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山市人民医院
释义

中山市人民医院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座落在莲峰山脚西南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研究生教学基地、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学教育基地,2005年成为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荣誉

先后荣膺“爱婴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卫生部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中山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3月16日,其间数易其址、几度分合,历经一代代人的艰辛努力,励精图治,现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 康体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荣膺“爱婴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等称号,并与美国夏威夷皇后医院缔结为姐妹医院,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研究生教学基地、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学 继续教育基地。

简介

中山市人民医院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坐落在莲峰山脚西南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研究生教学基地、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学教育基地,2006年成为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先后荣膺“爱婴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卫生部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86万平方米,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舒适。拥有员工2073多人,其中高级职称241人。1999年设立了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基地,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独立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第一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地级市医院,引进培养博士后科研人才共51人。医院各类学科齐全、设备先进,设有床位1500张,39个临床科室,74个专科门诊。附设有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肿瘤研究所、中山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山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山市老年医学研究所;拥有东区分院、莲峰门诊、口腔第三门诊等分部。2009年总诊疗人数达188.69万人次,出院病人5.87万人次,手术3.07万台次。

医院坚持科技兴医的发展战略,2001年,医院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肝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及异基因)、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角膜移植等技术蓬勃发展。经卫生部评审成为省内唯一获准可同时开展心脏、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的地级市医院。2006年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第四例、广东省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术,2007年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亦通过卫生部准入评估,成为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标志着我院器官移植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成功实践于临床,并大胆在院前急救中运用,为ECMO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7年ECMO技术获得中山市科技奖一等奖。医院的中山市肿瘤研究所,被评为“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连续多次参加鼻咽癌国家攻关课题。心血管专科和器官移植专科被广东省卫生厅评定为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检验医学中心通过国家认可委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定。2009年4月由市政府拨款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256层螺旋CT落户我院,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同年9月,省卫生厅产前诊断评审专家组对我院进行评审,全面通过产前诊断项目审核,正式获得产前诊断资格。

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建成了数字化医院,实行了无纸化、无胶片化运作。医院现拥有50多个信息模块,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为医院管理、病人就诊构筑了高效的信息平台,带来了管理模式和就诊模式的巨大变革。《大规模集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优秀项目,医院数字化建设在国内享有胜誉。2006年,医院被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邀请参加研究“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被委任为第五组组长单位。2007年获得卫生部首批公布的“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医院”,同年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数字医学研究所”。2009年我院在国内率先开通114门诊预约服务,并实现了光盘刻录保存病历。《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医疗互动应用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科研课题荣获2009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院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建立广泛联系,自1993年以来,医院与澳大利亚医疗队共开展了6次“开心行动”。1998年与美国夏威夷皇后医院缔结为姐妹医院。2004年与瑞典哥德堡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合作,成立了中瑞合作头面部假体种植研究室。2004年与香港亚太口腔医疗组织合作,成立了亚太口腔种植培训中心。美国眼科、外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陈明博士每年来访医院1~2次,开展义诊、举办眼科国际进修班等慈善活动。医院还加强与香港医疗政策研究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伊丽莎伯医院、美国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等的联系,2009年11月,我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临床肿瘤学病毒和表遗传学合作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广泛的对外交流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医院迈开了与国际接轨的前进步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全体员工一直以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励着自己,不断追求和探索,为保障民众的身心健康而不懈努力。

医疗特色

一、医院信息化:

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建成了数字化医院,实行了无纸化、无胶片化运作。医院现拥有50多个信息模块,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为医院管理、病人就诊构筑了高效的信息平台,带来了管理模式和就诊模式的巨大变革。“大规模集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优秀项目,医院数字化建设在国内享有盛誉。2006年,医院被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邀请参加研究“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被委任为第五组组长单位。2007年获得卫生部首批公布的“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医院”。

二、器官移植中心:

医院坚持科技兴医的发展战略,医院2001年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肝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角膜移植等技术蓬勃发展。2007年经卫生部评审成为省内唯一获准可同时开展心脏、肝脏移植的地级市医院。2006年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第四例、广东省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术,标志着我院器官移植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至2009年12月,成功开展心脏移植22例,肝脏移植82例。器官移植的水平在广东省范围内名列前茅。

