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蛩蠊 |
释义 | 中华蛩蠊是中型昆虫,体细长,无翅,暗灰色,触角丝状,复眼小,尾须长,颇似双尾虫。多栖于1 200 m高山的苔藓、石块下和土中,种类极少。1985年我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区首次发现蛩蠊目昆虫,并被命名为“中华蛩蠊”,为我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 中华蛩蠊拉丁学名:G。Ilo。。na stnens0分类:有翅亚纲蛩蠊目。 名称: 中华蛩蠊 别名: 无 分类地位: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蛩蠊目、蛩蠊科 学名: Galloisiana sinensis 分布范围: 吉林长白山 数量: 罕见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濒危原因:1、栖地遭到破坏 2、分布区过于狭小 形态特征体长形,长约10毫米,头宽3毫米。背面和头部棕黄色,较暗,腹面、足、触角晓瑰色,较淡。体表被细毛,腹部两侧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状毛。头宽大,复眼黑色,且略狭,复眼下方有2根刺状毛。唇基倒梯形,上唇略半圆形,下颚内颚叶基部着生一排刷状长毛,前端具2个小齿状突起。下颚须5节,第3节为1、2两节长度之和,约与第4节等长,第5节略长,顶端尖。触角丝状,34节,基部节较粗而短,向端部渐变细长,第一节最粗,第2节短,第3节约为第2节长的2-2.5倍,第4个节领,自第10节起逐渐变长。前胸背板长略胜于阔,前端较阔,后缘中部明显向内四进,中胸背板中长略短于后缘宽度,基部显较前胸背板后缘为狭。后胸背板阔约为其中长的1.7倍。腹部背板IO节,密生深棕色绒毛,中部数节较阔,各节后角,有时包括后缘着生1或2根暗棕色刷状毛,末节(肛上板)端缘呈钝三角形,中央延伸成一向下弯曲的锥状体。尾须9节,基部两节很短。前足腿节粗短,长约为其中部最宽处的3倍,背面着生2行刺状毛,每行3-4根,外侧面光,内侧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内沿着生一排刺状毛,约15-18根,多数集中在端半部;胜节略短于腿节,腹面具2行刺状毛,每行4-5根,端末有2距,附节5节,背面观14节呈三角形,第5节长卵形,爪单齿。中足腿节显较前足为细,各侧面着生刺状毛;腔节约与腿节等长,各侧面具刺状毛,端距2根,附节同前足,后足腿节显较前、中足细长,背面具刺状毛2行,内侧面1行,腹面内沿10-12根,外沿7书根,胶节长于腿儿 跑节显长于前、中足附节。 识认方法身体细长,没有翅膀。背面和头部棕黄色,较暗。腹面、足和触角琥珀色,较淡。体表有细毛,腹部两侧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状毛。头宽大,中央有一个模糊的黑斑。较小的黑色复眼,丝状触角,有34节,尾须很长。 生态习性住:国内分布于吉林长白山的海拔2000米处,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 行:夜晚活动。主要为爬行。 休息:隐匿于石头下、朽木下、苔藓上及洞穴中。 食:杂食性。以植物和小虫为食。 繁殖:卵生成长,变态不明显.。此类昆虫生活于高山和高原,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白天隐藏于石下,朽木下,苔薛或土中及洞穴中,多于夜间活动,取食植物或小虫。 地理分布中华蛩蠊在中国分布于吉林长白山的海拔2000米处,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 生长繁殖中华蛩蠊为卵生成长,变态不明显。雌虫羽化约1年后成熟,在土内或苔藓上产卵。卵期约1年化为若虫,约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种类栖居于穴洞内。 濒危原因1、栖地遭到破坏; 2、分布区过于狭小。 相关信息1985年,中国昆虫学家在中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区首次发现了这种蛩蠊目昆虫,后正式被命名为“中华蛩蠊”。 1988年,中华蛩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中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 蛩蠊目蛩蠊目昆虫通称蛩蠊,以其既像蟋蟀(蛩)又似蜚蠊而得名。身体为扁长形,体长13一30毫米。体色为暗灰色,无翅。头部为前口式,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呈丝状,28一40节,表面有很多刚毛。复眼小,近圆形,位于头部两侧前方,无单眼。 胸部发达,前胸最大,3对足相似,跗节5节,末端有2爪,无爪垫。雄虫每1跗节下有片状物。 腹部10节,第10腹节有1对长尾须,8一9节。雌虫产卵器极似螽斯的产卵器。雄虫腹末有1对左右不对称的针突。 变态类型为渐变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幼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由于成虫无翅,变态显得不明显。雌虫产单枚卵于土壤中、石块下或苔藓中,卵黑色。卵期1年,若虫8个龄期,约经历5年。幼虫与成虫相似。 蛩蠊目昆虫仅产于寒冷地区,见于北美洲西岸、日本和我国长白山地区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尤其在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夜出活动,以植物及小动物的尸体等为食,白天隐藏于石下、朽木下、苔藓下、枯枝落叶中或泥土中。一些种类生活在洞穴中。个体稀少,极为罕见。 蛩蠊目已知只有1科、4种,我国已知仅有1种。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