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钟楼 |
释义 | 1 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钟楼 zhōnglóu (1) belfry [5belfri]钟楼, 钟塔 (2) [bell tower]:支承或蔽护钟的塔楼,独立的或建在民用或宗教建筑上 1.悬挂大钟的楼。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寺之制度,钟楼在东。” 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 智暹 ﹞不舍其昼夜之勤,凡二十年,为佛殿,山门,两廊,钟楼与戒坛。”《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这寺叫做 龙华寺 ……又有一座钟楼,楼上铜钟,响闻五十里外。” 2.近代指安装时钟的较高建筑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 南京路 、马霍路口上,有一个高大的钟楼……它也看到上海的解放。” 3 北京钟楼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在鼓楼北,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之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后竣工。其楼身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顶,无梁式砖石建筑。屋顶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正脊两端安背兽,两层屋檐的戗脊上均安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楼身四立面相同,当心开一拱券门,左右对称开券窗,窗上安设石刻仿木菱花窗。内部结构采用复合式拱券,除主体拱券之外,还于围护墙体中设有环路通道。基座为汉白玉须弥座,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楼身之下为砖砌城台,城台上四面有城垛。台身四面开券门,内部呈十字券结构,东北隅开门,内有石阶七十五级供登临。钟楼原有明永乐年间铸造的铁钟一口,置放于楼外平地上,后由古钟博物馆收藏。钟楼内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悬钟。该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钟通高7.02米,最大直径3.40米,重约63吨,为目前我国发现最重的铜钟。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 4 香港特别行政区钟楼钟楼,游览尖沙咀区,钟楼是最理想的出发点。钟楼全称九龙铁路钟楼,高45米,建于1915年,在以前的九龙火车站里。1975年,九龙火车站迁址,钟楼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表明这里曾经是九龙铁路的起点,被视为九龙的地标。钟楼外观古朴素雅,游客只能在外部观赏,不得进入钟楼内部。 5 山东科技大学钟楼位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是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整座建筑浑然一体,红白相间,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气息,用以提醒科大学子珍惜时光,奋发向上,做一个有为之人。 6 靖江钟楼钟楼坐落在钟楼广场,与四眼井相邻。 据县志载,靖江钟楼始建于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崇祯十年(一六三七)重修。清同治年间再修。一九九三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楼身呈四方形,上下两层,花岗岩为基。周围围以杉木栅栏,回廊环抱,雕花额枋,斗拱交错,支托着飞檐楼顶。脊顶高耸,角背高悬,翘檐势如腾翼。楼门西向,上刻“阿弥陀佛”四字行书,神韵圆润。门内正中有石碑一座,正面刻有观音大士像,手执柳枝,脚踏碧波。身后一背负葫芦的童子,稚气可掬。石碑阴面,刻有明代隆庆年间知县张秉铎撰写的《崇圣寺钟楼记》,记述了钟楼建造经过和落成年月。清同治年间,知县叶滋森重修钟楼,楼前壁之下砌有记事的石碑。 钟楼上层横梁,旧悬铜钟一座,高近三米,直径一米多,重五千多斤。钟上铸铭文,上方为“愿佛庆众生”;下方为“颛帝心凫治枝”;东为“感斯应昭人拯”。 明代,官府用“铜壶漏滴”报时,早晨卯时,晚上亥时,各呜钟108响。后有时钟报时,便在早晨6时、晚上10时两次呜钟。清代同治十年(1884年),知县叶滋森重新修葺钟楼,并有记事的石碑砌在楼前面壁之下。据载,钟楼原有田产20亩,作为管理和维修钟楼的固定经费。后来,田产挪拨它用,经费便无着落,钟楼逐渐老化,钟声也悄然无闻。 “文革”期间,大钟被毁。今日铜钟为一九八六年重铸,体量比原来的要小,钟身的图文也不复旧貌。 7 榆林钟楼位于榆林城内大街中心。民国10年(1921)榆林绅士白伯英、郭维藩等在为井岳秀祝寿时倡议建“井公祠”,即在榆林大街原被火焚牌楼的旧址动工,次年落成,取名“长春楼”,后改为钟楼。