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
释义

奖项名称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

创办时间

1995

奖项类别

服装设计(男装、女装、童装、内衣/沙滩装,另含论坛、论文等)

奖项级别

国家级(经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首批认定的国际性、国家级赛事)

奖项主办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组委会

届数

自1995年以来,每年一届

奖项来源

1995年,原上海市政协主席、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蒋以任先生将首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服装设计大赛命名为“中华杯”,旨在打造代表中国一流水平的服装设计大赛,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纽带。

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国际性的赛事,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选拔与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吴海燕、赵玉峰、祁刚、武学凯、张继成、唐炜、张伶俐、计文波、曾凤飞等众多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都曾以各种方式参与过“中华杯”,由此,“中华杯”被服装界及时尚媒体广泛赞誉为“服装设计师的摇篮”。

以倡导“实用性艺术”的“中华杯”,全力推导设计理念的市场化,在业界独树一帜,成为最具活力、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服装设计大赛之一。

截止到目前,共有意、法、美、英、日、韩、德、加、新、马、泰、俄等42个国家与地区以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98个城市、357所院校,共计3万余位参赛选手,参加过“中华杯”大赛。在过去的13届比赛中,共有近300位优秀服装设计师获得了历届各项大赛的金、银、铜奖。由此,“中华杯”成为参赛人数最多、影响与范围最大的高层次设计大赛之一。

13年来,150多位国内外著名服装设计师、权威专家、著名学者、媒体总编曾担任过大赛的评委,其中国外人士占65%,评审团极具权威性与国际性。比如,法国女装协会主席、法国男装协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法国费加罗夫人杂志总编、美国FIT大学校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长,以及中国服饰报、中国纺织报、服装时报社长等。

奖项介绍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上海与服饰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情缘,在历史上曾有“东方巴黎”的称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纺织、服装行业紧紧围绕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势组合,大力发展优质、名牌产品,在纺织面料、服装设计、信息交流、工艺技术和服饰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上海已经逐步成为国际服装设计、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基地、流通和集散的大市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以进一步沟通与海内外服装文化的交流,开拓国际性合作,至今已整整举办了七届,对推进上海服装之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过7个春秋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寻,“中华杯”由全国服装设计大赛升华为国际性赛事,已成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成为培育和造就服装设计师的摇篮。“中华杯”中西服饰文化兼容并蓄,充分体现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重设计、创名牌、拓市场”的宗旨。

造就中国的世界顶级服装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设计师是每一个徜徉于时尚王国业界人士的梦想,也是“中华杯”国际服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装设计大赛的雄心伟志。“中华杯”大赛旨在提升中国与国际服装界的设计理念,加强设计技艺和信息交流,注重扶植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培养年轻的设计师,为他们营造一个舒展才艺的天地温馨亲和的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摇篮。年轻设计师逐鹿T型舞台,构思独特、风格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迥异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设计界“明日之星”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的实力。一批富有激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情而今活跃于时尚界的设计师,都曾经历了“中华杯”设计大赛的洗礼和熏陶,也都曾经是“中华杯”的直接参与者。

每届大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赛都云集了海内外服装界、时尚媒体界、服装评论界、服装市场界的各路精英,汇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聚了众多国际国内的优秀设计师参赛,一项项专业逐鹿,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中华杯名师

吴海燕、赵玉峰、祁刚、武学凯、张继成、唐炜、张伶俐、计文波、曾凤飞

中华杯组织者

徐秀清 原组委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评审团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翁丽娟 组委会总指挥

宦 军 原组委会新闻总监、策划总监

刘利栋 原组委会副总指挥

郭卫生 原组委会副总指挥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