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情 |
释义 | 《中华情》是一档以音乐为主的综艺性节目,采用音乐竞赛的形式,将歌曲、才艺表演、游戏、互动等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每期节目都会邀请香港、台湾甚至是海外的艺人参加。同时在选手的比赛环节,也会不定期的邀请一些留学生或在网络上发表过音乐作品的外国朋友参与。 栏目介绍《中华情》栏目分为特别节目和日常节目两种内容和形态。 特别节目: “中华情大型歌会” 每期时长90分钟,每月会与《中华情》日常栏目穿插播出。特别节目将依然保持原有的大型全球华语流行歌曲演唱会的形式。精粹展示台湾、香港、澳门、大陆等全球华语音乐雅歌劲曲,在传播音乐的同时,也把当地的文化、音乐、时尚、民族风俗等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华情》每期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录制。分为国内版和海外版。国内版将采用“主题城市”的形式,每期节目都选择在最具活力的现代城市或是历史文化名城举行,将这个城市最具特色和最具知名度的实景作为舞台。海外版选择那些华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国外城市,向世界展示国内最顶尖的音乐艺术。 日常节目:“中华情—情艺在线” “情艺在线”是“中华情”的一档子节目,2006年2月3日央视4套首次播出。在同一段播出时间里,“情艺在线”与“中华情大型歌会”轮流播出。 “中华情――情艺在线”是一档以音乐为主的综艺性节目,采用音乐竞赛的形式,将歌曲、才艺表演、游戏、互动等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尤其讲求主持人与嘉宾及现场观众的互动。因此每期节目都会邀请香港、台湾甚至是海外的艺人参加。同时在选手的比赛环节,也会不定期的邀请一些留学生或在网络上发表过音乐作品的外国朋友参与。这些男孩和女孩们的才艺大比拼,演绎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 优势特点《中华情》晚会的精彩耐看就在于它豪华的演员阵容,震撼的视听感受,国际化的主创队伍和覆盖率最广的制作、播出渠道。制作大型综艺娱乐类节目离不开两大核心要素:人员与设备。 人员 为确保晚会的高水准,导演组从控制单个节目的高质量入手,严格甄选上台演出的每位演员。确保节目具有鲜明的特色,搭建了两岸三地演艺界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具有国际水准、民族特征、时尚品味和精良包装。 设备 作为央视国际频道推出的首个面向全球华人的国际性大型歌会,《中华情》在舞台设计、舞美灯光及演出各方面都是采用当时国际最一流的技术和设备。比如演唱会中的水银反射灯是国内演唱会首用的,它能制造出神奇而美丽的光晕效果。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灯、光、影、景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意境。如风景绚丽的大海、森林、高山、湖泊,或者是喧闹繁华的都市等。 凭借“真功夫”,《中华情》就在国内掀起了全球华语音乐狂飙。上海、广州、南昌、武汉、泰安、潍坊、江苏同里、浙江永康、广西南宁等地纷纷留下了《中华情》的“身影”。在获得众多国内电视观众认同的同时,《中华情》也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关注。 任务使命作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栏目,目标观众锁定为高文化层次的都市白领的《中华情》还承载着外宣任务,在吸引了众多国内时尚白领一族的同时,还要吸引海外华人华侨关注。 考虑到绝大多数海外华人与内地观众在生活环境、所处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不同—前者更时尚、更前卫,习惯的节奏也更快,因此,在《中华情》筹备初期,导演组就确定了栏目主要承载“都市文明”宣传的创办理念。 都市文明类栏目需要的是节奏明快、时尚,增加观众在节目中的参与内容与数量,增强互动热烈的场面。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要在整体节目中,减少语言元素的运用—语言是鲜活的,变化的,在海外久居的华人不容易深入了解内地风趣幽默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观赏起来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中华情》语言类节目比较少。 重要活动2004年9月28日,上海黄浦江畔,央视2004年中秋晚会—“浦江月·中华情”大型直播晚会的主会场,像一艘蓄势待发的大船,停靠在黄浦江边和浦东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月圆之夜海内外的流行巨星和杰出华人华侨欢聚在明珠塔下,形成世界华人真情相融的中秋大聚会。 2005年1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华情·2005海外新年音乐会”奏响春天的乐章,展现民乐的精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介民族音乐,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整体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音乐特殊的韵律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2005年9月17日,我国四大名楼黄鹤楼旁,“江城月·中华情”央视2005年中秋双语晚会在武汉举行。整台晚会历时两小时,共分四个章节:皓皓中秋月,悠悠华人心;大江映名楼,两岸踏歌声;祖国百业兴,民族一家亲;不眠江城夜,无尽中华情。晚会突出千里共婵娟的中秋意境;突出黄鹤楼大江名楼的优美意象;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意旨。该晚会在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荣获60分钟以上级别大型音乐节目一等奖。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情后,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赈灾募捐的救助活动中。原定于5月17日录播的央视《中华情》抗震赈灾公益晚会,由于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参与,热情极高,鉴于晚会空前的关注度和特殊意义,经上级领导决定,中央电视台对晚会由录制播出改为全球现场直播。 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栏目联手新浪网立即成立一个以制片人郭霁红为总导演的专门小组,积极筹备举办《中华情》抗震赈灾公益晚会。一场名为《中华情·情系汶川》的抗震赈灾义演在筹备之初,就得到了演艺界人士的踊跃报名,纷纷要求自费参加义演。各种要求通过晚会捐助灾区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寻求捐赠来电几乎使剧组所有电话陷于瘫痪。 2009年是“ 9.18”事变 68周年,这是一个激情闪耀的夜晚,这是一个全球华人代表相聚的欢乐时刻。选在这个国难日唱响“中华情”大有意味:那就是要唱响爱国主旋律,激情讴歌新中国!在这场群星璀璨的大型演出中,北京凤乐团以热情激昂的水鼓演奏《荣耀之光》拉开序幕。央视名嘴鲁健、梦桐担任主持,整场晚会明星云集,星光璀璨。沙宝亮、姚贝娜、费翔、梁咏琪、祖海等明星纷纷登台献歌,让现场观众充分享受到了一场难得的娱乐大餐。 主创人员郭霁红,第九届、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编导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班学习,获影视戏剧文学方向研究生学历,被媒体誉为“新生代电视文艺导演的先锋派代表人物”。 自1991年参与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筹办以来,潜心于对外电视文艺的创作,一手开创了中国电视文艺对外宣传的新格局,多次获国家政府级电视文艺各种奖项的一等奖及特等奖,并获国务院新闻办特别嘉奖。2005年12月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栏目独立制片人。因成功执导了中央电视台三大直播晚会——2004年、2005年、2006年中秋晚会;以及2005年元旦晚会,成为央视最具实力和品质的电视导演之一。2005年在黄鹤楼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于2006年4月荣获“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电视文艺类最高奖项——白金大奖。由其执导的2006年“海峡月·中华情”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于2007年4月荣获“第40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评审团最佳导演奖。 播出时间 播出时间“中华情大型歌会”播出时间: 节目现场演出120-150分钟,播出时长60分钟或90分钟。央视四套每周五22:00-23:00首播,每周五9:00-10:00 和16:30-17:30重播。中央一套、九套适时播出、台湾中天电视台、香港无线电视台、澳门澳广视播出晚会录像。 首播时间: 每周六 CCTV-4 亚洲 22:00 重播时间: 每周日 CCTV-4 亚洲 02:55 CCTV-4 美洲 05:00 CCTV-4 美洲 10:00 CCTV-4 欧洲 13:00 CCTV-4 欧洲 22:00 次周六 CCTV-4 亚洲 15:0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