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水镇 |
释义 | 中水镇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西北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距县城102公里。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布嘎乡接壤,距昭通市18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44085人,共9501户,居住着汉、回、彝、苗、布依五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274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1.6%,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乡镇设施中水镇花桥村 中水镇区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市场繁荣。中水镇被列为全省36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之一,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建设成果明显,共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大小街道11条,呈现出“十路一街五市场”,农贸市场建设基本骨干架已经形成。 教育事业中水镇镇现有小学7所,在校学生9408人,入学率99%;中学2所,在校学生2652人,入学率96%。村通公交车,网通、移动、联通三家通讯信号覆盖全乡,境内有中小型水库二座,公共汽车站一个,加油站三个,乡级卫生院2所,中小学29所,35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正在建设。中水镇下辖村:花桥村 友光村 建山村 小寨村 居乐村 烽火村 上寨村 泉山村 正山村 银水村 石板河村 中河村 新光村 前河村 银厂村 瓦厂村 龙塘村 花红园村 新街头村 中水镇人口数据: 人口普查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7325 男 19412 女 17913 家庭户户数 83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36988 家庭户男 19100 家庭户女 17888 0-14岁(总) 15311 0-14岁男 8054 0-14岁女 7257 15-64岁(总) 20210 15-64岁男 10457 15-64岁女 9753 65岁及以上(总) 1804 65岁及以上男 901 65岁及以上女 90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6762 地理环境中水镇地势起伏,四面环山,居中低凹,似一个小盆地,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水资源丰富。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290m,最低海拔1450m,小区气候明显,呈立体型气候,年日照总时数1436小时,年平均气温13℃以上,年降雨量在600—1000毫米之间,全年无霜期240天,地处温和半干旱河谷地带,适宜多种农作物和蔬菜、水果的生长发育,俗有“蔬菜水果之乡”的美称。 农业发展中水镇辣椒产业 中水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这里气候温和,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大蒜、辣椒、烤烟等。中水镇建立了前河村蔬菜基地,总面积在1000亩左右,还大力发展烤烟等经济作物。特色产业主要有玉米、马铃薯、蔬菜、黄梨、苹果、烤烟、畜牧等。通过努力,现已建成6000亩大蒜示范服务基地;3000亩地膜早洋芋基地;5000亩莴笋等蔬菜基地;5000亩林果基地;2万亩优质烤烟种植基地。中水镇在友光、中河、小寨、建山四个村建成3000亩地膜早洋芋基地;在银水、上寨、正山、泉山四村建成5000亩莴笋等蔬菜基地;在中河、新光、友光、上寨、花桥五个村建成5000亩林果基地;在花桥等17个村建成2万亩优质烤烟种植基地。全镇仅蔬菜生产一项己形成七大蔬菜产业带的良好格局。 中水镇蔬菜种植面积1.55万亩,预计蔬菜总产量达5.45万吨,预计全年蔬菜总产值达3180万元,蔬菜种植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大蒜等蔬菜作物生长期短,不但不影响大季作物种植,还能起到轮作和改良土壤结构的功效,收获后,又可种植烤烟或玉米等大季作物。中水镇香辣味浓烈,等特点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中水镇苹果、黄梨等林果种植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与标准化生产上狠下功夫,着力改造“老、劣、杂”果园,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和“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商品转化率。