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简称“ECMO”技术): ECMO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院的该项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国内开展ECMO技术最早的医院之一。到目前为止,开展80多例,主要用于心肺功能衰竭方面的治疗,其中急性重型心肌炎已实施9例,在人体最长的使用时间达到20天。其中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成功率>90%,急性心肌梗塞导致心跳骤停配合原发病治疗成功率>90%。ECMO的有关研究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该技术得到了钟南山院士等著名医学专家的首肯,我院的专家多次到香港、深圳、东莞、北京安贞医院等处交流讲学并实地操作协助抢救病人。

四、肿瘤学研究:

中山是鼻咽癌的高发区,1978年我院富有前瞻性地成立中山市肿瘤研究所。从办公地点、设备支持,到人员配备方面给予保证,促进了肿瘤研究所、放疗科、化疗科等肿瘤学科组成的大肿瘤学科的形成。肿瘤研究所成为广东省鼻咽癌研究基地,是中山市唯一一家步入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的重点专科。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上“鼻咽癌高发现场筛查及早诊早治议案的评价”,完成了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多学科联合治疗对恶性肿瘤生存期的影响”,大力推广“采用ELISA方法检测EB病毒抗体进行人群鼻咽癌风险评估”项目。2009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临床肿瘤学病毒和表遗传学合作实验室,更大地促进肿瘤研究工作的发展。

五、心血管病专科:

我院的心血管病专科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具有雄厚实力,是广东省卫生厅首批确认的省医学特色专科。2004年医院成立心脏中心,将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小儿心脏科、介入室、手术室、急诊科、门诊、心电图室和超声心动图室等整合,集检查、治疗、康复、预防、科研为一体。心脏移植手术能够熟练开展,2006年成功开展全国第四例、广东省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术;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2009年完成介入手术越千例,被推荐为卫生部心脏介入医生培训中心;并成功应用心肌内心电图监测免疫排斥反应等国际先进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抢救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对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抢救成功率很高。2008年,中山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在我院成立,大大促进心血管病专科的发展。

六、医学检验中心:

2007年该中心顺利获得国家认可委颁发的ISO15189:2003标准认可证书,通过认可项目47项目。2008年11月,中国合格评审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对该中心进行ISO15189质量体系的首次监督和扩项评审,并顺利通过现场核查,我院的认可项目扩展为273项,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ISO15189:2007现场评审的医学实验室,也是通过认可项目最多的实验室。该中心借此实现了分析前质量控制规范化、技术操作标准化、检验结果可比性、检验流程合理化,检验报告周期明显缩短,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持续提高,取得了社会的信任,增加了病人对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医院的公信力。检验结果得到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承认,吸引了许多港澳的病人和健康体检者。

七、妇产科盆底功能康复、产前诊断: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据统计,至少1/3成年女性存在FPFD,主要包括尿失禁、肛门失禁、便秘和盆腔器官脱垂等。通常认为是怀孕、分娩、肥胖、药物、雌激素缺乏、盆底手术和神经损害等因素引起。FPFD可通过手术、药物、行为疗法、生物反馈和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FPFD,也可以用于预防手术及分娩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或者作为药物治疗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措施。我们综合运用各种盆底复健技术,着重于预防,兼顾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中山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4%,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我院产前诊断工作已经开展二十多年,经过广东省卫生厅严格评审,获得产前诊断执业资格。产前诊断中心设遗传咨询、超声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等专业组,依靠医院强大综合实力,设备先进,技术精湛。

八、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为了提高我院医疗及科研水平,我院于2008年8月开始筹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申报工作。专门成立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申报办公室、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受试者损害及突发事件处理专家委员会。同时,确定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妇科、血液科、普通外科、骨外科9个专业作为我院第一批申报专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制度及有专业特色制度体系,组织人员培训,以确保达到国家有关要求。2009年2月我院作为全市第一家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医院正式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于2009年6月接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派专家组的现场检查。专家组认为我院已具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各项条件,能够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受试者安全和权益。到目前为止,我院与牛津大学、拜尔、诺华、西安杨森等多家研发机构及医药公司有合作项目,其中已开展的临床试验(Ⅳ期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4项。待我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后,可进一步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

