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镇 |
释义 | 中国镇,是广东东莞石排镇城镇化发展提出的一种新模式,摒弃“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泛滥成灾的城镇发展模式,以中国文化张扬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色。石排镇着力在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建等板块打造特色城镇,打造中国镇的发展样本。 样本镇 中国镇内涵2005年以来,石排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了“打造岭南特色中国镇”的品牌战略并努力付诸实践,在争议和质疑声音中,通过城市品牌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欠发达镇的追赶先进之路。按照石排镇委早期的解释,“中国镇”,简而言之,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岭南特色的和谐文明精品城镇,其特点是中国风格、岭南特色和现代元素的融合。最初提出“中国镇”概念时,石排镇委指出其包含三大层面的内涵: 一是在城市形象上体现鲜明的岭南特色。即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将岭南特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的创造性结合。 二是在文化内核上凸现浓厚的中国传统。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塘尾明清古村落为基础,大力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历史文化。 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展现特有的节庆元素。高度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在国家还没出台传统节日相关放假规定前,石排镇就对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全部放假,通过假日促消费,发展具有“中国镇”风格的假日经济。政府大力支持全镇企业从事、开发传统节庆产业,例如以西方“圣诞产业”为参照,从餐饮、灯饰、礼品、玩具、服饰、旅游等方面发展独具石排特色的“春节产业”、财神产业、中秋产业、中国传统服饰产业等。 2008年10月10日,石排镇与广东省社科院合作,邀请来自北大、清华、人大、中大、华工、暨大、华农、省社科院、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府发展研究中心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举行中国镇定位与发展研讨会,进一步将“中国镇”的内涵深化为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的建设六大板块。 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广东东莞石排镇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称为“中国最牛教育强镇”。早在2009年9月,石排镇的燕窝村已率先落实此措施,给本村的64名大学生发放了32万元的补贴金。如今,石排全镇开始全面实施这一超前的教育举措。 不止是教育,在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的建设等方面,石排镇开始了一个中国式的“中国镇”的经济转型探索。这个富庶的现代滨江工业城镇,希望通过“中国镇”理想,为中国提供一个开启高福利时代的发展样本。 构想石排镇委书记翟崇碧介绍,石排将建设成为一个弘扬中国文化、凸显岭南特色的“中国镇”,以中国文化张扬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色。他指出,在目前全国“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泛滥成灾情况下,在创新发展模式和追求特色城市化的艰难探索中,石排摒弃了所谓东方迪拜、东方日内瓦、东方威尼斯、东方底特律、东方夏威夷等以西方文化嫁接在中国城市土壤上的所谓城市特色,大胆提出建设一个弘扬中国文化、凸显岭南特色“中国镇”的构思和设想,以中国文化张扬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色,不失为一次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的先锋探索。这必将为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提供有益经验,发挥示范与表率作用。 品牌形象 2008年石排镇面向全球公开征集镇标,晏钧设计的作品在775件投标方案中获中标奖。标识主体撷取石排镇最具韵味的精彩点,以一笔洒脱的书法线条,画出独一无二的中国岭南石排镇,写出“中国镇”的历史变迁。自在的笔意于片段中传达出继往开来、永无穷竭的态势,于方寸间展现出石排镇魅力独到的“中国镇”形象,寓意中国传统岭南风格在这连绵延续中世代传承,永续发展。 经济发展石排镇委书记翟崇碧介绍,随着基础年、发展年、成效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三步走”的实施,石排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新道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镇魅力日益彰显,城市价值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攀升,石排镇区域综合优势日益突出。 思路决定出路,石排镇以科学发展的思维谋划全局,以规划先行为理念,根据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优势,确立了打造具有岭南特色“中国镇”的城市发展定位,全面编制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阶层面的十大规划。包括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居住中心发展规划、中心区控规、石崇片区控规、塘尾古城片区控规、生态农业片区控规等十大规划。初步确立了“一框架、两中心、三基地、四大门、五片区”的总体规划,“一环六横六纵”的道路骨架和“一中心三支点”的工业布局,为全面启动各项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发展2010年石排财政将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届时,拥有石排镇户籍的全日制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可分别领到4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教育补贴,这使得石排的免费教育从国家规定的9年一下延长到25年。“石排模式”在全国的免费教育中尚属首例。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石排镇用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资金达702万元 特色城镇石排镇要打造一个集“中国文化、岭南特色、现代元素”为一体的“中国镇”。“提出打造‘中国镇’,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石排镇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初衷,一是对珠三角城市化浪潮的反思,二是对农村城市化的转型思考。”石排镇镇委书记翟崇碧向 《中国经济周刊》 坦言。 在镇委书记翟崇碧看来,珠三角高速城市化无疑值得肯定,然而,随着一座座钢筋水泥浇铸的“灰色森林”拔地而起,中国自古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俗已淹没殆尽,“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泛滥成灾,而全球化发挥着强势文化“推土机”的功能,使多元的文化世界面临着被“推平”的危机,导致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事实上,免费教育等民生福利只是石排建设“中国镇”的一项内容。如果说单纯的高福利政策,其他富裕的中国镇区也可以复制,那么石排接下来打出的“组合拳”,别人就很难模仿。 产业支撑“中国镇”的确是一个听上去十分响亮的名称,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概念,要想脱离空泛,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导航仪”,还需要具体的产业来支撑。2008年,石排镇最终确定从6个板块来打造“中国镇”,包括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建等。 对此,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新家认为,石排镇可以搞出几个特色系列,如中国经典女装服饰系列、传统婚俗服饰系列、地方民俗文化系列、古村落旅游观光系列等,进一步丰富“中国镇”内涵。其实,翟崇碧对此谋划已久。他透露说,在石排镇,元宵节、盂兰节、重阳节、冬至等传统节日全部放假,通过假日促进消费。 成效“中国镇”带来的变化,在石排初步显现。“石排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没有卖出一平方米土地,我们没有增加一分钱银行贷款,但是,我们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去年增长到4.53个亿,我们的国税收入增长了4个多亿,我们的GDP收入也增长了4个多亿。”翟崇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我们石排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2010年5月9日早晨,在石排公园,几位来晨练的老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几年,不但是经济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落实了,读书不用钱,住房也解决了,坐公交也免费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