及军垦战士心连心”;“光辉的历程,伟大的一生”;“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三个展厅共展出230多幅图片和部分实物。 同时扩建的还有周总理纪念厅,其建筑面积为225平方米。正墙设有高2.2米、长9米的大型浮雕:“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和新疆各族人民在一起”。总理纪念碑是军垦新城的骄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浓缩了丰富的军垦文化,是老一辈兵团军垦战士的写照。 重庆周恩来纪念碑2008年3月6日,印有周恩来在渝工作时期照片的纪念碑在他曾经工作的重庆红岩村正式揭幕,以此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图为《周恩来在重庆》剧中饰演周恩来的演员刘劲和邓颖超的演员向周恩来像敬献花环。 中新社重庆三月六日电:周恩来纪念碑今天在重庆红岩村正式揭幕,以此纪念周总理诞辰110周年。 纪念碑碑宽5.5米,高3.5米。碑体采用全汉白玉大理石造形,取其山形象征山城重庆,也突出表现周恩来在重庆艰苦卓绝的工作经历。 纪念碑上的周恩来像选用周恩来在重庆的历史照片,通过铝板腐蚀造像工艺形成。 一九三九年五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迁址到重庆红岩村后,红岩村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带领南方局工作人员,在复杂艰险的政治环境中,展开艰苦卓绝和富有成效的工作。 三月五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日。连日来,重庆市组织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三月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等重庆市有关负责人,一同前往周恩来曾居住工作过的曾家岩五十号和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参观,纪念缅怀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园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坐落在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城西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大楼后侧的一片胶林内,属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该园建于1985年,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筹资,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设计,热作所工程队依图施工建成。碑园用无形的字,刻下了热作所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西双版纳群众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无限怀念。近几年来,为缅怀人民的好总理,又对碑园进行修葺、扩建,使纪念碑光彩依然,碑园的自然景观也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园,是为纪念1961年4月14日周总理在碑园所在地与缅甸总理吴努会晤、缅怀周总理在橡胶林间接见热作所科技人员、干部职工而修建的。碑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说明碑、总理视察纪念碑、中缅两国总理会晤纪念碑以及附属的花坛、草地组成。进入碑园,迎而而立的是镌刻着建碑原由的花岗石说明碑。说明碑呈倾斜状,上刻“公元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与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十四日,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与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周总理特地巡视了这座橡胶园和热作所职工席地座谈,给予我所巨大的关怀与激励。同日,周总理仍在这片胶林里同缅甸总理就中缅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谱写了中缅友谊的新篇章。一九八O年十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同志来所视察时,建议‘在此设立一个标志,永生永世纪念我们的好总理’……。”这块说明碑,详细介绍了建碑园的宗旨。 总理视察纪念碑,由4块象征橡胶幼苗茁壮成长的立体碑群组合而成。这组碑群坐落在碑园的中央,正前方那块碑上镌刻着“周恩来总理来所视察”9个金字;后面那块碑的碑体上,刻着这9个金字的傣文译文。