九、放射影像中心

——256层螺旋CT 放射影像中心下辖普通放射科、CT室、MR室、介入室,全面实现数字化、无胶片化,PACS、HIS系统的应用已成为我院数字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辐射东区、三角等镇区。介入室是中山市“十一.五”规划重点专科,年手术台数近两千例,开展现代介入医学领域的心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等绝大部分治疗项目。2009年引进256层螺旋CT,这一新型顶级CT产品最大技术亮点是能够以3倍64层CT扫描速度,2倍64层CT探测器覆盖宽度进行任何部位及范围的常规亚毫米精细容积扫描。这颠覆了以往冠状动脉的有创检查,实现了检查的无创性、高质量。无创的冠状动脉CT检查,免去了创伤性的介入检查,同时也大大节省了诊疗费用。

十、心理健康科:

心理健康科成立于1994年,设有心理健康门诊和心理健康治疗中心,日均门诊量越200人。心理健康门诊位于门诊大楼6楼,占地300余平方米,设有9个心理诊室。心理健康治疗中心于2009年8月装修一新后投入使用,装配心理治疗设备300多万元,占地600多平方米,是目前全市唯一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治疗中心。科室服务人群覆盖从中山到周边城市,以及欧美部分地区,形成了医院的一个服务品牌。科室负责人甘露春,为广东省知名心理医生,创造了从业14年接诊人次超过12万的业界奇迹。著有《心病谁没有》一书,在省级报刊发表论文、著作三十余篇。其健康博客,仅2008年已有700多篇文章,点击量超过238万。担任《健康时报》、《健康报》、《生命时报》等7份报刊的专业撰稿人,并在时尚杂志《甲壳虫》上开设心理健康专栏。荣获2008年度收狐博客“十大健康卫士”。

科研成果

2008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余元龙 原位肝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系列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杨有业 医学实验室ISO 15189国际标准认可及关键技术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袁小玲 洋葱伯克霍德菌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袁元杏 同种异体骨笼复合自身红骨髓植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蒋崇慧 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凌飞海 多学科综合治疗乳腺癌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曾伟英 肝、肾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张励庭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陈敬国免疫因子IL-6、18与HIE预后的相关性及NGF的早期干预作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何智勇 自体成骨细胞培养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2007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季明芳 鼻咽癌癌变临床前期监测肿瘤发展的前哨——血清学窗口期的意义和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谢钢中山市现代急救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梁燕嫦 个性化护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袁勇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救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赵惠霞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药物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高文军中山地区新型肝炎病毒SEN-V感染状况的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苏园园 端粒酶活性测定联合CA125预测卵巢上皮癌腹腔化疗的疗效及预后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韩燕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酸苷酸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袁元杏 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陈军生活化T细胞及其Bcl-2、CD95在马拉色菌毛囊炎中的作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缪健航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动脉缺血性疾病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邓向红 β-内啡肽及C反应蛋白在颅内感染中的变化

2006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谢钢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李青连续性椎弓峡部截骨椎管重建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何亚奇 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系列影像学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胡文Branemark 系统种植术骨碎分析及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李道帆 综合干预对中山市在职与离退休干部高血压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王得坤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

2005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王得坤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陈信康功能性神经外科学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林郁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生物相容性的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梁毅胸腔镜微创外科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作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董剑廷 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梁志翔 综合医院开展"一站式服务"对护理资源开发及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唐秉航 中晚期肝细胞癌螺旋CT、多层螺旋CT系列影像学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李明单纯性肥胖儿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

2004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王得坤 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市科技重大贡献奖 王得坤 (奖励个人,50万)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合作奖 王得坤 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季明芳 世界首报罕见核型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系列应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陈宏供肝原位灌注、快速切取、低温保存及修整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陈军生 《毛发学》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胡锡祥 内镜筋膜下小腿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疾病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姜海明 心脏直视手术自体血回输和异体血输注对比研究

