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释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黄金地段石牌岗顶(天河路600号),紧邻地铁三号线D出口;毗邻天河体育中心、广州火车东站、天河客运站、华南快速干线出口,交通便利。医院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有职工近2000人,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以及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 所属地区:广州市天河区 电话区号:020 邮政区码:510630 医院简介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 医院规模医院占地面积62189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5619平方米。编制床位682张,实际开放840张。凭借技术与服务的优势,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医院各项指标持续增长:2000年门、急诊量86万多人次;年手术总例数达7000多人次;出院人数达1.6万人次;病床使用率达94.3%。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授予点32个、博士2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5个,并于2006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现有硕士生导师120人,博士生导师37人。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快速提升,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委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340 项;此外,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有 8 个专业获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教育部基因疫苗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研究中心 3 个,广东省重点研究实验室 个;主办和承办了《新医学》 、《国际内科学杂》及《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等国家级杂志。 医院优势传染病科在国内综合医院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开放床位152张;是博士后流动站、国内访问学者培养基地、卫生部临床药物评估基地、广东省重点学科。该科开展的肝炎病毒的血清学和核酸检测,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与临床诊断研究始终与国际保持同步。在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在重症肝炎的抢救和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胸心外科的肺癌研究依托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在诊断治疗上居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该科成功地进行了气管隆突切除术,标志着其气管外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博士点耳鼻喉科开展的内窥镜鼻窦外科、鼻颅底外科、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精神心理科是国内综合医院中建立最早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专科之一,设置床位60张。风湿病科是国内三大风湿病研究中心之一,对风湿热的实验诊断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成果突出。骨髓移植中心于1995年成功进行了广东省首例成人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该例患者至今存活;1999年,又成功进行了广东省首例无关供者骨髓移植术,此类手术目前在国际上的成功率还很低。1999年9月成立的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是广东首家儿童行为障碍防治的专门机构,并在汕头设立了培训基地,已接待来自国内、东南亚、美国、荷兰等地的患者前来就诊。2000年成立的腔镜中心充分发挥其多学科合作的技术优势,开展了多项国内首创的手术项目,如腹腔镜辅助门脉肝硬化巨脾切除术、胸腔镜辅助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等等。 医院建设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拓展医疗服务范围的同时,医院还致力于内涵建设:制订医疗质量量化标准、制定目标管理规定、加强成本核算、改善就医环境,充分体现了以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大众的宗旨。 医院注重把当代科技手段转化为高效的医护运作机制,全方位引入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包括住院病人“一日清单”查询系统、门诊医疗费用查询系统及导诊系统;引进合理用药检测软件。目前,电子病历的研制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0年,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挂靠该院成立,以若干常见病、多发病为研究对象,寻找疾病诊治处理的最好证据,形成医院里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引,以指导全体医务人员的临床行为,使患者得到最好的照顾。 2001年广州市全面启动医保工作后,中山三院被指定首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之一,以及广州市离退休托管人员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试点医院。 医院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交通路线周边公交(岗顶站):18 194 197 210 214 22 234 240 242快 242 266 272 307 406循环线 561 夜23 夜34 夜41 夜43 夜46 138 177 197 224A 224 235 248 269 272 298 33 406循环线 549 大学城5线 高峰快线21 夜19 夜34 夜38 夜43 夜46 夜48 夜9 289 289快 296 50 515 549 561 657 高峰快线18 夜17 夜19 夜25 夜38 夜41 夜47 夜9 178 医师介绍静进教授,儿童心理行为专家。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儿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妇幼系主任、儿少卫生教研室主任。早年师从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龚耀先教授和著名儿科学家郭迪教授,后赴日本,参与中日合作研究并受聘为日本白百合大学儿童发育行为专业客座教授,在儿童发育和心理行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儿童学习困难的基础研究成绩突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基金在内的多项课题研究,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儿童学习困难筛查量表》,临床咨询和治疗经验丰富,主持的研究获得卫生部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在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防治继续教育中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心理卫生”的负责人。 邹小兵硕士导师,多年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工作,熟悉各类儿童疾病,尤其对小儿发育行为障碍.儿童孤独症.小儿遗传病和血液病经验丰富。 发育行为儿科学专家。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儿少专业委员会委员、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儿科副主任。1998年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师从著名儿童气质学家Bill Carey学习发育行为儿科学以及儿童气质。主持制订《早期婴儿气质量表》,编写《现代育儿理论与实践》,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的负责人。在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尤其是在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行为矫正以及婴幼儿养育和早产儿早期教育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惠芹从事儿科临床、教学与科研10余年。小儿血液病及肿瘤(营养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等)、儿童呼吸道感染、儿童保健。 肖作源医疗专长: 在新生儿疾病、儿童呼吸、感染、消化、营养性疾病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精通儿童长期慢性咳嗽、哮喘、儿童消化道溃疡、厌食和营养不良的治疗。熟练掌握儿童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各种儿童危重症的抢救 。 社会兼职: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降消”项目省级技术专家。 李建英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儿科临床工作。从医1,年,儿科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医疗技术水平高,医德高尚。不仅能熟练处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小儿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而且对儿科疑难危重病亦有一定的处理能力。现主攻发育行为儿科学,尤其对儿童多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行为问题的纠治以及儿童保健.儿童营养,具有独特的见解。 唐新意任儿科临床医师 20 多年,对儿科常见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小儿心血管疑难病危重病有丰富临床经验,熟练主持新生儿气管插管、儿童股静脉插管、儿科心导管、骨穿、腰穿等操作。 张雪华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儿科副主任。从医二十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新生儿疾病,包括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有独特的经验,疗效满意。 地理位置地址:天河路600号 医院建设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拓展医疗服务范围的同时,医院还致力于内涵建设:制订医疗质量量化标准、制定目标管理规定、加强成本核算、改善就医环境,充分体现了以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大众的宗旨。医院注重把当代科技手段转化为高效的医护运作机制,全方位引入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包括住院病人“一日清单”查询系统、门诊医疗费用查询系统及导诊系统;引进合理用药检测软件。 目前,电子病历的研制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0年,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挂靠该院成立,以若干常见病、多发病为研究对象,寻找疾病诊治处理的最好证据,形成医院里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引,以指导全体医务人员的临床行为,使患者得到最好的照顾。2001年广州市全面启动医保工作后,中山三院被指定首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之一,以及广州市离退休托管人员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试点医院。 医院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