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白衣秀士
【拼音】bái yī xiù shì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读书人。
【出处】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休道他至如吕巖,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在 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纔得成仙了道。”
作宾语,指没有发迹的书生。
王伦,人称“白衣秀士”。“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弟的士子,从字面推敲,本无贬义。但经《水浒传》一用,就成了带有否定意义的专属词汇,一是专指《水浒传》中的王伦,二是泛指类似王伦式不能容人的小人之辈。
《水浒传》中梁山初期的首任寨主,虽然他是梁山泊草创时期的寨主,并且有着杜迁、宋万两位头领。但无法成为一百零八好汉之一,王伦嫉贤妒能,因害怕武艺高强的林冲在梁山获得势力而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结果林冲遇见青面兽杨志并且与他打得难分高下。当晁盖等上山入夥时,又托词推拒,林冲在吴用的智激之下,火并王伦,将王伦杀了。推晁盖为大头领,开拓了梁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