2003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唐秉航 多层螺旋CT原理和临床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胡锡祥 腔内隔绝术治疗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许晓军 联合化疗与a—干扰素序贯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王得坤 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邓建伟 内窥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魏矿荣 中山市1970-1999年鼻咽癌发病、死亡、生存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李 明 PPD(结核纯蛋白衍化物)结果与婴幼儿哮喘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苏园园 微型宫腔镜临床无创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张 琦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2002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王得坤 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袁勇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余元龙 肝脏移植的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程伟民 采用ELSA方法检测EB病毒抗体进行人群鼻咽癌风险评估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邓向红 活脑灵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王得坤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胡泽民联合肝叶肝门区大血管骨骼化切除治疗肝门胆管癌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郑伟华 自动体外除颤在院前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董剑廷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定位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李晓群 脊柱、脊髓疾病系列MRI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凌飞海 三切口在高位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2001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魏矿荣 30年中山市全死因、恶性肿瘤死因系列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叶桂香 改良式30度会阴切口对伤口肿痛愈合的临床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何荣隹 改良式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麦建章 颅脑损伤血浆皮质醇水平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探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何庭宇 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姜海明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谢钢 肠外深静脉营养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梁毅 胸部CT表现对肺癌手术切除的预测作用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陆小军 化疗联合放疗分层综合治疗鼻咽癌的研究--附80例临床近期疗效分析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李青 同种异体骨笼在颈椎的应用评价

2000年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郑俊猛 透析型人工肾超滤在小儿心肺转流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陈觉尧 48例上颌前功尽弃突畸形术临床报道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唐秉航 CT鼻咽腔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吴子刚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四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李青 选择性动脉栓塞在脊柱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胡泽民 切除后介入与干扰素联用对巨大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探讨

中山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刘康髋、膝关节骨拆应用三维CT成像的临床研究

师资力量

现有员工21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300多人,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10名,客座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后13人,硕士45人,年门诊量19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4.49万人次,年住院手术近15000例次。医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医疗设备,如磁共振机、超高速多螺旋CT、ECT仪 、彩色超声心动图机等。手术室设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净化手术间10间,其空气净化度达到100级的有1间,1000级的2间,10000级的7间,走廊净化度为100000级。拥有麻醉工作站、全自动麻醉机、人工心肺机等先进设备。

医院坚持科技兴医的发展战略。2001年,医院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心脏移植、肝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异种胰岛细胞移植、角膜移植等技术蓬勃发展。2007年经卫生部评审成为省内唯一获准可同时开展心脏、肝脏移植的地级市医院。2006年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第四例、广东省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术。设在医院的中山市肿瘤研究所,被评为“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连续多次参加鼻咽癌国家攻关课题。心血管专科和器官移植专科被广东省卫生厅评定为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检验医学中心近300项检验项目通过国家认可委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定。拥有世界最先进的256层螺旋CT、MRI、直线加速器等一流的医疗设备。

服务

中山市急救中心肩负着全市重大事故的抢救和日常急救工作, 配备完善的急救指挥系统和堪称“流动医院”的救护车。为急诊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条件。现代化的门诊大堂,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的、优质服务。

医院各手术科已向微创化方向发展,微创治疗中心开展全方位的治疗项目。颅脑外科开展各类颅内肿瘤、动脉瘤显微外科及介入治疗。心胸外科开展胸腔镜辅助下同期肺大泡切除术、肺叶切除,电视腹腔镜手术已包括:肝叶切除、胆囊切除、半结肠切除、盘膜内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出术等,使微创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信息化网络已臻完善,包括了办公自动化系统、门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数字化影像中心(CR、DR)、临床信息系统等。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山市人民医院坚持以优质服务求信誉,发展科技求生存,科学管理求效益为宗旨,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医德、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信誉,积极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优质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而作出不懈地努力。

血液内科专家介绍

许晓军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血液内科主任兼输血科主任

出诊时间:星期四上午

医疗特长:

主治急、慢性白血病,各种贫血,出、凝血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医生介绍:

硕士,兼任广东省血液学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山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委、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编委、《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编委。从事血液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二十五年,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肿瘤医院等单位进修,专攻血液病专科并形成了自己的临床特点。

主要研究方向: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

科研及论文:

主持多项多项省、市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曾获中山市科学及医学科学进步奖。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血液病学专著一部(副主编)。

