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山门 |
释义 | 1 南京中山门建于明代的,经历几百年的风雨。中山门前身为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将门拆除,把门基挖低,又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在中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可通汽车,为通向中山陵的大门。 中山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原名朝阳门,因其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1366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建此门。当时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湘军曾经多次在此激战。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也是从这里进攻南京城。民国时,因迎奉中山先生灵柩归葬中山陵,国民政府将门洞狭小的朝阳门拆除,挖低门基,改筑为三孔券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将七处城门改名,并加以整修,其中朝阳门即改名为中山门,并沿用至今。 ◎ 交通公交线路:163路 36路 55路 59路 5路 805路 9路 游1路 游2路 2 西安中山门西安中山门,是在西安城墙东侧的一座城门。于1926年由冯玉祥主持修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门,群众俗称小东门。附近街道亦泛称中山门。中山门共有南北两座门洞,南侧门洞名为东征门,北侧门洞名为凯旋门。其中北侧凯旋门至今仍保存着中华民国时期的木质城门板,也是西安城墙各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着门板的城门。 ◎ 历史沿革1927年初,冯玉祥倡议开辟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中山门并列着两个门洞,冯玉祥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 1927年5月1日,冯玉祥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玉祥再未率师回西安。 中山门北侧凯旋门至今仍保存着中华民国时期的木质城门板,也是西安城墙各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着门板的城门。 ◎ 地理位置以中山门外,南北向为环城东路(北段),门内南北向为顺城东路(北段)。 中山门向东(城外)连接伍道什字西街,向西(城内)连接东新街。
3 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天津市河东区的一个住宅区,位于津塘公路上中山门桥旁。周边有二宫公园、第三中心医院、四十五中学、津滨轻轨车站等。中心为中山门公园。津滨轻轨原来的终点站就坐落在中山门(现已经达到十一经路)。 据史料记载,1986年8月12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天津中环线工程时,曾在中山门蝶形立交桥上亲切接见了设计者胡习华,邓小平说:“这座桥很漂亮,你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谢谢你。” 历史1860年(清咸丰十年)初,驻防天津的清军统帅僧格林沁为抵御英法联军的入侵,挖土为濠,垒土为墙,修筑了一条东起沈庄子,东北至锦衣卫桥,向西至窑洼、玉皇庙;西北起南运河三元村,经湾兜折向东南,再经海光寺东南行,直到梁家园的墙子与墙子河,全长18公里,设营门12座。后经重修,营门增至14座,今日的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北营门、西营门等等都是那时留下的地名。自20世纪初,墙子被铲平,墙子河或废弃,或成为市区排水明沟。1970年海光寺至大营门段改为地铁,剩余部分陆续改建为暗渠,保留在地面上的只有三元村至红旗河部分。 (600岁的天津) 中山门地区,解放前是一片荒地,地势低洼,常年雨浸。它的西面是芦苇塘,东面是乱葬岗。日寇曾在此设打靶场,在附近建“华北物资总库”(今新仓库)。由于它是由东郊进津的门户,47年国民党为加强城防工事,在津塘路与东兴路交口处(今蝶式立交桥处)设卡口,马路两侧各建了一座碉堡,中间修了两扇大铁门,连接碉堡、铁门的墙东面有一块汉白玉匾,上书“中山门”三个苍劲大字,这便代替了地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