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大字典
释义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1909年开始编纂,1914年编成,1915 年中华书局出版,比《康熙字典》晚了近200年。 1935 年重印,1978年再次重印。本书共收字 4.8 万多,其中包括方言字和翻译的新字,较《康熙字典》多出1000多字。该书编撰目的即纠正《康熙字典》中的错误,弥补其不足,力求取而代之。与《康熙字典》相比它将当时由外语所译新字、新名词、科技术语等收录于内,纠正了《康熙字典》中两千余处错误,且全书附有各种插图,在注音、释义、印证方面则更简明、合理、有条理性。20 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字典中收字最多的一种。

简介

这部字典分部与《康熙字典》相同,仍为 214 部,惟笔画相同的部首在排列次序上小有移动。每字下的注音都采用《集韵》的反切,并加直音,但又加注《佩文韵府》106 韵的韵目 ,以资参照。书前附《切韵指掌图》,以明反切声韵的类别。这本书的特点是解释简明,并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字下每一义只引证一条,而每一义又都分行排比。其中形体相同而音义并异的都另列为一字。义同音异的则止列一字。书末附有笔画检字。其缺点在于释义过求详尽,有时不免重复;引书也有未出篇目的 。《中华大字典》 改正《康熙字典》的错误 4000 余条,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补《康熙字典》之不足。1978年重印时删去了原版书前的题词、叙和《切韵指掌图》。

释义体例

本书释义体例是:先注音,注音以《集韵》为准。每字注音只注一个反切,另加一个直音,标明一个韵部。注音之后是释义,义项基本上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顺序排列。每一义项后都引一条文献作为书证。此外《中华大字典》书前还附有《切韵指掌图》,书后附有笔画检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