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站区 |
释义 | 中站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区西部,是依托矿区而发展起来的城区。辖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北部山区面积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农业人口4万,城市人口8万),下辖10个办事处(农业办事处3个,城区办事处7个)。 中文名称:中站区 外文名称:Zhongzhan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焦作市 政府驻地:解放西路与紫荆路交叉口 电话区号:0391 邮政区码:454000 地理位置:南省焦作市区西部 面积:162平方公里 人口:12万 方言:河南话 著名景点:“后花园” 火车站:焦作火车站 车牌代码:豫H 行政区划中站区辖10个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龙洞街道、月山街道、丹河街道、许衡街道、府城街道、龙翔街道。李封街道 代码:410803001 2006年,辖4个社区:怡光社区、紫荆社区、衡苑社区、向阳社区。办事处驻解放西路。因李封村而得名。始建于1960年,由李封矿管理区改建,于1961年12月设办事处。 王封街道 代码:410803002 2006年,辖4个社区:瑞丰社区、丁香社区、朝阳社区、春晓社区。办事处驻雪莲路东段。 朱村街道 面积:5平方千米 人口:11800人 代码:410803003 2006年,辖2个社区:梅苑社区、西苑社区。办事处驻朱村工人村。因位于朱村矿工人村而得名。朱村办事处建成于1960年,由朱村矿管理区改建成,下设三个居委会,1962年12月设立朱村街道办事处,1966年因居民增多设四个居委员,1977年增加到7个职(居)委会,1987年改为朱村办事处,2002年改为朱村街道办事处,同年6月成立梅苑、西苑两个社区。冯封街道 面积:0.8平方千米 人口:5758人 代码:410803004 2006年,辖1个社区:雪莲社区。办事处驻胜利路。因驻地在冯封村得名。1980年9月,撤销冯封街道办事处革委会,建立冯封街道办事处。管辖5个居委会。龙洞街道 面积:4.3平方千米 人口:6100人 代码:410803005 2006年,辖1个社区:武钢社区。办事处驻武钢中路8号。因附近有古迹龙洞而得名。龙洞办事处建于1960年3月,由粘土矿管理区改建。于1961年底设办事处,主要居民为武钢粘土矿家属。月山街道 代码:410803006 2006年,辖1个社区:月山社区。办事处驻月山车站所在地。因该办事处的居民全是铁路沿线及附近各车站的职工和家属,故得名。丹河街道 面积:0.07平方千米 人口:1198人 代码:4108030072006年,辖1个社区:丹河社区。办事处驻丹河电厂家属院。1981年8月,因办事处设在丹河电厂生活区而起名丹河办事处,隶属解放区,1988年10月归归中站区管辖。许衡街道 面积:53.7平方千米 农业人口:16730人 城镇人口:15510人 代码:410803008 2006年,辖9个村委会:东王封村、李封一村、李封二村、李封三村、西王封村、东冯封村、西冯封村、王庄村、新庄村。办事处驻东王封村。许衡办事处建于1954年。1985年公社化时期改为王封公社,隶属中站煤矿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郊区。1980年改为王封乡,1988年10月规划中站区。2006年11月3日撤乡改为办事处。府城街道 面积:24.47平方千米 人口:26000人 代码:410803009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北朱村、南敬村、北敬村、启心村、府城村、造店村、店后村、南朱村、小尚村、大家作村、六家作村、老君庙村。办事处驻北朱村南口。龙翔街道 面积:72.45平方千米 代码:410803010 东临修武县,西接博爱县,北与山西省交界,南与本区许衡街道接壤。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龙洞村、河口村、西张庄村、刘庄村、寺后村、大洼村、栗井村、周窑村、东张庄村、许河村、赵庄村、北业村、桑园村、十二会村。办事处驻龙洞村98号。 龙洞乡始建于1954年,1958年改为龙洞公社,隶属中站区,1962年划归郊区,1963年龙洞山区改为两个乡,分别为许河乡、刘庄乡,1967年归王封(向阳)公社管辖,1971年设立龙洞公社,1980年改为龙洞乡,1988年10月划归中站区至今。2005年11月撤乡建办,改名为龙翔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2000年,中站区辖7个街道、3个乡: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月山街道、龙洞街道、丹河街道、朱村乡、王封乡、龙洞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10995人,其中:李封街道20383人、王封街道16228人、朱村街道7933人、冯封街道1647人、龙洞街道1441人、月山街道4566人、丹河街道2116人、王封乡23387人、朱村乡25900人、龙洞乡7294人。 区划调整2005年,中站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朱村乡,设立府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朱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北朱村,辖区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撤销王封乡,设立许衡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王封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东王封村;撤销龙洞乡,设立龙翔街道办事处,管辖原龙洞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龙洞村。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站区辖10个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龙洞街道、月山街道、丹河街道、府城街道(新增)、许衡街道(新增)、龙翔街道(新增)。 经济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站区坚持一个统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两个转变(加快推进资源型工业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打造三张品牌(集聚区、科技、环境)、强化四种理念(竞相发展的理念、加快发展的理念、借力发展的理念、统筹发展的理念)、围绕五区目标(工业强区、商贸新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生态靓区、文化名区),以工业为龙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5.7%。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培育了多氟多、佰利联、鑫珠春、瑞王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7家,培育了维纳陶瓷、爱尔福克等成长性好的企业20余家,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特种冶金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已形成“五横五纵”整体框架。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获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单位、武钢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梅苑社区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荣誉,教育督导评估位居五城区第一,龙翔九年一贯制山区寄宿学校、许衡中学在全省已经形成新的亮点。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55亿元,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40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4710万元,增长4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70万元,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1亿元,增长161.3%,其中城关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23亿元、增长215.5%。地方财政收入6312万元,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0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增长15%。 