现在,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主要分布在烟堆山、水果梁子。其中有500亩红富士、3500亩黄元帅为代表的苹果基地。 特色产业中水镇大蒜产业 中水镇先后在中河、新光、新街、前河、花桥五个村建成6000亩大蒜示范服务基地。中水镇新光村是一个回族聚居区,民种植大蒜,建立了多个大蒜党建示范基地,积极引导,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从引进良种、科学栽培入手,提高蒜质和效益,提高紫皮大蒜的规模化种植。新光村大蒜的产量远超原记载的全国第一名亩产624公斤的记录。品牌的优势推动了全村大蒜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前河村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有蒜头肥、瓣大、包衣紧、味辛辣等特点,蒜苔以翠绿鲜嫩清香、甘甜辛辣适中、体长均匀、味道鲜美为特点,久负盛名。在民间早有“唐蒜”之说,“大蒜之乡”的美称也早已饮誉昭通、威宁、水城、四川等城市。中水紫皮大蒜蒜苔粗细匀称,色彩鲜嫩有透明感,水分充足,口感好,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可生吃、泡吃、炒吃,具有开胃健脾、清火解毒的工效,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是外商们青眯的商品。蒜头因其瓣大,色彩纯。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勤劳的人民,被称为“中国紫蒜之乡”。 考古发现中水镇出土的铜剑鞘中水遗址群主要有鸡公山遗址、吴家大坪遗址、营盘山遗址、红营盘墓地、银子坛墓地等。中水遗址以专家全票通过的成绩当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系等单位对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与墓地进行了首次发掘,清理出祭祀坑、墓葬、灰坑和房址等200余处。 鸡公山遗址威宁中水鸡公山遗址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清理出祭坑、墓葬、房屋建筑、沟和路等丰富遗迹200多处,基本弄清了整个遗址的聚落布局。出土遗物中完整和可复原的陶、石器近千件,为鸡公山文化的命名提供了标准器形和典型器物组合。发掘19座,皆为不规则的竖穴土坑墓,其中仰身直肢葬13座,屈肢葬5座,二次葬1座。骨器主要有骨镞和骨饰,玉器主要有有领镯、环,铜器主要有细耳饰、有段铜锛和铜凿等。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水稻标本为探讨云贵高原早期水稻农业提供了珍贵资料。鸡公山遗址在发掘的300多个坑中80%以上的坑都有水稻颗粒出土。 吴家大坪遗址吴家大坪遗址是贵州省威宁县境内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1960年,贵州省博物馆在该遗址东侧陡坡下的中河大河湾冲沟采集到锛、斧等石器。1972年和1981年的调查分别在大河湾和吴家大坪遗址采集到一批陶片和磨制石器,初步断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95年和200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钻探,并试掘了3个稻谷坑,同时采集到一批陶器、石器和骨器。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本简报以2004-2005年的发掘资料为主,同时也包括遗址历年调查和试掘中发现的重要资料。 最近动态中水镇200万元饮水工程 6000村民受益近日,威宁自治县中水镇新街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随便走进哪家农户,打开水龙头,就会有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村民们说起这事就满脸兴奋:“如今咱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现在的政府真是太好了,连老百姓喝水的事都给解决。” 去年以来,中水镇采取自筹资金与水利部门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着力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日前,总投资210万元的中水镇第二期安全饮水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惠及5个行政村,新增管道10公里,可解决6000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首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已有3000多村民用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明年3月份可全面完工。 