何慧清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医疗特长:

主治各种急慢性白血病、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

医生介绍:

学士,兼任中山市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199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15年,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进修一年,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老年白血病及骨髓增殖性疾病治疗对策研究。

科研及论文:

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及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参与多项省市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中山市医学科学进步奖。

郭子文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副主任医师 职 务:血液内科副主任

出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医疗特长:

专攻血液病诊治、自体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致力于血液专科疾病的诊治工作,在急、慢性白血病、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的诊治中取得良好疗效,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生介绍:

学士,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市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六年制)。从事血液、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十七年,有丰富的理论及床经验。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关心病人疾苦,尽心尽力为病人排忧解难。

主要研究方向: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

科研及论文:

参与多项省、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得中山市医学科学进步奖。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

牛晓敏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医疗特长:

擅长各种血液病诊治及骨髓形态学检查,熟悉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出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介绍:

硕士。2001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200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工作。长期从事血液内科临床、科研工作,有较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各种血液常见病的诊治。

科研及论文:

参与多项市级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宋奎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医疗特长: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曾前往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医生介绍: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血液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血小板输注个体化。

科研及论文:

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已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4篇。

黄贵年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四下午

医疗特长:

熟悉临床血液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医生介绍:

学士。200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于2005-2007年参加并顺利完成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热衷于从事临床血液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血液科常见病诊治。

黎伟超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医疗特长:

擅长各种急、慢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出血、凝血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内科常见急症的处理。熟练掌握血细胞采集术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

医生介绍:

学士。长期从事血液内科临床与研究一线工作,有较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各种血液常见病的诊治。

任志娟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三下午

医疗特长:

从事血液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对各种血液病的临床诊治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经验。

医生介绍:

硕士,兼任中山医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主要研究方向:

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诊治。

科研及论文:

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数篇,参编血液学专著一部。

邱大发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五上午

医疗特长:

从事血液内科专业多年,熟悉血液病的诊治,包括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各类贫血,发热查因,出凝血性疾病等。

医生介绍: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

科研及论文:

参与多项省、市科研立项,在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林淑华

科 室:血液内科 专 科:血液内科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医疗特长:

掌握常见血液病诊疗,能常规进行自体、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掌握干细胞采集、血细胞分离术。

医生介绍:

学士。1999年6月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同年7月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工作,顺利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及住院总工作,曾在南方医科大学血液内科进修一年。从医十年,内科基本功扎实。

主要研究方向:

各种血液病诊疗。

产科专家介绍

沈卓娜

科 室:产科 专 科:产科

职 称:主任医师

医疗特长:

擅长优生咨询、高危妊娠专科、优生咨询、高危妊娠。

医生介绍:

从事妇产科工作二十九年。现任中山市中华医学会分会委员、中山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成员、中山市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成员、中山市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中山市人民医院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对高危妊娠管理及诊治,产科急危重抢救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泳珊

科 室:产前诊断中心 专 科:产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职 务: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兼产科副主任

医疗特长:

能独立完成妇产科各类手术,如钳产术、各式剖宫产术、卵巢瘤剥除术、简单及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等,并能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如钳产术、卵巢瘤剥除术、简单及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具有独立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羊膜腔穿刺及脐带穿刺术,并能作染色体核型分析,擅长于优生优育的咨询、产前诊断及高危妊娠的诊治。

医生介绍: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

胡晓婷

科 室:产科 专 科:产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医疗特长:

擅长高危妊娠专科;能熟练完成各种妇产科常用手术;对妇科炎症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有效地诊断及鉴别宫颈疾病,早期发现宫颈癌。

医生介绍:

擅长高危妊娠专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完成子宫全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输卵管吻合术、阴式全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剖宫产术、产钳术等妇产科常用手术。在妇科炎症,如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炎、急、慢性念珠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不孕症等治疗有独到的方法,能熟练地应用阴道镜检术,有效地诊断及鉴别宫颈疾病,早期发现宫颈癌,提高宫颈癌病人的生存率。

汪丽兰

科 室:产科 专 科:产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医疗特长:

擅长高危妊娠及习惯性流产咨询及诊治,能独立完成妇产科各类手术;擅长于优生优育的咨询、习惯性流产及高危妊娠的诊治。

医生介绍:

擅长高危妊娠及习惯性流产咨询及诊治,能独立完成妇产科各类手术:各式剖宫产、钳产、负压产、臀牵引、宫外孕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卵巢瘤切除术,简单及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等;对妇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于优生优育的咨询、习惯性流产及高危妊娠的诊治。

陈泳珊

科 室:产前诊断中心 专 科:产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职 务: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兼产科副主任

医疗特长:

能独立完成妇产科各类手术,如钳产术、各式剖宫产术、卵巢瘤剥除术、简单及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等,并能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如钳产术、卵巢瘤剥除术、简单及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术等手术,具有独立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羊膜腔穿刺及脐带穿刺术,并能作染色体核型分析,擅长于优生优育的咨询、产前诊断及高危妊娠的诊治。

医生介绍: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

陈宏霞

科 室:产科 专 科:产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职 务:产科副主任

医疗特长:

擅长高危妊娠管理及诊治、产科急危重抢救、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

医生介绍:

学科带头人。从事妇产科工作十多年。现为中山市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中山市人民医院孕产妇抢救小组成员。对高危妊娠管理及诊治、产科急危重抢救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皮肤科专家介绍

陈军生

科 室:门诊 专 科:皮肤科职 称: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一至五全天

医疗特长:

擅长性病及各类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和诊治;熟练应用各种皮肤美容技术解决皮肤附属器疾病和损容性皮肤病难题。在过敏性皮肤病、红斑狼疮、药物疹、真菌病、痤疮及毛发病等方面,专业技术有相当高的造诣。对斑秃、化妆品皮炎、特殊类型的梅毒及马拉色菌毛囊炎等病种有颇深入的研究成果。对重症皮肤病的诊疗及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生介绍:

现任中华医学会中山市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全国兼广东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广东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专科会员、亚太地区真菌学会会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市医学会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头皮健康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广东药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专项研究皮肤及毛发美容问题的解决方式,在皮肤附属器疾病和损容性皮肤病方面充分提高皮肤美容技术的功效。探讨与红斑狼疮等皮肤结缔组织病、各类型银屑病、大疱性疾病等难治性皮肤病相关的治疗技术。深入了解化妆品在皮肤、毛发上的应用及其对表皮和毛发可能的影响,从而找出临床处理方案。

科研及论文:

曾在皮肤性病、皮肤美容专业杂志发表相关的专业论文、论著十多篇,并主编皮肤科专业著作两部。主持过省、市级科研项目多个,其中获奖情况如下:

1.活化T细胞及其BCL-2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作用,获2008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毛发学研究,获2004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姜昱

科 室:皮肤科 专 科:皮肤科职 称:副主任医师 职 务:皮肤科主任

出诊时间:星期一、三上午

医疗特长:

对皮肤病、性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皮肤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均具有独到的治疗方法。主要专业特长为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医生介绍: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曾在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上海外国语学院科技英语班进修、学习。毕业后一直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

科研及论文:

多篇医学论文发表于国内专业医学杂志。

张艳彩

科 室:皮肤科 专 科:皮肤科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主要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生介绍:

1997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已六年多。

周颖

科 室:皮肤科 专 科:皮肤科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对各种皮肤性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生介绍:

1996年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皮肤科工作,并于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皮肤性病半年。

叶楠

科 室:皮肤科 专 科:皮肤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致力于皮肤性病临床工作,掌握皮肤病及性病的防治,以及皮肤性病领域大部分疑难疾病的诊治术。

医生介绍:

1992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医学院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获硕士学位。

雷立清

科 室:皮肤科 专 科:皮肤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皮肤病、性病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对内科、急诊科疾病也有较全面的认识。对过敏性疾病、免疫性皮肤病、疑难重症皮肤病、性病尤为专长。

医生介绍:

199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师从著名的变态反应学专家朱大勋教授,获硕士学位。2005年在复旦大学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进修半年。

科研及论文:

多篇医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

脊柱外科专家介绍

李青

科 室:骨二科 专 科:脊柱外科

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骨二科科主任

出诊时间:星期四上午

医疗特长:

在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特别是在颈椎疾病、脊柱后凸、侧凸畸形矫形及脊柱微创治疗有深刻研究,同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创伤、脊柱肿瘤、结核、脊柱滑脱等方面有独到经验,首创连续性峡部截骨椎板成形椎管重建术。

医生介绍:

兼任中山大学临床教授,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专家库成员,脊柱外科专家,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任《实用脊柱外科学》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

脊柱后凸畸形、脊柱侧弯畸形的矫形、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疾患、脊柱外伤、脊柱肿瘤、结核、脊柱滑脱等等。

科研及论文:

参加编写《脊柱截骨术》、《实用脊柱外科手术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并在国家级杂志发病论文10余篇。

科研项目:

1.“广东省中山市城乡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普查及防治”获1999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弯”获1997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多节段‘V’型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脊柱后凸畸形”获2000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连续性椎弓峡部截骨椎管重建术的临床研究”获2007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近端压缩-远端撑开治疗胸腰段屈曲型骨折错位”获1995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6.“经前路减压植骨治疗颈椎中下段外伤错位并脊髓损伤”获1996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7.“高位颈髓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一例报告”获1997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8.“选择性动脉栓塞在脊柱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获2001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同种异体骨笼在颈椎中的应用评价”获2002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0.“切钩减压双向力矫形治疗脊柱滑脱”为1997年广东省重点科研项目;

11.“腰椎管重建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为2000年广东省重点科研项目;

12.“人工椎间盘的临床应用研究”为2001年中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

13.“Luschka关节的多维CT影像学在颈椎病中的诊断作用”为2001年广东省科研立项课题;

14.干细胞 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为2003年中山市科研立项课题;

15. “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应用研究”为2003年中山市科研立项课题;

16.“微创下腰椎单侧弹性固定的临床研究”为2008年中山市科研立项课题。

袁元杏

科 室:骨二科 专 科:脊柱外科

职 称: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五上午

医疗特长:

擅长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及腰椎骨折瘫痪、椎管内肿瘤、脊柱结核、腰椎退行性变、脊柱侧弯、脊柱先天性畸形、腰腿痛、创伤骨折、血管肌腱和神经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尤其对腰椎间盘镜下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及采用多种椎体成形术式微创治疗脊柱骨折有深厚的造诣。

医生介绍: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腰椎间盘镜下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及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颈腰椎骨折瘫痪、椎管肿瘤、腰腿痛等。

梁道臣

科 室:骨二科 专 科:脊柱外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四下午

医疗特长:

从事脊柱外科研究,对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与骨肿瘤、脊柱侧弯、脊柱结核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的颈椎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椎体成形术等治疗。

医生介绍:

博士后。200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脊柱外科。

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脊柱外科研究,对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与骨肿瘤、脊柱侧弯、脊柱结核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的颈椎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椎体成形术等治疗。

科研及论文:

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6篇。

科研成果:

1.“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中山市科委资助课题。

2.“X-STOP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获中山市卫生局课题资助。

3.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的MRI评价。

赵成毅

科 室:骨二科 专 科:脊柱外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一至五

医疗特长:

擅长颈、肩、腰,背部各类疾病所引起的头晕、乏力、疼痛、麻痹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如:各种脊柱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颈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或伴发骨折的预防和治疗等。

主要研究方向:

1、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2、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保健和临床治疗的应用研究。3、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及手术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张爱明

科 室:骨二科 专 科:脊柱外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三下午

医疗特长:

脊柱与骨肿瘤、脊柱侧弯、脊柱结核、脊柱肿瘤、椎体成形术等治疗。

医生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及骨组织工程研究。

梅治

科 室:骨二科 专 科:脊柱外科

职 称: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医疗特长:

从事脊柱外科多年,熟悉脊柱外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

医生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

脊柱脊髓疾病的临床治疗。

骨外科专家介绍

刘康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骨一科科主任

出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医疗特长:

擅长四肢骨、关节、骨肿瘤等相关骨科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关节外科,主刀完成髋、膝人工关节置换上千例,尤其擅长复杂型、高难度、高龄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翻修等。对关节镜微创技术有深入研究,主刀完成关节镜下膝关节ACL、PCL韧带重建、半月板损伤修复、关节镜下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固定等上千例。能够熟练应用关节镜治疗踝部、髋部、腕部等部位的关疾病。对于骨肿瘤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恶性骨肿瘤的有条件综合保肢治疗。

医生介绍:

中山市骨科专业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骨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关节外科学会委员,中山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兼职教授。享受中山市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

关节疾病,骨肿瘤,脊柱疾病,骨创伤的诊治。

何智勇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医疗特长:

擅长于骨科创伤、关节、肿瘤疾病的诊治。熟练完成对四肢创伤的处理,包括各部位骨折的各种内、外固定手术。擅长对四肢恶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综合保肢治疗。对四肢关节疾病有较深的认识、研究,能熟练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游离体取出、关节镜下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固定等复杂手术,尤其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

医生介绍:

硕士、中山大学硕士导师。中山市骨科学会委员、秘书。

主要研究方向:

1、四肢创伤、骨折的复位、固定、微创治疗;2、关节镜下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人工关节置换;3、骨肿瘤的早期诊断、综合保肢治疗。

陈尔东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医疗特长:

主要专长于骨科创伤、关节、肿瘤疾病的诊治。能熟练、准确完成对四肢创伤的处理,对四肢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有独到见解、研究,尤其擅长于对四肢恶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综合保肢治疗。对四肢关节疾病有较深的认识、研究,能熟练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游离体取出、关节镜下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固定等复杂手术

主要研究方向:

骨关节创伤各种常见病的诊治。

曾毅军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职 务:骨一科副主任

出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医疗特长:

从事骨科专业临床工作30余年,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于创伤骨科(四肢、关节骨折)、小儿骨科,骨关节(先天性、后天性)畸形矫形、显微外科、手外科等。

医生介绍:

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山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四肢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复位内固定及其功能康复。2.皮瓣转移手术,应用于难愈伤口的治疗。

科研及论文:

1.2008年中山市卫生局基金项目:牵开外支架加局部有限切开内固定在桡骨远端及关节面骨折脱位的应用。

2.2009年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余新平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医疗特长:

擅长骨关节、创伤、肿瘤、脊柱疾病的诊治,对四肢畸形矫形有一定见解,能准确完成对四肢骨折的处理,包括四肢关节内骨折,特别是对髋臼骨折的处理。能熟练掌握对骨性关节炎的处理,包括人工关节置换,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关节镜技术也有一定的了解。

医生介绍:

硕士。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骨关节、关节镜、创伤、骨肿瘤。

科研及论文:

1. 2006年中山市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磁刺激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2. 2006年中山市医学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可注射型硫酸钙MIIGX3与PMMA及CPC在椎体成形术中的比较研究;

3. 2008年中山市卫生局基金项目:侧入镜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研究。

蔡荣辉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擅长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和研究;能熟练完成四肢创伤的处理,包括各部位骨折的各种内、外固定手术。

医生介绍:

中山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骨关节创伤各种常见病的诊治。

张洪涛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擅长骨、关节创伤、骨盆骨折的综合诊治,能熟练完成四肢骨折的各种内、外固定手术,对肢体严重创伤、多发骨折的综合救治,软组织缺损的显微修复及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有独到研究。能熟练完成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相关疾病。

医生介绍:

博士后。《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骨创伤修复、关节疾病的诊治、骨组织工程。

安宁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擅长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骨关节疾病有较好的认识和研究;能熟练完成骨关节病外科手术治疗及四肢创伤的处理,包括各部位骨折的各种内、外固定手术。

医生介绍:

中山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四肢创伤、骨折的复位、固定、微创治疗;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下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

王金军

科 室:骨一科 专 科:骨外科

职 称:主治医师

医疗特长:

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骨关节疾病有较好的认识和研究;顺利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知识扎实能熟练完成骨关节病外科手术治疗及四肢创伤的处理,包括各部位骨折的各种内、外固定手术。

医生介绍:

中山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四肢创伤、骨折的复位、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微创治疗。

医院地址

中山市孙文中路2号。

经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公共汽车有:1、2、3、4、5、7、10、11、13、17、20、21、23、27、32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