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相杰 |
释义 | 黄相杰,男,1957年8月生,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昌潍医学院医学系,同年分配到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任医师,1988年6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4年10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5年参加山东省首届名老中医带徒,于1998年期满出徒。1998年11月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1993年3月任骨科副主任,1997年2月任骨科主任,2000年4月任文登整骨医院副院长兼骨关节科主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泰山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亚太关节学会委员、中华骨伤科分会骨关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中华老年学学会委员、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正骨》杂志、《中国骨病骨肿瘤》杂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中华医学全科杂志》、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 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以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端正工作态度,优化工作作风,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视病人为亲人,对患者体贴入微,曾多次为贫困患者捐款、捐物。在业务方面,对专业技术钻研不辍,并分别去北京、上海、济南、潍坊等专业医院进修学习,垫定了深厚的临床功底,于1999年和2001年分别去德国ENDO-KLINIK医院、意大利热乃亚医院及美国丹佛临床医疗中心进修学习,2003年上半年又去新加坡Tan Tock Seng医院研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认真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用于探索,敢于超越先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专业技术专长。致力于骨关节的临床研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骨关节方面的学术会议和高级研修班,并多次在会议上宣读和交流学术论文,成为全国知名的骨关节科学术带头人。先天性髋脱位是常见的儿童先天性疾病,致残率高,以往国内外一直沿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治疗方法,患儿腰腹以下采用石膏广泛固定,不能自由坐卧,患儿极为痛苦,护理不方便,且影响股骨头与髋臼的正常发育。他主持研究的可调式有限固定法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打破了牵引必须卧床,固定仅是广泛制动的传统方法,是治疗早期先天性髋脱位的重大突破,为国内外首创,达国际领先水平,获199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究的CDH固定器,1995年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正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威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课题2项。应用动力髋、Gamma钉及角度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时间短,愈合率高,避免了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对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可折断式螺纹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使其不愈合率隆至5%以下,股骨头坏死率降至10%以下,达国内领先水平。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按Ficat分期分别予以中医中药,髓蕊减压结合中药加骨代用品(CPC)移植,带血管蒂骨瓣植骨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目前已完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修复等动物实验,正准备鉴定验收。采用生物型固定、第二、三代骨水泥固定技术及发达国家的先进器械及假体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同国际接轨,达国内领先水平,它为病残关节提供了功能重建的机会,2003年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微创小切口的人工全髋置换术,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功能康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医院内首先开展了骨盆旋转截骨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骨盆肿瘤半骨盆切除骨盆置换等高难手术。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髋臼、股骨头骨折,避免了二次手术,异物反应轻,并对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髋部骨折的基础临床做了相关研究,比国外Jukkala(98年)报告早3年,病例比其多1倍为国内首创,2001年4月,通过省级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7月被评为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1月荣获威海市第二届发明一等奖,2004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髋臼复杂骨折打破传统保守治疗的束缚,大胆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及髋臼钢板固定,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工作以来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著书立说及带教工作,先后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骨科影像及治疗学》、《骨科神经外科治疗学》著作两部,参编著作两部。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医院、卫生局及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1995年被授予威海市科技兴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一等奖奖励,1998年被评为威海市科教兴医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评为威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1年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次被文登市委、市政府嘉奖,授予百佳职工荣誉称号和记三等功,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多年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