钟楼包括基台共有3层,总高24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4,8米。基台有4个砖拱洞,为通街洞道。二、三层内为大梁框架,外用水磨青砖包砌,东面有桥可上二层,二层有门洞进入三层,三层顶端中央建木重檐八角亭,旧时悬大钟报时。三层门、宙额石刻着由民国时榆林著名书法家李堂、白介微等书写的“蜚英腾茂”、“北临雁塞”、“芹水流芳”、“驼峰拥翠”横匾。 8 福州钟楼福州船政初创时设有自鸣钟与号钟,均已无存。现存钟楼系民国15年局长陈兆锵设计,由继任造船所所长马德骥组织施工。钟楼总高度18.7米,共五层。层层收分,宝塔式,底边长3.94米。一、二层均为四根方形支柱,三、四层为四方设门洞,门洞前出廊,廊沿饰以铸铁花纹栏杆,五层(顶层)四方各镶时钟面,时钟是所仪表车间精制,径1米,内安装钟表传动装置,按时敲点。顶层之上为八角楼顶,顶上还安装南北指向标杆和风向标,高2米。这一年,造船局改称造船所,钟楼成了船政史上的一座标志。民国28年被日机多次轰炸,部分被毁,1984年修复。 10 常州钟楼说到常州的钟楼区,人们便会自然地联想到北京觉生寺的永乐大钟、上海南京路外滩的海关大钟、南京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兴建的鼓楼。那么,常州钟楼区之名来自何处? 有人说,因为双桂坊有座崇法寺,明代建有钟楼,高插云表,声闻数里,所以又叫“钟楼寺”。今存大雄宝殿,仍在人民公园内。据此就成为区名,这是讹传。 正宗的说法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大庙弄口“三吴第一楼”原址改建钢材结构的钟楼,置大钟报时,沿袭鼓楼打更报时的习俗,区因此以为名。钟楼的基础只有二三米深,高约30米,共5层,底层为人车通道,顶层设自来水箱。人民政府考虑到为防止强台风袭击而倒塌,同时也因路面急需改造拓宽,遂于1964年8月予以拆除。经历了36年的“钟楼”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的芳名却一直留在常州人的心中。 钟楼区的“版图”,占了老城区的半壁江山,是人文元素十分丰富的一方宝地。就在钟楼脚下的大庙弄,原系府城隍庙旧址。城隍菩萨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庙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明洪武初题木主像“常州府城隍庙之神”,春秋合祭,为常州八庙之一。因庙东另于清顺治十七年建有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庙,故府城隍庙又称为大城隍庙,简称“大庙”,弄因之得名。1933年,府城隍庙改建为中山纪念堂,堂为宫殿式建筑,宏伟壮观。它前有牌楼,堂后悬挂国耻馆所绘“淞沪抗日血战”大油画;堂中悬挂常州画家王荫清所绘孙中山画像。1934年元旦,洪深、朱端钧教授率复旦剧社来此演出,以庆落成,为一时之盛。解放前,为国民党武进县党部所在地。1949年4月底,常州专区专员公署驻此办公。后为市商业、粮食、广电局等办公处,电视转播塔亦新建于此。沿街有常州日报社、人民银行储蓄所等机构。 常州钟楼区因市内建于南唐时的钟楼而得名。 民国2年(1913年),常州并16区为东、南、西、北、中5区,现钟楼区属西区,包括西直、西仓、大怀南、城一、城二、西右、北直、北半8厢。 钟楼区 民国18年(1929年)废坊厢,实行乡镇制。据民国19年(1930年)出版的《武进县第一区区公所工作报告》中记述:“旧十九都一图新编乡镇名南运镇,旧一都一图新编乡镇名太平镇”。此外有卧龙镇、广化镇、广福乡、普济镇、三堡镇等7个乡镇。民国36年(1947年)7个乡镇并为2个大镇,即荆川镇(广化镇、南运镇、广福乡)和永丰镇(太平镇、卧龙镇、普济镇、三堡镇)。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保留镇制。8月废镇划区,荆川和永丰镇废除,设立“常州市第三区公所”。1950年撤销第三区公所。1952年成立西区人民政府,管辖范围:东为表场、灰弄,南至新河滩,西起西圈门,三堡街,北邻虹桥。1955年9月,北区撤销,前后湾、荷花池、北大街、县巷、府北、县直街路南划入西区管辖。11月西区改称钟楼区。1956年3月,撤销钟楼区建制。7月,东横街、西横街南和化龙巷的路西、小河路西划归北大街管辖。1957年9月恢复钟楼区。 1963年10月,设荷花池、怀德路、西仓桥3个街道办事处。1966年10月1日改称胜利区。1972年,机械新村建成,增设居民委员会,归胜利区管辖。 1980年1月1日,恢复钟楼区之名称。12月,马公桥、西新桥街道办事处相继建立。至1985年底,钟楼区共管辖荷花池、怀德路、西仓桥、西新桥、马公桥5个街道办事处。1987年城区行政区划调整,钟楼区接管原广化区所辖的清潭、南大街、广化桥3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4月,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钟楼区接管原郊区所辖五星、新闸、永红、西林、北港5个乡镇。 2003年,钟楼区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钟楼区下辖五星、 永红、 西林、 北港、 荷花池、 怀德路、 南大街、 西新桥、 马公桥等九个街道和新闸一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