近年来,该镇加大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和改扩建力度,在项目村选择、工程建设监管和工程建后管理三个关键环节上狠下工夫,确保把农村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惠农工程。在项目村选择上,优先安排那些群众要求最迫切、人畜饮水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村,在确保水量充足、水质达标的基础上,按照择优原则确定水源井位和供水方案,达到了安全、经济、方便的建设目标。 据镇长许如龙介绍:目前,全镇15个村近8000多农户用上了自来水,计划在2009年底实现全镇19个村村村通自来水。 中水镇“三驾马车”拉动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年来,威宁自治县中水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发展烤烟、蔬菜、特色经果林的种植,促进了农民群众收入快速增长。 中水镇是威宁的烤烟大镇,今年,该镇主抓规划烟田布局面积、狠抓科技作示范、力抓质量促增收,全镇共种植烤烟27000亩,同时完成390座烤炉的改造,为确保烟叶质量打下了基础。截止8月22日,该镇已收购烤烟180万斤,均价在6元/斤以上;由于收购政策好,烟农售烟积极,目前,收购数量每天在以14万斤的速度增长,预计10月初可以完成全年的收购任务,从而实现700余万元的财政收入,同时为群众创造人均932元的收益。 中水镇的苹果远近闻名。近年来,该镇抓住中水苹果市场看好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苹果种植。目前,该镇有苹果基地3000亩,亩产量可达4000斤,亩产值可达4000元。 中水素有“稻田坝”的美称,同时也是大蒜的最佳适生区,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这里的紫皮大蒜非常俏市。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该镇逐年扩大了紫皮大蒜的种植面积。至今年,该镇大蒜种植面积达6000亩,按亩产值6000元计算,可为该镇带来人均878元的收入。该镇还由政府投资购进大方辣椒等优良蔬菜品种种子,分发给农户种植,可为群众带来人均50元的收入。 据镇长许如龙介绍,今年预定目标是人均增收165元,从目前的趋势看,仅烤烟一项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中水镇早熟马铃薯亮相市场 6月11日,笔者走进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镇前河、新光、中河、建山等万亩马铃薯连片种植村基地,正遇上在地里忙碌着挖刨马铃薯的许多农民,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垦上、河道边、庄稼地里,色泽鲜润、又肥又大的马铃薯堆成了小山,来自昭通、水城、四川、毕节等地的商贩络绎不绝,客商们素性把台枰摆放到薯地里,进行现场交易,争相购买。三三两两的大卡车在马路上不停的忙着运输,开着农用车运输马铃薯的中河村村民马仲达告诉笔者,今年他家种了4亩马铃薯,由于管理得当,薯种优良,又未遇干旱和霜灾,收成比去年翻了一番,按目前每市斤0.80元的市场价,预计创收可逾万元。他说,挖了马铃薯还可赶种烤烟或苞谷,种植早熟马铃薯非常划算。 从民谣看变化—中水镇烤烟生产收购见闻 “大炮撑着这片天,科技人员来田间;烟叶卖个高价钱,交烟不用挤半天。”这是近日笔者在中水镇烤烟收购现场采访时听到的一首民谣,短短的四句话,道出了该镇广大烟农今年的好收成、好心情。 大炮撑着这片天 “田头烟叶好,还望老天保”,深得造物主恩惠的中水镇是酷暑里冰雹经常“光顾”的区域。可今年中水广大烟农却去掉了这个顾虑…… 原来,为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该镇在灾害防范上加大了力度,主动争取县气象局的支持,在种烟区增设了两门“防雹”大炮,全力做好“冰雹”的防范工作。入夏以来,共驱散冰雹层云8次,兑现了烟农烟叶 “安然无恙”的承诺。友光村烟农陈佳理说:今年才不慌呢,“白雨”来了有两门大炮撑着,管好地头就行! 科技人员来田间 为确保全镇27000多亩烤烟增产,6500多户烟农增收,该镇一是成立了以烤烟为主的农业工作组,把农业服务中心、烟站技术人员编组入村指导烟农田间管理。二是加强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导。今年共建大型密集式烤房500多所,为让烟农快速掌握新式烤房的使用,技术人员们又纷纷深入农户给予指导。陈佳理说:科技人员指导我烤出的烟叶又黄又香,卖上了好价钱! 烟叶卖个高价钱 自8月9日开秤到29日,中水烟农卖烟均价达6.8元/斤。正因烟价好,烟农大多购置了农用拖拉机。自己驾车来卖烟的友光村烟农李朝开,一车烟卖了3637元,他说:“烟价好!三、四车烟就能买上一辆带后驱的拖拉机了。田间烟叶采收、成品交售都离不了,既省工、省力又保护烟叶,方便!” 交烟不用挤半天 在该镇烟叶收购站,你再也看不到往年收烟时人山人海、嘈杂混乱的场面,而是不争不挤、秩序井然。 今年该镇在烟叶收购上改变了往年随到随收的做法,采取计划收购、约时定量的办法,解决了烟农交烟时“一窝蜂”造成的“挤、乱、等”弊端,既方便了烟农,又规范了烟站的工作,深得烟农的称赞和好评。 中水镇出水洞风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