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央一号文件 |
释义 |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09年又连续六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2年2月1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九年聚焦“三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 概念“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比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简介“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至此,中国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 “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 “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 “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 “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 “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 “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 “一号文件”。这份2006年中央 “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9、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0、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1、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意见》共分5部分,约11000字。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2、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13、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14、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背景改革初期,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分田密约”为标志,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在中国农村出现,并席卷中华大地。但是,当时还处于“人民公社”和“不准搞承包”的体制下,这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否为国家权宜之计?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为此,中央相继召开了多次农村工作会议,终于在1982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中央“一号文件”。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社会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开始大量涌现,如农村中出现了承包大户、雇工、私人开办工商业等现象,人们的思想再次产生困惑。有些人认为将可能导致两极分化,有些人认为将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同的认识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既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也影响着实际的行动。为澄清这些困惑,1983年1月第二个“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的伟大创造。对于这个文件,社会反响强烈。农民说,这个文件给他们松了绑、指了路、开了心。邓小平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 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 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 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 文件解读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能有所保障,中国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才有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11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的肯定,使亿万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非农经营等方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开始参与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改革丰碑上的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自此,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速快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越过贫困,从温饱向小康迈进。 据统计,1978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增加到355.33元,年均递增17.71%,其中1982年的年增长率为19.9%,为历史最高。从1978年到1988年,粮食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8000亿斤,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中国工业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2004—2008统筹城乡进程中的五座新丰碑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成为现实。 然而,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面临新的难题。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1997年至2003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有饭吃,缺钱花”,“吃饱了饭,看不起病,读不起书”,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在一度缩小后又进一步扩大。 面对“三农”严峻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做出重大调整: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更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再三强调。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迎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2011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于2011年1月29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 一号文件全文约8000字。共分八个部分30条,包括: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文件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文件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的总量和增量要有明显提高。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文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文件强调,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灌溉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2012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科技。文件明确,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六个部分23条,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在上述六大部分中,二、三、四部分均与农业科技有关。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文件特别重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强调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文件提出,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此外,文件还要求,继续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村创业实验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在政策方面,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社会评价如果说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重点是解决了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的话,21世纪关于“三农”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 在十七大报告确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向基础上,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不仅是今年,更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从中可以解读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全面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六大关键词: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农村干部实施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农业补贴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土地流转鼓励设流转服务组织;农民工就业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是决策层对“三农”长期关注的进一步延续。关注“三农”是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重要方略,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有保障,“内需拉动”的经济模式才有坚实基础。 历史价值历史价值之一重构农村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 1982年至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推进了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改善了农业生产关系,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为7.3%,粮食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为4.9%,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极为迅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20世纪80年代5个中央一号文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突出农村改革在于构建新的经济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构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二是突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商品经济。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功不可没。 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出现超常规增长,这是由于在5个中央一号文件等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两个主要的制度因素在起作用:一是以农民行为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量和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更为关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创新,使农民获得了对剩余劳动产品和劳动时间的支配权,而国家富民政策减少了工业对农业的提取量,使相当一部分农业剩余产品留在农民手中,加大了农民对非农产业投资的选择。二是以政府行为为主体的农产品价格调整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仅上述两项制度变迁就为农业生产带来了60%以上的增长,促进了农业大发展。 农村改革的成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改革在改革初期作出示范,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为城市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同时,农村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取向,市场机制也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双轨制”运行的格局呼唤国家全面推行市场取向改革。这些都为1992年以后的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历史价值之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进入新世纪,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央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2004年至2008年,又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 新世纪5个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鲜明主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中国农业和农村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最直接的表现是农民人均收入进入较快增长期。 新世纪5个中央一号文件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战略决策上,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新世纪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共性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是在指导方针上,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变。城市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由“汲取型”向“反哺型”转变。三是在着力点上,体现了“改善农村民生”。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亮点”。 最近5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 首先,我国农村已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体系框架: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新的农业和农村政策框架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近年来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思路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怪圈”开始被打破,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丰收。 再次,加大力度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后将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稳定农村生育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已有90%的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各地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的要求,今年5月,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意义深远。 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解决“三农”问题颁布了十个"一号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布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它直接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十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使中国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个“一号文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经验: 第一,激发农民的主体性。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农民在思想上如果认识不清,“三农”问题便不能解决。十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与执行,表明了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曾出现事与愿违,好的政策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政策失效或递减等现象严重。其关键一点就是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存在较多的疑虑与困惑,阻碍了农民的行动,主要表现为“一惑三怕”。一惑是农民不理解为何国家要一年一个文件?国家为什么不通过法律形式使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怕是:一怕政策难兑现。有人认为,“一号文件”含金量高,但不是直接落实到农民的头上,而是通过一层一层政府部门进行落实,容易强化部门利益,滋生行业歪风;二怕政策难配套。农产品价格上涨能给农民带来实惠,但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价格全跟着上涨,农民增产不增收。三怕政策难长久。有人说,现在粮食出现紧张就出台优惠政策,如果粮食多了,这些政策是否再倒回去?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农民在行动上必然存在某些抵制情绪,妨碍“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从思想上解决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忧虑与担心,使农民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三重”。解决“三农”问题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一是必须重落实。“三农”问题是一个老问题,积累的矛盾多、时间长,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不能指望一个文件、几次会议,短期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十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与执行过程就遵循了这一基本原则,1986年前的五个“一号文件”前面四个都强调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第五个文件则开始转向农村第二步改革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阶段。2004年至今颁布的五个"一号文件",其关键词则分别是农民增收、农业综合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关键词不一样,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努力与方向则前后一致。因此,这需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件事情,切忌有烦躁心态,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发展才有后劲;二是必须重统筹。十个"一号文件"表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在农业。农村内部找出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上做文章,改革要向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的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从城乡一体的角度通盘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三是必须注重实效。中央颁布十个“一号文件”说明,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实效非常重要,即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趋向,把“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真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到位。 第三,开拓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农村现实,必须着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十个“一号文件”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这一精神尤为重要。只有依靠这一精神,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使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只有依靠这一精神,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形成正确的制度与体制。因此,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深化改革中开拓发展新途径,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只有这样,“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才有希望。 农业稳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