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信嘉华银行 |
释义 | 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为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于2007年5月31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持有中信国际金融百分之五十五权益。 中信嘉华银行期望透过为大中华及海外客户提供方案,创造价值,将财富管理和国际商业服务提升到超越客户期望的崭新水平,成为拥有最高国际水平及实力的亚洲最佳区域性中资银行。本行在香港拥有二十九间分行,其他中国网点包括北京分行、上海分行、澳门分行及全资拥有的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海外分行网络则遍及纽约及洛杉矶。穆迪投资及惠誉国际分别给予本行Baa1及BBB+的信贷评级。 中信嘉华银行简介中信嘉华银行(CITIC Ka Wah Bank) 中信嘉华银行网站:http://www.citickawahbank.com 银行历史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为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全资附属公司,中信国际金融控股百分之五十六权益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公司)持有。凭藉中信公司的强大後盾,本行不断开创优越及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理财需要,长远目标是成为带给客户超凡价值的领先金融服务提供者。 20年代本行的历史可追溯至1922年2月2日,已故林子丰博士在广州创办的嘉华银号开始。本行的名称是取自当时的嘉南堂及南华公司。 1924年12月,本行以嘉华储蓄银行之名在香港注册成为有限公司,全数缴付资本为五十万港元,总行设于香港德辅道中二零八至二一零号。广州的嘉华银号便成了嘉华储蓄银行的广州分行,主要业务包括存款及汇款,两年後改名为嘉华银行公众有限公司。 30年代1931年,本行于上海开设分行,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股本增至一百万港元。1935年,由于中国经济不稳,本行于上海及广州的分行亦要停止服务。 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香港沦陷,嘉华银行暂停一切银行业务。1945年,本行在香港德辅道中二六九号新址重新开业,并于1949年一月改名为嘉华银行有限公司。 60年代1964年,总行迁至香港德辅道中二五九至二六五号自置物业。 70年代1975年,刘灿松先生购入嘉华银行超过三份之二股权,接管本行一切业务,令本行进入一个新纪元,业务迅速拓展。 80年代本行位于香港德辅道中的二十二层自置总行 1980年,位于香港德辅道中二三二号的全新二十二层自置物业落成。总行于同年六月十日迁入後,旋即进行多方面营运电脑化。1980年7月,本行公开发售三千五百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一元,溢价每股三角,随後于香港交易所挂牌。本行业务持续发展,在香港及海外分行数目不断增加,除了在美国的洛杉矶及纽约开设分行外,亦在加拿大多伦多及福建省厦门市设立代办处。一九八五年底,本行在香港的分行数目达二十六间,并有四个海外办事处,全资附属公司则包括嘉华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及与荷兰安美保险集团合资的嘉华安美保险有限公司。 1985年是香港银行业动汤的一年,所有中小型银行都出现财政困难,嘉华银行亦不例外。1986年4月21日,本行与中信公司签订协议,中信公司向本行注资三亿五千万港元,令本行得以继续正常运作。 90年代在经验丰富及能力超卓的管理层带领下本行不断成长,并已发展成为管理完善的本地中型银行,被列为全球首一千间银行之一。1998年7月30日,本行正式更改名称为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十一月推出全新企业形象,象征著新的企业价值及文化,充分体现决心改革及力求创新的精神。 1999年12月,本行首次获得国际评级机构评级。长期及短期外币存款分别获穆迪投资评为Baa2及Prime-3,财政实力评级为D,前景评级则为稳定。评级显示本行财政状况稳健,同时亦肯定了过去积极发展及改革的工作。 千禧新世纪2000年10月,本行成功推出崭新的一百五十亿港元存款证发行安排。这是本行历来最大宗的存款证发行安排,亦是本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长远策略之一。2001年7月,本行国际性发行首宗三亿美元十年期後偿票据,作为持续及有效地管理资本的其中一项工作,获得理想的市场反应。 建基于进取的扩展业务策略,本行于2002年1月斥资四十二亿港元收购香港华人银行有限公司(华人银行)。于2001年五月将本行财政实力评级由D调整至D+的穆迪投资,在收购计划公布後亦确认本行Baa2之信用评级。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中信公司在国内的网络和优势,掌握中国加入世贸带来的无限商机,本行在2002年2月宣布重组集团架构,重组成金融控股公司,统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三项业务。本行亦在2002年2月与中信实业银行签订合作意向书,建立长远的全面业务合作关系。 本行孔丹董事长、常振明前常务副董事长与前香港华人银行李永鸿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出席宣布收购香港华人银行的记者会。 2002年5月,本行成功发行二亿五千万美元永久後偿票据,为首宗日本以外的亚洲永久上层第二类资本票据。 于2002年11月25日,中信嘉华与华人银行在法律及营运上完成整合。两行银行业务的整合乃透过私人条例方式进行,《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合并)条例》是于2002年7月19日制定为条例。根据该条例,大部分中信嘉华的资产及负债,于指定合并日2002年11月25日转移至华人银行。于合并日,华人银行易名为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继续经营整合後的银行业务;而中信嘉华则成为一间金融控股公司,更名为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继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本行常振明前常务副董事长、陈许多琳总裁兼行政总裁、江绍智前替任行政总裁、卢永逸前执行副总裁及万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国际财务董事长一起主持本行完成收购中国国际财务志庆酒会的亮灯仪式 2003年7月,本港与内地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为本港银行业开拓内地市场创造新的空间。为了立即打入内地的外币市场,并争取更有利的策略性位置以享有CEPA带来的益处,本行于2003年10月宣布,斥资约九十万美元(约六百九十九万港元)收购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中国国际财务)的全部股权,有关收购于2003年12月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本行与中信实业银行合作推出的中信STAR信用咭亦于2003年底在内地面世,发挥了中信集团金融业务的综合优势及品牌效应。 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华银行以42亿元收购香港华人银行(周锡年),并于2002年1月17日并入,资产从591亿元增至800亿元。 2004年至2006年间中信嘉华银行分别于上海,澳门及北京开设分行,2008年4月14日成立中信嘉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中信嘉华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 本行过去以开拓创新精神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不懈努力,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同,令本行近年屡获殊荣。展望未来,本行将继续以香港为基地。作为一间进取、创新及以客为尊的机构,本行会致力带给客户超凡价值,成为大中华区内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