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月”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贸易洽谈会,组织招商小分队赴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探索委托招商、商会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型招商形式。全年全区引进和运作100万元以上的外来投资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32.0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8亿元,增长150%。 工业投入大幅度增加,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区在建续建工业项目36个,完成投资3.3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11.9亿元,实际完成2.2亿元;续建项目13个,竣工项目21个,达产达效后可新增产值3.8亿元、利税5111万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瑞王公司硅锰合金、王封公司铁合金厂技改、鑫诚公司技改、好福来建材公司烧结砖等项目的一期工程均已开始生产;佰利联公司金红石钛白粉、多氟多公司无水氟化铝、鑫达公司双氧水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迪生科技园、硅锰合金、3万吨无水氟化铝3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优势得到强化,三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3%。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区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710万元,增长42%;产销率达98.8%;实现利税总额4689万元、利润总额2695万元,分别增长41.8%和39.5%;综合效益指数达16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3%,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效益明显提高。降低农业税税率,兑现补贴资金,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面完成了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工作任务。抓住蒙牛集团生产线投入运营的机遇,引进并重点扶持茂太养殖公司,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8%。第三产业得到新发展。焦克路综合服务区投入使用,丰收路综合服务区一期工程完工。新建的好爱家、居福隆两个大型超市运营良好。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盘古景区基础设施,中围、北业度假村建设有序进行,红砂岭餐饮服务区已动工兴建,促进了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解放西路延伸段完工,怡光北路、滨河路、岭南大道建成通车,“五横四纵”的城市道路框架形成。龙西路水毁工程、雪莲西路主体工程、朱嘉路小修工程全面完成,城乡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改善。祥云和怡馨园2个住宅小区建设进展顺利。鑫鑫花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四创”工作成效显著。完成了城区主干道绿化、隔离栏更换和怡光北路、27条背街小巷的路灯安装,绿化1.33万平方米,修建小游园4个,城区面貌明显改善。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全年累计保障“低保”对象11416户、31772人次,发放保障金190﹒88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落实好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全年新增就业人员38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0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扎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全年共发放救灾款物42.2万元,为21户贫困群众新建房屋63间。大力实施挂钩扶贫。全年累计投资160万元为贫困村整修道路5条、改善村医疗所2个、新建有线电视通讯站3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全年社会事业投资3832万元,增长15.7%。“科教兴区”战略有效实施。科技投入和开发引进力度加大,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个,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完成新产品开发7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7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个,申报国家专利14项,“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实验小学综合教学楼投入使用,跃进路小学新建教学楼主体基本完工,4所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区校外实践基地成为全国第十九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增加农村教师工资,统一了全区教师工资水平。投资130万元完成许衡陵园二期工程,顺利召开首届中国许衡学术研讨会。 工业强区2007年 年初以来,中站区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高起点构思,大动作起步,努力创新发展机制,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该区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67万元,同比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56万元,同比增长31.5%,增幅居四城区首位。破解企业难题,实现区属工业复苏。中站区的工业在我市五城区中曾经位列老大,区属工业企业有12家,总资产17550万元。但是,由于企业建设期间负债过大,相互担保,加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体制矛盾突出,造成整个工业经营形势濒临全军覆没的境地。改革前,这12家工业企业负债率高达154%,5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4家企业名存实亡,仅有3家企业运转,但经营形势十分严峻。为此,中站区按照因企制宜、一厂一策的原则,采取股权出售、股份合作、破产重组等多种形式,顺利完成了区直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的改制任务。通过改制,中站区盘活存量资产近3亿元,化解不良资产1.3亿元,解开债务链条1.5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2%,开工率达到85%,利润增长20%,绝大多数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投资环境依法治区,改善投资环境。从今年年初开始,中站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依法治区集中整治”活动。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打掉黑社会势力团伙3个,处理28人,处理执法部门违纪案件1起,查处涉及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7起,对18家重点企业、20条街道环境进行了集中治理。在开展依法治区集中整治活动的同时,中站区还在全区上下树立诚信理念,打造诚信环境,提升中站区的对外“诚信度”,努力优化政府形象,使全区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经济增长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中站区委、区政府着重将工作重点放在“实施四个一批,推进三个结合”上。“四个一批”,即“扶持一批”。选择一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在项目审批、技术人才、融资、发展用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重组一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中站区企业重组,国有和集体资本逐步有序退出。“创办一批”。在引进项目和技术的同时,加大对科技型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他们到中站区创业发展。“吸引一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吸引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到中站区落户。