左右两侧的碑体分别刻着两组浮雕:一组是孔雀凌空飞翔,人们簇拥着傣族少女,将鲜花献给周总理;另一组是手捧胶碗、腰系割胶工具的胶工立于风光如画的澜沧江畔。两组浮雕表现了周总理当年与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景象和周总理对西双版纳橡胶事业的关怀和厚望。浮雕表达了热作所职工和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比崇敬和怀念。 总理会晤碑,由4块交叉浇铸的碑石组成,碑形寓意中缅两国人民紧握双手,友谊永存。碑座立于一泓清水之中,象征中缅两国同饮一江水的“胞波”情谊。前手碑体的中央,用汉、傣两种文字刻着“中缅两国总理在此会晤”的碑文。两侧是两组浮雕:一组是中国首都北京的天安山;另一组是缅甸国都仰光的大金塔和吉祥鸟。整座纪念碑群寓意中缅两国友谊长存。 在纪念碑群的基座四周,设置了几个种着奇花异卉的花坛。碑园的空地上,是人工精心培育、用石栏围成方畦的碧绿草坪。碑园近旁是郁郁葱葱的橡胶园。这座纪念碑园成为西双版纳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除热作所的周总理纪念碑园外,国营景洪农场职工还在景洪市嘎栋乡政府驻以西的一片橡胶林内建有周总理纪念碑。这块混凝土纪念碑坐北朝南,高2米,厚0.3米。碑体上镌刻着红底黑字的碑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于1961年4月14日亲临此地视察,并对我们的橡胶事业作了重要指示。”落款处刻着“国营景洪农场全体职工敬立。一九七七年四月十四日。” 日本周总理诗词纪念碑在日本关西地区,风景秀丽属岚山。岚山有个龟山公园,环境十分幽雅。大堰川绕岚山脚下潺潺流过,碧透的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满山青葱茂密的松林、杉林,中间夹着樱树和小叶枫。山下竹林片片,村舍幢幢。一阵细雨过后,轻纱般的薄雾,飘忽飘忽地缭绕在岚山之顶。这大概就是“岚山”这个美丽名字的来历吧! 龟山公园里挺拔的青松、樱树,环抱着周恩来总理诗碑。 诗碑是一块高—点三米、宽二点二米的马鞍石,上面镌刻着青年时代的周恩来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游岚山时写下的诗篇《雨中岚山——日本京都》。这种马鞍石,外表赤褐,内瓤青蓝,质地坚硬,千年不化,是碑石佳品。相传还是远久年代东渡日本的一位中国石匠发现的。诗文是廖承志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用毛笔书写: 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 ’ 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步雾蒙浓; ’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那八十字的碑文精雕细刻,是七十八岁的高城芳三郎和六十二岁的植村正二两位日本老石匠的杰作。高城芳三郎曾刻过著名的“日中不再战”的石碑,干石刻这一行已逾五十个寒暑,他和植村正二精益求精,一人一天只刻两个字,可以说刀刀精雕都留下了对周恩来的崇敬之情和日中人民的厚谊。 在诗碑左侧,立着一座副碑,上面用日文记载着建立这座诗碑的缘由:“为了纪念一九七八年十月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并且为了表达京都人世世代代友好的心愿,在这渊源深远之地,建立伟大的人物周恩来总理的诗碑。” 诗碑的底座由青色圆石浇灌混凝土筑成,从底到顶,碑高二点四米。 诗碑揭幕那天——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是周恩来《雨中岚山》抒怀整整六十年后,也正是樱花一年一度盛开如云的日子。日本各界人士不仅从京都,而且从北海道、东京,九州,神户、大阪、奈良、志贺等地,远道赶来参加。那是一个中日友好热情洋溢的时刻。“建立周总理诗碑委员会”委员长、当年九十五岁高龄、三次会见过周恩来总理的吉村孙三郎满怀激情地说:“周总理诗碑将作为日中两国人民子孙万代友好的象征,永世长存”,“建立在千年古都的岚山风景胜地,将使人们回忆起日中间千年的友好往事。” 这天,邓颖超副委员长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应邀特地前来参加隆重的揭幕式。她在讲话中说,周恩来青年时来到京都游览,在岚山、圆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把当时的感受写入了几首诗中,借描写岚山景色的姣妍,抒发自己思想境界中看到光明的喜悦。这些诗在他去世后在中国报刊上重新发表,“引起中国人民对日本樱花和岚山、圆山美好风光的爱好和向往,有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了解。” 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为了迎接邓副委员长这次访日,特意种植了两棵樱花树,取名“周夫妇樱”。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特意向邓副委员长赠送了两件有樱花图案的礼品,说:“樱花同周总理有着深远的因缘,把这两件礼物送给你,留作纪念。”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