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重庆铜元局
释义

铜元局的由来

现在的铜元局在1905年之前名为南岸苏家坝。重庆铜元局的建设起因于清政府光绪皇帝准旨创办川汉铁路公司。“(光绪二十八年闰五月庚子)四川总督锡良奏请自设川汉铁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权。”“其原奏章程第45条有云:现拟试办铜元,由本公司会同机器总局,提供存放当铺、盐局公款银100万两,并在票号借款50万两,在重庆试办。”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癸未(即公元1905年4月14日),光绪皇帝准四川总督锡良奏:“该公司又请在重庆府城试铸铜元,拨其余利,充作公司股本。”自此,才开始重庆铜元局的正式建设。“锡良并令饬藩台沈秉坤主持建厂,即购妥南岸苏家坝靠河田土200亩为厂地;一面派人去上海向洋行洽购机器设备,并委托设计。历时两年签立合同,购妥英制和德制设备各一套。”

清朝厂名大多以“局”命名,如“江南制造局”,成都银元厂名为“银元局”等,苏家坝建厂系生产铸造铜元,故名为“铜元局”。

英厂、德厂

《东华实录》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冬十月某日,邮传部奏,重庆铜元局共用过公司银二百一十二万六千六百九十三两三钱三分九厘三毫五丝一微两。”

曾任铜元局工务科长的天津南开大学教授付友周(1886-1965)所著《重庆铜元局的回忆片断》中对德厂、英厂有如下描述:“厂的建筑为中式平房,就倾斜地形筑成两台。上台为局址,下台就英制、德制设备各建厂房对峙”,故有所谓英厂、德厂之称。1930年以前,英、德厂实际上是铸造铜元(后铸少量银元)的两个工房。由于铜元利薄,加之当时军阀混战,刘湘打仗急需军火,就派其参谋长杨芳毓主持,将铜元局压、印花等设备改装为枪弹生产设备,并于1930年改名为二十一军子弹厂。英厂生产弹壳,德厂生产弹头。1937年,国民政府接管铜元局工厂,铜元局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子弹厂,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厂街

铜元局的德厂靠长江边,不远处就是铜元局水码头,德厂与铜元局码头被高墙相隔。而英厂至长江边则有一段宽约30米、长约100米的狭长地带,一些当地的土著民及铜元局劳工的家属为谋生计,就在这一地带摆起面摊、小菜摊、冷酒摊、茶摊等,一些铜元局单身劳工一日三餐都在这里消费,天长日久,这里自然就形成了一条街,因其紧挨“英厂”,故民间习惯叫其“英厂街”,此街亦得到当时官府正式命名。解放后,英厂街也是一条比较闹热的小街。

大花厅

付友周教授所著《重庆铜元局的回忆片断》中所说的“上台为局址,下台为英制、德制设备各建厂对峙,……”,局址就是指的铜元局大花厅。铜元局大花厅是按清朝道台衙门相同等级,相同形状、相同规模建筑成的。清末时期,铜元局局长与道台官职同级。实际上,大花厅就是清末铜元局道台衙门。大花厅是一座砖木结构四合院,它前临长江,后依双峰山,从英厂、德厂之间的马路上坎必须登四十八步石梯才能到达大花厅。进入大花厅,可谓雕梁画栋木格窗,假山水池睡莲开。厅前厅后,古木参天,罗汉松、山茶花、黄桷树、桂花、黄桷兰、幽竹腊梅,举目皆是,真可谓四季花香、四季春景。东西南北几大厢房构成了铜元局局长办、总务、工务、审核、稽查科(处)等机构。

解放后,大花厅亦是长江电工厂的党政机构办公所在地,一直延续止于1983年6月拆除,工厂在原址旁新建了五层高的“之”字型办公大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