推进“三个结合”,一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相对集中发展;二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中站区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今年上半年,中站区个体私营企业新增8家,累计达到99家。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税金1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75%。 水资源焦作市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英水库、青天河水库、白墙水库、顺涧水库等较大水库,地表水资源充裕;焦作市还是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4亿立方米。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将从焦作通过。丰富的水资源在中西部地区是不可多得的。 矿产资源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25%,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其中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发热量:5500-6700大卡/公斤,含硫量:0.5-0.8%,挥发分:8-9%,灰分:22-27%),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埋藏浅,易开采,耐火度达1650~1770℃,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4686.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9.5%;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740.6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品位一般在16~20%左右,洗选性能良好,主要位于冯封矿区,矿体长3000米,宽300-600米;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工业储量33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厚度稳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钙52~54%,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面积500平方公里,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此外,焦作还有铜、铁、石英、大理石、铝、锌、磷、锑等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焦作区内地貌类型较全,自北向南,山地、丘岗、平原、滩涂皆备。目前,全市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工交建筑用地等四大类,其中耕地面积为257.9万亩,境内有约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其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工程地质和区域定性好,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 生物资源动植物 资源比较丰富。有猕猴、豹、虎、狍、香獐、狐、青羊等野生动物19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珍稀动物有20多种。焦作属华北植物落叶植被区,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山白树、银杏、杜仲、青檀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大豆、怀药等。1.8万亩的竹林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林,“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闻名中外,远销东南亚和欧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名胜景观“后花园”这里秉承天赋、造化神奇。这里有罕见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原迹奇石——盘古巨石,有世界上最高的石砌拱坝——群英湖大坝,有观云海、赏日出、看雨阳的三绝顶,有最早的佛教进入中原的遗迹——佛之烙(一种雕刻手法,始创于隋朝四年)这里气候温和,空气宜人,气温比城区低5℃~10℃,即使在酷暑难耐的三伏天也是白天不用扇、夜间不离被;这里有迄今为止国内发现面积最大、享有“天然森林氧吧”美誉的近2万亩鹅耳枥原始森林带,且距城区仅15公里,是一处难得的养神佳所、避暑胜地。 美景奇观“人在峰中行,云从脚下过”、“阳春三月天已暖,九天忽降桃花雪”是这里特有的美景奇观,尤其是夏秋两季,岭上晴空万里,岭下厚云锁谷,峡谷中细雨纷纷润苔丝。这里就是位于我市北部太行山南麓的中站龙洞山区。眼下,这里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焦作后花园”。日前,笔者走进龙洞山区,一路走、一路看,只见良好的植被、美丽的景观、多变的季相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山岳油画,构成了一个四季更替的动态景观实体。然而在过去的许多年,守着如此美景,原龙洞乡70%以上的农民却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给山区群众找到一条致富门路,中站区积极行动,多次派人深入龙洞山区探访,发现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90%、探明景点40多个、名贵树种113个。于是,一条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初步形成。 中站区还邀请由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省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龙洞山区进行了科学考察。专家们认为,这个景区最大的特点是绿色,繁茂的鹅耳枥林所形成的“绿色隧道”不仅适合人们吸氧洗肺,而且适宜开展自助探险、科学考察等专项旅游活动。原始的环境使得这一景区野趣横生,像这样的风景区在全省也不多见,堪称“焦作的后花园”。 开发价值专家们的充分肯定,更使中站区上上下下无不为龙洞山区旅游资源巨大的开发价值所震动。中站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大胆提出把我市惟一的省定贫困山区———龙洞建设成为“焦作的后花园”。该区区委书记李海松进一步使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清晰起来:“依托北部山区毗邻的青龙峡、群英湖、影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四大景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强力开发山区旅游资源,以建设‘焦作的后花园’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游、红色游、休闲游。” 开发原则按照这一总体思路,近年来,该区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初步规划了占地30平方公里的北邺、桑园民俗休闲度假区,发现并开发了25个景点。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郑连武多次组织召开山区旅游业发展现场办公会、协调会,要求各景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高规格谋划、高水平管理、高品位运营。目前, 龙洞山区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5000万元的桑园景区、投资1000万元的中围度假村、投资600万元的红砂岭餐饮服务区、投资600万元的太行生态园区正在加紧建设;投资2300余万元的龙洞山区旅游环线道路已建成通车;11项大型人畜用水工程蓄水2万立方米,解决了山区缺水问题;建成了移动、联通2座无线通信地面接收塔,解决了山中通信难题。五一长假期间,太行生态园和桑园度假村将正式接待游人,届时,“农家乐”系列民俗民趣娱乐项目将满足城里人近郊踏青、栽植果树和寻幽探险的情趣。 打造“焦作的后花园”,中站区既走出了一条山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又有效拉长了我市的旅游产业链条,为我市刚刚获得的“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增光添彩,也为外地游客和焦作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自此,中站区将一步步改变百年的黑色老矿区容颜,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