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众生平等
释义

佛家众生平等

来历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有不少人本来是外道门徒,后来经过佛法的薰陶,转而皈投佛陀座下,成为佛弟子。例如婆私吒、婆罗婆二人便是婆罗门出身的青年,当初他们跟随佛陀出家,引起其他婆罗门的责难,骂詈他们道:“婆罗门是至高无上的种族,是从创造宇宙之神的梵天嘴巴中生出来的,是梵天的继承人,而你们竟然与卑贱阶级的人民在一起,甚至礼拜这种人为师,简直是自贬身价!”

佛陀听了,对弟子们说:“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这样说罢了。他们说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嘴巴生出来的,那么婆罗门的女性就不由母胎生子吗?不管那一个阶级的人,都有做善事和做恶事的人,任何阶级的百姓,只要能够谨言慎行,身口意三业清净,舍弃一切执迷,努力开展自己的智慧,自利利人,这样的人便有资格被称为至高无上的人。”

佛陀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引起各阶级人民的共识,纷纷加入僧团,打破印度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佛陀是社会的改革家。

思想深意

众生平等 这句话也被很多人误解。世界上一切众生之间、男女之间、甚至每一个兄弟姐妹之间,何曾平等过?有人穷,有人富,有人高高在上,有人卑贱如蝼蚁。佛法中所谓的众生平等,是指众生法性平等,对众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而非说众生的际遇平等,祸福平等。众生的差别,站在因果这个大环境下,就可以理解了,而且来得自然,也能让人心服口服。众生的不平等,是因为大家从无始以来,造的善业、恶业不平等引起的。有人行善多,有人行善少,有人作恶多,有人作恶少。没有理由要求不论作恶行善,转世为人之后就要得到相同的待遇。实际上,佛弟子四种也是有地位等级的,比如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居士)见到比丘、比丘尼就要行礼,但比丘、比丘尼不用对优婆塞、优婆夷行礼。比丘尼见到比丘要行礼等等。这并不是什么等级制度,而是境地差别,相当于晚辈向长辈行礼,后进向先进行礼一样。

范曾画作众生平等

艺术家:范曾

名称:范曾 众生平等 镜心

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70×69cm

介绍:

题识:岁癸未江东范曾

钤印:十翼 范曾 家在吴头楚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