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农派 |
释义 | 重农派或逃亡者派(Agrarians or Fugitives),美国南部作家组成的一个文化团体,以田纳西州的范德堡大学为中心。他们向《逃亡者》杂志投稿,这是一本发表1922年到1925年期间诗歌的杂志。他们的目的,正如《我要表明我的态度:南方和重农派传统》(作者:十二个南方人)(1930年)所指出的,是要鼓励非工业的农业经济,确立以南北战争前美国南部为蓝本的地区文化模式。尽管大多数成员最终都偏离了自己的主张,但是,他们的观点却影响了其他作者对美国历史和传统的看法。 主要成员重农派的主要成员有约翰·克劳·兰赛姆、艾伦·塔特、唐纳德·戴维森、赫伯特·艾加、罗伯特·佩恩·华伦,及约翰·古尔德·弗莱彻。 代表作品“逃亡者”们提倡维护南方传统的文学地方主义,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一文中坚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为主体的12个南方作家,其中有兰塞姆、华伦、泰特以及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扬格等人,撰写的专题论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出版。这部被看作“重农派”宣言的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农业社会为尺度来评价、批判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此后,阿伦·泰特等人编辑出版了“重农派”的第二部论文集《谁占有美国?》(1936)。 代表人物艾伦·泰特(约翰·奥利)(1899-1979年),美国评论家及诗人。作为南方作家团体“重农派”或“逃亡者派”的成员,他支持南方回归农业经济以及昔日的文化理念。他是《我的立场》(1932年)的12位作者之一,该论文专集表达了“重农派”的观点。《给死去的联盟的颂歌》(1927年)是他最流行的诗歌之一,探索了一个人与过去的关系。他与约翰·克劳·蓝辛等人志同道合,并成为新评论派的领袖,这是一个受T.S.艾略特理论影响的评论派别。 泰特出生于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1922年他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在1951年成为明尼苏达大学的英语教授之前,他曾在几所学院及大学教授英语。泰特于1968年退休。 泰特其它作品包括:传记—《石墙杰克逊:一位好军人》(1928年)、《杰弗逊· 戴维斯兴衰记》(1929年);诗集—《蒲柏先生及其它诗歌》(1928年)、《地中海及其它诗歌》(1930年)、《诗歌精选》(1937年)、《诗集1919-1976年》(1977年);评论作品—《有关诗歌及思想的保守散文》(1936年)、《疯狂的理性》(1941年)、《现代社会中的学者》(1955年)。《父亲们》(1938年)是一部小说。 影响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这种思想不仅贯穿在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尔以至尤多拉·韦尔蒂等人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很有声势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农运动”之称。1935年,华伦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1939年兰塞姆创办了《肯庸评论》,这些杂志便成为“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美国现代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就是围绕着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评派”中的不少成员也都是“重农派”的核心人物。 思想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这种思想不仅贯穿在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尔以至尤多拉·韦尔蒂等人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很有声势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农运动”之称。1935年,华伦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1939年兰塞姆创办了《肯庸评论》,这些杂志便成为“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美国现代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就是围绕着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评派”中的不少成员也都是“重农派”的核心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